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数学化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程祖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691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经济数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学数学化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要现代化1
二、倡导科学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4
三、数学化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6
四、我国的经济学数学化的途径12
第一篇 经济学的数学化是一个历史过程23
第一章 经济学萌芽时期对算术方法的应用23
一、《政治算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氛围24
二、配第所倡导的“经验数量方法”的特征25
三、“经验数量方法”的学术价值27
一、边际概念与微积分的学术渊源29
第二章 边际分析:微积分向经济学渗透的产物29
二、边际量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34
三、边际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36
四、边际分析给经济学带来哪些理论突破43
五、信息经济对边际收益递减原理的挑战47
第三章 从一般均衡论的创立与发展看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49
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创立49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奠定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基础52
三、现代数学对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发展与完善53
四、非均衡理论是对均衡理论的扩展60
五、经济学新旧“范式”交替中一般均衡论的历史命运61
第四章 线性规划:数学与经济学的结缘63
一、线性经济学概述63
二、从线性规划的创立,看数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68
三、在线性规划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经济学的突破伴随着数学的突破70
四、线性规划的局限性及其发展方向75
第五章 投入产出分析78
一、投入产出模型是一般均衡论的简化方案78
二、空间概念的拓展与矩阵代数的应用79
三、投入产出模型的动态化与最优化83
四、投入产出分析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思维工具92
五、投入产出分析的局限性93
第六章 对策论:数学与经济学同步发展的例证96
一、对策论是关于利益冲突的数学模型96
二、对策论的创立是数学家与经济学家合作的产物99
三、现代对策论与经济学同步发展100
四、用对策论重构经济学107
第七章 随机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110
一、经济计量学是数理统计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与创造110
二、经济计量学给经济学的发展带来哪些理论突破122
三、经济计量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前景126
一、通过模糊数学可以沟通经济学研究中的语言方法和数理方法129
第八章 模糊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129
二、模糊数学对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意义130
三、模糊数学对于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意义133
四、隶属规律与概率规律的比较134
第九章 非线性科学向经济学的渗透136
一、非线性:经济系统的本质特征136
二、非线性科学:当代科学的前沿领域139
三、经济混沌现象的发现及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挑战141
一、经济学概念的可计量性对于理论创新的意义149
第二篇 经济学数学化的机理探讨149
第十章 经济学概念的可计量性149
二、从经济现象中抽象出可以计量的定性概念是个艰巨的创造151
三、努力把不可量化的概念转化为可计量的概念是经济学成熟的标志152
四、不断创造新的可计量概念是学科演进的阶梯157
第十一章 公理化: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160
一、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公理化对于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意义160
二、转轨变型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如何借鉴公理化方法165
三、公理化方法的局限性166
一、现代数学是广义结构性数学169
第十二章 经济学系统与数学系统同态是经济学数学化的内因169
二、同构与同态172
三、经济学系统与数学系统的同态关系174
第十三章 理论抽象的必要性与理论逆反的途径183
一、理论抽象的必要性183
二、理论逆反的途径188
第十四章 经济学规范研究的数量化198
一、思辨:传统规范研究的思维方式198
二、价值判断标准的量化问题200
三、现代数量方法对于规范研究的适用性202
一、“本体”说还是“工具”说209
第三篇 经济学数学化的哲学思考209
第十五章 经济学数学化的哲学思考209
二、逻辑主义还是历史主义217
三、“数学化”还是“社会学化”224
附录1 经济学的数学化问题讨论综述228
附录2 熵的概念对经济学的启示239
附录3 专家评语246
主要参考文献248
后记251
热门推荐
- 2260258.html
- 3509926.html
- 58425.html
- 1309322.html
- 2057968.html
- 1459715.html
- 2963988.html
- 3685520.html
- 1528828.html
- 2011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72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55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6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9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8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2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7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54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