图书介绍
保护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恒庆,张文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353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生物多样性-保护-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保护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1
1.1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和学科特点2
1.1.1 什么是保护生物学2
1.1.2 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特点3
1.2 保护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4
1.2.1 保护生物学思想的形成4
1.2.2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6
1.2.3 保护生物学的发展7
1.3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8
1.3.1 灭绝9
1.3.2 进化的潜能9
1.3.3 群落和生态系统10
1.3.4 生境的恢复10
1.3.5 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11
1.3.6 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11
1.4 保护生物学的研究趋势12
思考题14
推荐参考书14
第2章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演化15
2.1 物种与物种形成15
2.1.1 物种的概念15
2.1.2 物种的形成16
2.1.3 物种形成的方式17
2.1.4 生物进化的规律17
2.1.5 生物进化的原因20
2.2 生物多样性进化的主要历程21
2.2.1 太古代21
2.2.2 元古代22
2.2.3 古生代22
2.2.4 中生代24
2.2.5 新生代24
2.3 生物进化与环境因素24
2.3.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4
2.3.2 生物物种间关系27
2.3.3 大陆漂移与生物多样性28
2.3.4 第四纪冰川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9
2.3.5 青藏高原隆升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1
2.4 进化系统与生物分类33
2.4.1 系统学与分类学的概念33
2.4.2 主要分类学派34
2.4.3 生物分类35
思考题37
推荐参考书37
第3章 物种多样性及保护38
3.1 物种多样性概念38
3.2 全球物种多样性概况38
3.2.1 物种数目38
3.2.2 物种多样性特丰富国家39
3.2.3 物种多样性时空格局40
3.3 中国物种多样性概况45
3.3.1 中国物种多样性特点45
3.3.2 中国物种多样性现状46
3.3.3 中国物种多样性关键地区49
3.4 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49
3.4.1 生境丧失50
3.4.2 生境破碎50
3.4.3 生境退化52
3.4.4 资源过度利用52
3.4.5 外来种入侵53
3.4.6 容易灭绝的物种54
3.5 物种濒危等级55
3.5.1 濒危等级划分的意义55
3.5.2 世界保护同盟(IUCN)濒危等级标准56
3.5.3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等级标准57
3.5.4 国内动植物濒危等级标准57
3.6 物种多样性保护58
思考题59
推荐参考书59
第4章 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60
4.1 遗传多样性概述60
4.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60
4.1.2 遗传多样性的表现形式61
4.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61
4.1.4 种群遗传结构64
4.2 遗传多样性的来源64
4.2.1 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基础64
4.2.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一些重要过程66
4.3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67
4.3.1 形态标记67
4.3.2 细胞学标记68
4.3.3 生化标记70
4.3.4 DNA分子标记74
4.4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80
4.4.1 野生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80
4.4.2 作物和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81
4.4.3 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81
思考题82
推荐参考书82
第5章 生态系统多样性及保护83
5.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83
5.1.1 生态系统的概念83
5.1.2 生态系统的结构83
5.1.3 生态系统的功能84
5.1.4 生态系统的特征84
5.2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85
5.2.1 生态系统类型划分的依据85
5.2.2 全球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况87
5.2.3 中国生态系统多样性概况89
5.3 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92
5.3.1 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92
5.3.2 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94
5.4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持95
5.4.1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发生与演替95
5.4.2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97
5.4.3 生态系统的退化98
5.4.4 生态系统的恢复99
5.5 生态系统保护的意义和途径100
5.5.1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100
5.5.2 生态系统保护的途径102
思考题103
推荐参考书103
第6章 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与生物多样性信息105
6.1 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105
6.1.1 分类多样性测度106
6.1.2 特有性及关键区系分析107
6.1.3 优先保护区域分析107
6.2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与标准109
6.2.1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地区的特征109
6.2.2 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标准109
6.2.3 中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内容110
6.3 物种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110
6.3.1 生物多样性的监测110
6.3.2 物种监测110
6.3.3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111
思考题116
推荐参考书116
第7章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117
7.1 自然保护区的概述117
7.1.1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定义117
