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再生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85623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社会-性别差异-教材;公共管理-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1.1.1 理论背景: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2
1.1.2 现实意义:社会性别理论与我国的公共管理2
1.1.3 价值取向:本土化和主流化的公共管理社会性别理论取向3
1.2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5
1.2.1 社会性别5
1.2.2 公共管理7
1.3 相关研究简介10
1.3.1 社会性别基本理论研究11
1.3.2 公共政策社会性别分析必要性研究13
1.3.3 对公共政策社会性别分析的研究14
1.3.4 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路径研究17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18
1.4.1 教材的框架与思路18
1.4.2 教材的主要内容18
本章思考与讨论22
参考文献22
理论与方法篇27
2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性别:发展与沿革27
2.1 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27
2.1.1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27
2.1.2 社会性别理论在女性主义中的发展29
2.2 社会性别理论的内容30
2.2.1 社会性别差异30
2.2.2 社会性别角色塑造31
2.2.3 社会性别制度31
2.3 社会性别理论的研究意义32
2.3.1 社会性别理论的学术价值32
2.3.2 社会性别理论的实际运用价值33
2.4 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及研究现状34
2.4.1 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34
2.4.2 社会性别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37
本章思考与讨论38
参考文献38
3 社会性别主流化40
3.1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由来40
3.2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内涵43
3.3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意义45
3.3.1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5
3.3.2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发展的有效途径45
3.3.3 社会性别主流化是推进性别平等的加速器46
3.4 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策略与方法47
3.4.1 明确而坚定的政治承诺47
3.4.2 设置专门机构和配置专门人员48
3.4.3 社会性别培训49
3.4.4 社会性别分析50
3.4.5 社会性别计划50
3.4.6 确保性别平等政策、法律、计划和项目的执行51
3.4.7 性别统计51
3.4.8 社会性别预算51
3.4.9 社会性别评估52
3.4.10 社会性别审计52
本章思考与讨论52
参考文献53
4 社会性别分析框架54
4.1 基本概念54
4.1.1 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54
4.1.2 劳动的性别分工54
4.1.3 实用性和战略性的社会性别需要55
4.1.4 政策的社会性别分类55
4.2 基本理论与方法介绍55
4.2.1 哈佛分析框架55
4.2.2 摩塞框架59
4.2.3 社会性别分析模型61
4.2.4 能力与脆弱性分析框架62
4.2.5 妇女赋权(朗维)框架64
4.2.6 社会关系分析法65
4.2.7 不同社会性别分析框架的差异比较67
4.3 操作程序68
本章思考与讨论70
参考文献70
5 社会性别统计71
5.1 社会性别统计的含义71
5.1.1 社会性别统计的定义71
5.1.2 社会性别统计的特点72
5.2 社会性别统计的步骤73
5.2.1 统计对象确定73
5.2.2 统计人员培训74
5.2.3 统计指标确定——社会性别指标的加入75
5.2.4 统计数据应用——公共政策的制定77
5.3 我国社会性别统计的特点及问题78
5.3.1 我国社会性别统计的特点78
5.3.2 我国社会性别统计的问题78
5.4 案例分析79
本章思考与讨论81
参考文献81
附录:联合国2013年颁布的按领域排列的最基本性别指标81
6 社会性别预算84
6.1 基本概念及理论84
6.1.1 基本概念84
6.1.2 社会性别预算的基本理论86
6.2 社会性别预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92
6.2.1 社会性别预算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92
6.2.2 社会性别预算的亚洲模式:基于东南亚国家的考察98
6.3 税收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影响分析103
6.3.1 税收性别歧视的内涵界定103
6.3.2 个人所得税的社会性别影响考察104
6.3.3 流转税和公司所得税的社会性别考察106
6.4 中国社会性别预算改革的发展路径选择109
6.5 案例分析110
6.5.1 案例:焦作试验——财政主导型性别预算模式的经验与挑战110
6.5.2 案例:焦作市和张家口市社会性别预算的比较分析113
6.5.3 案例:温岭的参与式性别预算116
本章思考与讨论118
参考文献118
7 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敏感性评估120
7.1 评估的目的及意义120
7.1.1 评估的目的120
7.1.2 评估的意义122
7.2 评估的流程及内容122
7.2.1 评估准备123
7.2.2 评估启动研讨123
7.2.3 社会性别敏感性理论方法培训124
7.2.4 评估工作实践124
7.2.5 专业咨询与指导125
7.2.6 评估经验交流与分享125
7.2.7 评估成果形成与推广126
7.3 评估应遵循的原则126
7.3.1 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核心理念126
7.3.2 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7
7.3.3 创建高效有序的评估团队128
7.3.4 注重评估领域的全面性128
7.4 案例分析129
7.4.1 案例:“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前的博弈129
7.4.2 案例:从女性就业歧视看公共政策的缺位131
本章思考与讨论133
参考文献133
应用篇137
8 劳动就业137
8.1 劳动就业领域性别歧视概述137
8.1.1 性别歧视的种类137
8.1.2 我国劳动就业领域性别歧视的现状139
8.1.3 我国劳动就业领域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142
8.2 劳动就业领域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政策144
8.2.1 劳动就业领域国内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144
8.2.2 劳动就业领域国外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150
8.3 社会性别主流化在劳动就业领域的进程152
8.3.1 社会性别主流化初现端倪152
8.3.2 社会性别主流化曲折发展153
8.3.3 社会性别主流化初步发展154
8.3.4 社会性别主流化深入发展156
8.4 推进劳动就业领域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措施157
8.4.1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立法157
8.4.2 以机构设置为支撑,以国际合作为契机,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158
