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基本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巴西)D.A.米切尔,(巴西)N.克里格,(斯洛文尼亚)M.贝罗维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1146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基本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基本原理:引言和综述1
1.1什么是固态发酵?1
1.2为什么对固态发酵感兴趣?2
1.3固态发酵的当前及潜在应用4
1.4为什么我们需要一本关于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基本原理的书?5
1.5本书的组织结构6
1.5.1固态发酵和生物反应器的介绍6
1.5.2不同类型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介绍7
1.5.3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建模的基本原理7
1.5.4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建模案例研究8
1.5.5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关键问题9
1.5.6结束语9
深入阅读9
2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现象间的复杂交互作用10
2.1对固态发酵定性理解的需要10
2.2固态发酵过程的一般步骤10
2.3固态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反应器12
2.4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系统的物理结构14
2.4.1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各部分的宏观观测14
2.4.2基质床层的微观观测16
2.5发酵过程的动态观测17
2.5.1以s/min为时间尺度的动态观测17
2.5.2以h/d为时间尺度的动态观测19
2.6小结23
深入阅读23
3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介绍25
3.1引言25
3.2生物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一般问题26
3.2.1关键问题26
3.2.2其他问题27
3.3生物反应器类型概述28
3.3.1各种生物反应器的基本设计特征29
3.3.2操作变量概述30
3.4生物反应器选择指南31
深入阅读32
4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中热质传递的基本原理34
4.1引言34
4.2生物反应器的总体平衡34
4.3生物反应器内部的详细观察35
4.3.1生物反应器子系统内部现象35
4.3.2基质床层作为单一拟均相时的子系统间的传递38
4.3.3基质床层被视为两个独立相时的子系统间的传递39
4.3.4整体气体流型及压降40
4.3.5固体颗粒搅拌床的混合模式41
深入阅读42
5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放大的挑战44
5.1引言44
5.2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面临的大型化挑战44
5.3尺度放大复杂的原因45
5.4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放大的方法48
深入阅读49
6第Ⅰ类:无通风、无搅拌型生物反应器50
6.1盘式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征、设计和操作变量50
6.2现代过程中袋装系统的使用51
6.3盘式生物反应器中的热量和物质传递51
6.3.1托盘内的氧气分布曲线52
6.3.2托盘内的温度分布曲线53
6.3.3托盘动态模拟的启示54
6.4小结58
深入阅读58
7第Ⅱ类:强制通风、无搅拌型生物反应器59
7.1引言59
7.2填充床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点、设计和操作变量59
7.3填充床操作的实验研究62
7.3.1大型填充床62
7.3.2中试规模填充床64
7.3.3实验室规模填充床64
7.4小结71
深入阅读72
8第Ⅲ类:转鼓和搅拌鼓生物反应器73
8.1引言73
8.2第Ⅲ类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点、设计和操作变量73
8.3第Ⅲ类生物反应器操作的实验研究76
8.3.1工业化应用76
8.3.2中试规模应用76
8.3.3小试规模应用78
8.4第Ⅲ类生物反应器中搅拌和传递现象的研究81
8.4.1转鼓中的固体流型81
8.4.2转鼓顶空的气体流型85
8.5小结87
深入阅读89
9第IⅣa类:连续搅拌、强制通风型生物反应器90
9.1引言90
9.2第Ⅳa类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征、设计和操作变量90
9.3连续搅拌、强制通风型生物反应器的应用91
9.3.1带机械搅拌器的搅拌床91
9.3.2气固流化床95
9.3.3自身运动引起搅拌的生物反应器97
9.4第Ⅳa类生物反应器中混合和传递现象98
9.5小结100
深入阅读101
10第Ⅳb类:强制通风、间歇搅拌型生物反应器102
10.1引言102
10.2第Ⅳb类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征102
10.3第Ⅳb类生物反应器性能的实验研究103
10.3.1大型间歇搅拌式生物反应器104
10.3.2中试规模的间歇搅拌式生物反应器107
10.3.3实验规模的间歇搅拌式生物反应器109
10.4第Ⅳb类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和传递现象109
10.5小结111
深入阅读111