7.1.2 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功能作用118
7.2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118
7.2.1 世界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119
7.2.2 中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和分类系统119
7.3 保护区的设计原则121
7.3.1 保护区的选址原则121
7.3.2 保护区的形状与大小原则122
7.3.3 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功能分区原则123
7.4 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124
7.4.1 自然保护区网的模式124
7.4.2 生境走廊124
7.5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126
7.5.1 组织管理127
7.5.2 社区共管127
7.5.3 生物资源管理127
7.6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128
7.6.1 自然保护区评价的基本内容128
7.6.2 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129
7.7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和科普教育129
7.7.1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130
7.7.2 自然保护区的科普教育131
思考题132
推荐参考书132
第8章 迁地保护与动植物园管理133
8.1 迁地保护的概念及意义133
8.1.1 迁地保护的概念133
8.1.2 迁地保护的意义134
8.2 迁地保护的实施原则和理论基础134
8.2.1 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134
8.2.2 迁地保护的理论基础135
8.3 迁地种群的管理137
8.3.1 迁地种群建立及繁殖137
8.3.2 放归自然138
8.4 动物园、水旅馆和植物园139
8.4.1 动物园和水族馆139
8.4.2 植物园140
8.5 种子库和基因资源库141
8.5.1 种子库141
8.5.2 基因资源库141
8.6 保护繁育专家组及其全球性迁地保护计划142
8.6.1 保护繁育专家组142
8.6.2 物种存活计划142
8.6.3 保护评估和管理计划143
8.6.4 全球人工繁育行动计划143
思考题144
推荐参考书144
第9章 生物入侵145
9.1 什么是生物入侵145
9.1.1 生物入侵的概念145
9.1.2 生态入侵种的判断147
9.1.3 外来种入侵的途径147
9.1.4 从外来种到入侵种的转化过程148
9.1.5 入侵种的生物学特点149
9.1.6 被入侵生态系统的特点149
9.2 生物入侵与生态平衡150
9.2.1 外来种对乡土种的影响150
9.2.2 外来入侵种的化感作用151
9.2.3 外来种对乡土种的遗传影响151
9.2.4 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影响152
9.3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153
9.3.1 弄清入侵种的实质153
9.3.2 生物入侵的防止153
9.3.3 入侵生物的清除和控制154
9.4 中国外来入侵种156
9.5 生物入侵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57
9.5.1 研究概况158
9.5.2 生物入侵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及核心问题159
思考题160
推荐参考书160
第10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法规、行动计划及国际组织161
10.1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协定161
10.1.1 《生物多样性公约》162
10.1.2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65
10.1.3 《湿地公约》(Ramsar Convention)166
10.1.4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167
10.1.5 其他野生动物保护条约168
10.2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内法规及行动计划168
10.2.1 保护区管理法169
10.2.2 野生生物物种保护法171
10.2.3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72
10.3 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组织174
10.3.1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74
10.3.2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74
10.3.3 世界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175
10.3.4 全球环境基金(GEF)175
思考题176
推荐参考书与网站176
第11章 保护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177
11.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177
1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178
11.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180
11.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81
11.2 保护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82
11.2.1 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182
11.2.2 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182
11.2.3 保护生物学的生态资源观183
11.2.4 保护生物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84
11.3 中国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185
11.3.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185
11.3.2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原则187
11.3.3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主题190
11.3.4 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191
思考题194
推荐参考书194
推荐网页195
主要参考文献197
热门推荐
- 3222701.html
- 2885859.html
- 2756401.html
- 3074188.html
- 2606964.html
- 3633474.html
- 2101347.html
- 31618.html
- 1155282.html
- 2614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4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3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1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7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9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5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4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6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