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 寇金和主编;北京市劳动学会“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80871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的内容和历史地位1

第一节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学说1

一、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

二、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4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与社会保障学说的发展7

第二节 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的基本内容11

一、关于人力资源的论述11

二、关于人才流动的论述12

三、关于劳动就业的论述13

四、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15

五、关于劳动管理的论述16

六、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的其他论述17

第三节 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的深远意义19

一、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是解决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指导思想19

二、研究和宣传邓小平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是我们的历史责任21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24

第一节 中国的事情能否办好关键在人24

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4

二、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问题26

三、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意义28

第二节 人才培养和使用是首要的战略任务31

一、全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31

二、要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33

第三节 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38

一、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38

二、加强职业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43

三、发展农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47

第三章 劳动就业是中国的头等大事52

第一节 中国劳动就业的形势52

一、劳动就业的现状和问题52

二、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紧迫性54

第二节 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关键在农村55

一、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55

二、中国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57

第三节“统筹兼顾”是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指导方针61

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的关系62

二、坚持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兼顾62

三、正确处理调整经济结构与扩大就业的关系64

四、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67

五、发展第三产业与扩大就业的关系69

第四节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71

一、积极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71

二、完善市场中介机构,提高就业服务质量74

三、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75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促进再就业政策和法规77

第四章 建立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新体制79

第一节 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客观性80

一、人力资源形成的非均衡性与流动的客观性80

二、市场配置人力资源要求合理流动82

三、人力资源周期更新与流动83

第二节 人力资源流动的核心是人才流动85

一、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85

二、人才交流是事业兴旺和创新的重要条件86

三、创建人才合理流动的新机制88

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流动问题88

第三节 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途径和方法89

一、坚持干部地区交流制度89

二、深入群众,发现和选拔人才90

三、干部挂职、代职下放,交流人才91

四、推行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人才对口支援91

五、开展国际人才交流91

六、完善退休制度,适时进行人才资源更新92

第四节 建立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制度93

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93

二、改革劳动用工制度95

三、实现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96

第五章 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99

第一节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99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及内容99

二、决定和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101

三、劳动关系的主要类型1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10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实质1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特征10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完善1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运行和调整11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11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调节的程序、形式与特点11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协调、稳定的规范要求114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法制化116

第六章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人分配制度1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118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8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121

三、调整收入政策,提高人民收入123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24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124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31

第三节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138

一、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38

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138

三、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140

第四节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142

一、坚持效率优先的必要性142

二、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143

三、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途径145

第七章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福利保障制度1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福利保障的实质和特征148

一、福利、福利思想和福利制度148

二、社会主义福利保障的内容和特征152

三、现代社会福利保障的发展趋势1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福利保障的内容161

一、社会劳动成员的福利保障内容161

二、依法解除劳动义务的社会成员的福利保障内容164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168

一、发展经济和社会福利保障的关系168

二、社会主义福利保障制度建设要逐步有序进行170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172

第八章 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74

第一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174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74

二、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75

第二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容177

一、定员定额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178

二、岗位研究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180

三、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181

第三节 健全规章制度的关键是建立责任制188

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考核的内容189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考核的原则192

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考核的种类194

四、我国人力资源考评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95

第四节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出人才和效益198

一、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198

二、管理要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200

第九章 建立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202

第一节 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重要性203

一、信息及信息系统203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205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建立及意义206

第二节 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内容和组织结构207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内容207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209

第三节 加快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214

一、进一步开发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214

二、加快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216

三、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217

四、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服务功能219

第十章 重视劳动法制建设223

第一节 民主法制建设与劳动立法223

一、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的关系223

二、集中力量制定劳动法律、法规224

第二节 中国劳动立法的历程225

一、改革开放前的劳动立法225

二、劳动法制建设的“黄金时期”226

三、劳动法制建设的里程碑229

第三节 中国的劳动立法、执法和司法230

一、中国的劳动立法230

二、中国的劳动执法237

三、中国的劳动司法238

后记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