11连续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112
11.1引言112
11.2连续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点112
11.2.1设备112
11.2.2流型:实际流动模型116
11.3连续与分批操作模式的比较117
11.3.1上下游操作投资的减少117
11.3.2分批与连续生物反应器的产品均匀性118
11.3.3生产率的提高119
11.3.4污染119
11.4三种连续流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模拟比较120
11.4.1再循环连续管流式生物反应器121
11.4.2连续转鼓生物反应器122
11.4.3连续搅拌罐生物反应器123
11.4.4对各种连续流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评价124
11.5连续流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科学技术挑战126
深入阅读126
12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建模方法127
12.1什么是模型,为什么要模拟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127
12.2用模型来设计和优化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128
12.2.1实验室中的初始研究129
12.2.2使用现有生物反应器模型为放大工具129
12.2.3模型在控制方案中的应用130
12.3模型剖析131
12.4生物反应器建模的七个步骤133
12.4.1第1步:了解你想要得到什么以及你愿为此付出的努力133
12.4.2第2步:绘制细节适宜的系统图,明确提出假设136
12.4.3第3步:写出方程137
12.4.4第4步:估算参数并确定操作变量的值137
12.4.5第5步:求解模型138
12.4.6第6步:验证模型139
12.4.7第7步:应用模型141
深入阅读141
13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建模的复杂程度142
13.1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模型复杂程度的确定142
13.2描述生长动力学的详细程度142
13.2.1生长的决定因素142
13.2.2微观描述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是否值得?144
13.2.3动力学子模型的典型特征144
13.3描述传递过程的详细程度144
13.4目前快速求解模型的可用性146
13.5快速求解模型的求解148
13.6小结149
深入阅读149
14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动力学子模型:总则151
14.1动力学分析的目的151
14.2生长过程的实验测量151
14.2.1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测量问题151
14.2.2监测生长的间接方法155
14.3生物量的单位156
14.3.1每克新样品中生物体的质量(9)156
14.3.2每克干样品中生物体的质量(9)158
14.3.3每克初始新或干样品中生物体的质量(9)158
14.3.4表达生物量的最佳单位159
14.4动力学曲线及适宜的回归方程159
14.5小结161
深入阅读162
15固态发酵系统中的生长动力学:实验方法164
15.1研究动力学的实验系统164
15.1.1培养箱中放置锥形瓶165
15.1.2水浴中的玻璃柱166
15.1.3两种系统的比较167
15.2实验计划168
15.3通过测量生物体的组分估算生物量170
15.3.1适合标定研究的系统170
15.3.2生物体组分测量值的转换171
15.3.3标定方法的局限性172
15.4小结172
深入阅读172
16动力学子模型的基本特征173
16.1基于微分生长方程的动力学子模型173
16.2基本动力学表达式173
16.3环境对生长的影响176
16.3.1温度对生长的影响177
16.3.2水活度对生长的影响180
16.3.3几种变量的联合影响181
16.4死亡动力学建模182
16.4.1死亡动力学建模的一般考虑182
16.4.2死亡动力学的建模方法183
16.5小结184
深入阅读184
17生长对局部环境影响的建模185
17.1引言185
17.2热量、水分、营养物质和气体项186
17.2.1代谢产热186
17.2.2代谢产水187
17.2.3基质和营养物质的消耗188
17.2.4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188
17.2.5生长对环境影响方程的一般考虑191
17.3粒径变化的建模192
17.3.1粒径减小的经验公式192
17.3.2生物反应器模型中粒径变化的模拟193
17.4产品形成的实验方法193
17.5小结194
深入阅读194
18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传热传质建模196
18.1引言196
18.2平衡方程的一般形式196
18.3导热198
18.3.1生物反应器壁的导热198
18.3.2相内导热199
18.4对流传热200
18.4.1生物反应器壁的对流传热201
18.4.2固体颗粒至空气的对流散热202
18.4.3气流通过床层的对流散热202
18.5蒸发204
18.5.1固相至气相的蒸发204
18.5.2气流通过床层的水分去除205
18.6小结206
深入阅读206
19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模型中的基质、空气和热力学参数208
19.1引言208
19.2基质特性208
19.2.1颗粒大小和形状208
19.2.2颗粒密度210
19.2.3床层填充密度210
19.2.4孔隙率(空隙率)212
19.2.5固体颗粒的水活度213
19.3空气密度214
19.4热力学性质215
19.4.1饱和湿度215
19.4.2基质床层的比热容216
19.4.3水的蒸发焓217
深入阅读217