8.4.3 激励就业的社会效益动机,发挥雇主在社会性别主流化中的作用159
8.4.4 提升雇员自我认知,灌输社会性别主流化思想160
8.5 案例分析161
本章思考与讨论165
参考文献165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内容166
9 婚姻家庭168
9.1 政策现状概述168
9.1.1 国外法律法规168
9.1.2 我国法律法规172
9.1.3 政策评述181
9.2 社会性别主流化在婚姻家庭中推进的进程181
9.2.1 相关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与婚姻家庭181
9.2.2 社会性别统计与婚姻家庭185
9.2.3 社会性别预算与婚姻家庭189
9.2.4 社会性别影响评估与婚姻家庭191
9.3 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对策192
9.3.1 完善相关法律,增强观念意识192
9.3.2 完善社会性别统计,体现婚姻家庭中的社会性别平等194
9.3.3 完善社会性别预算,体现婚姻家庭中的社会性别平等197
9.3.4 完善社会性别影响评价,体现婚姻家庭中的社会性别平等199
9.4 案例分析200
本章思考与讨论201
参考文献201
附录:案例分析参考答案203
10 健康政策205
10.1 妇女健康政策现状概述206
10.1.1 计划生育政策与生殖健康政策206
10.1.2 母婴保健及公共卫生政策207
10.1.3 妇女福利政策纲领207
10.2 社会性别主流化在该领域中的进程208
10.2.1 国际女性健康运动的兴起及社会性别概念的引入208
10.2.2 中国政府女性健康政策发展进程209
10.2.3 中国政府促进妇女健康政策的积极效果212
10.3 如何推进妇女健康政策领域的社会性别主流化215
10.3.1 中国政府妇女健康政策的不足216
10.3.2 中国政府推进妇女健康政策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建议217
10.4 案例分析218
本章思考与讨论220
参考文献220
11 社会福利221
11.1 政策现状概述222
11.1.1 人大立法222
11.1.2 国务院法规224
11.1.3 地方法规225
11.2 社会性别主流化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进程227
11.2.1 社会性别理论中的社会福利思想227
11.2.2 与性别利益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230
11.2.3 中国女性福利的发展231
11.2.4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性别利益232
11.3 如何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248
11.3.1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维护妇女基本权益248
11.3.2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249
11.3.3 保障老年妇女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50
11.3.4 为残疾妇女提供社会保障251
11.4 案例分析252
11.4.1 问题的提出252
11.4.2 对四种退休年龄改革方案的社会性别分析252
11.4.3 渐进与弹性的技术性254
本章思考与讨论255
参考文献256
12 公共基础设施257
12.1 公共基础设施政策258
12.1.1 国家关于两性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法律规定258
12.1.2 关于公共厕所性别设计政策的历史沿革258
12.1.3 母婴室建设政策的历史沿革259
12.2 社会性别主流化在该领域中的进程260
12.2.1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基于性别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260
12.2.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于性别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261
12.2.3 其他国家及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性别主流化发展情况263
12.3 在公共基础设施中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建议263
12.4 案例分析265
本章思考与讨论266
参考文献266
13 政治参与267
13.1 社会性别主流化视角下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政策现状267
13.1.1 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的提出267
1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的政策267
13.1.3 我国女性政治参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272
13.2 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政治参与中的发展过程273
13.2.1 中西方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273
13.2.2 中西方女性政治参与现状的统计分析280
13.3 我国女性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88
13.3.1 我国政治参与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问题288
13.3.2 社会性别主流化视角下推进女性政治参与的对策289
13.4 案例分析291
本章思考与讨论293
参考文献293
附录:案例分析参考答案294
发展篇299
14 性别平等政策倡导与实现机制299
14.1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倡导299
14.1.1 政治承诺299
14.1.2 机构设置300
14.1.3 能力建设302
14.2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机制303
14.2.1 构建“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303
14.2.2 以妇联组织为核心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304
14.2.3 在大众传媒中推进社会性别平等305
14.2.4 性别平等中的男性参与305
14.3 案例分析306
本章思考与讨论308
参考文献309
15 前景展望310
15.1 我国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推进路径310
15.1.1 地区实践经验总结310
15.1.2 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路径选择313
15.2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315
15.2.1 社会性别的三个主流化发展方向315
15.2.2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315
15.2.3 未来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融入社会性别因素317
参考文献318
后记320
热门推荐
- 651096.html
- 52199.html
- 236913.html
- 3311520.html
- 415522.html
- 3779046.html
- 19098.html
- 2902492.html
- 2317597.html
- 3296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2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5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3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3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