20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传递系数的估算219
20.1引言219
20.2基质床层的导热系数219
20.3生物反应器壁的传热系数220
20.3.1床层-壁面的传热系数220
20.3.2壁面-顶空的传热系数221
20.3.3壁面-环境的传热系数221
20.3.4总传热系数222
20.4床层内部固-气传热传质系数222
20.5床层-顶空的传递系数223
20.6小结227
深入阅读227
21生物反应器模型的研究概况230
21.1模型的用途230
21.2模型的局限性231
21.3建模的详细程度231
21.4案例研究的顺序232
22均匀混合型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模型233
22.1引言233
22.2模型简介233
22.2.1模拟的系统、方程及假设233
22.2.2参数和变量值237
22.3模型分析均匀混合型生物反应器的操作240
22.3.1考察实验室规模生物反应器的操作240
22.3.2考察大规模生物反应器的操作243
22.3.3生物反应器规模和操作对固体颗粒冷却的影响243
22.4小结248
深入阅读248
23转鼓生物反应器模型249
23.1引言249
23.2均匀混合型转鼓生物反应器模型249
23.2.1数学模型及求解简介249
23.2.2实验室规模的操作预测253
23.2.3均匀混合型转鼓生物反应器的放大258
23.3无轴向混合的转鼓生物反应器模拟260
23.4小结262
深入阅读262
24填充床生物反应器模型264
24.1引言264
24.2传统填充床生物反应器模型264
24.2.1数学模型及其解法概要265
24.2.2基本案例预测267
24.2.3模拟对传统填充床优化设计和操作的理解268
24.3 Zymotis型填充床生物反应器模型272
24.3.1模型272
24.3.2 Zymotis型填充床生物反应器优化设计和操作的探讨274
24.4小结276
深入阅读277
25间歇搅拌、强制通风型生物反应器模型279
25.1引言279
25.2模型概要279
25.3模型对于间歇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操作的启示282
25.3.1实验室规模的操作预测282
25.3.2大规模间歇搅拌、强制通风型生物反应器设计与操作287
25.4小结290
深入阅读290
26监测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仪器291
26.1监测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的重要性291
26.2需要测量哪些变量?291
26.3在线测量所用仪器292
26.4数据过滤295
26.5如何测量其他变量?297
深入阅读299
27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301
27.1过程控制的要旨301
27.1.1反馈301
27.1.2控制回路301
27.1.3计算机控制回路302
27.2传统的控制算法302
27.2.1开/关控制303
27.2.2 PID控制305
27.2.3模型预测控制309
深入阅读310
28自动控制策略在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311
28.1为什么在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中需要自动控制311
28.2如何控制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311
28.3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控制的案例研究313
28.3.1智利PUC生物反应器的控制313
28.3.2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评价318
28.4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控制的未来挑战321
深入阅读322
29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中空气制备系统的设计324
29.1引言324
29.2操作模式概述325
29.3鼓风机与压缩机的选型和流量控制327
29.4管道和连接件328
29.5空气灭菌328
29.6加湿塔328
29.7中试规模生物反应器空气制备系统的案例研究329
深入阅读331
30固态发酵生物反应器未来展望332
30.1固态发酵日益重要332
30.2现状和未来前景333
参考文献334
附录:生物反应器程序指南347
A.1声明347
A.2一般信息和建议347
A.3均匀混合型生物反应器模型的使用348
A.4转鼓生物反应器模型的使用351
A.5传统填充床生物反应器模型的使用353
A.6 Zymotis型填充床生物反应器模型的使用354
A.7间歇搅拌、强制通风型生物反应器模型的使用356
热门推荐
- 2297097.html
- 2040161.html
- 3908967.html
- 1253682.html
- 1851746.html
- 3264236.html
- 2831691.html
- 3137523.html
- 2883578.html
- 37243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9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77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3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5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2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2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2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9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