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张泰峰教授,(美)EricReader博士,《MPA必读核心课程》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8709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公共管理-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
一、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含义1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3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的特点5
第二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和目标9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9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10
第三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则、原则与原理16
一、人事矛盾法则16
二、以人为本原则17
三、基本原理19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25
第四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25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29
第二章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33
第一节国家公职人员权利、义务的含义与作用33
一、公职人员权利、义务的含义33
二、公职人员权利、义务规定的地位和作用34
三、公职人员权利、义务规定的特点35
第二节国家公职人员权利、义务规定的内容37
一、公职人员权利、义务法律规定的形式37
二、公职人员权利规定的基本内容38
三、公职人员义务规定的基本内容与责任40
第三节国家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建设的必要性42
一、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含义与特征42
二、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建设的意义43
第四节国家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规定44
一、现代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发展的特点44
二、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内容45
三、提高公职人员行为规范水平的一般途径47
第三章人力资源规划49
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地位与作用49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49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50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52
第二节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53
一、晋升规划53
二、补充规划54
三、培训开发规划54
四、调节规划55
五、待遇规划55
六、公职人员生涯规划55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56
第三节人力资源的供求预测56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58
三、人力资源供求平衡方案60
第四节公职人员职业生涯设计61
一、职业生涯设计的含义61
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62
三、公共部门参与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63
四、公共部门辅助制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64
五、职业生涯设计实际上的误区66
第四章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人员分类管理71
第一节公共部门工作分析71
一、工作分析的涵义71
二、公共部门职位分类73
三、品位分类及其评价77
第二节工作分析的内容及其方法78
一、工作分析的程序78
二、工作分析的内容79
三、工作分析的方法84
四、工作说明书89
第三节公共部门的人员分类90
一、人员分类的含义90
二、人员分类的作用90
三、人员分类制度91
第五章公职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管理97
第一节公职人员考核的目的97
一、公职人员考核的作用97
二、公职人员考核的分类99
第二节公职人员绩效评价内容的选择99
一、现代公职人员考核内容选择的基本导向100
二、公职人员考核的基本内容101
三、公职人员考核的等级划分102
一、考核工作中常见的偏差104
第三节公职人员考核的方法与组织实施104
二、考核的方法105
三、考核的组织实施106
第四节公职人员考核结果的使用107
一、考核结果合理使用的必要性107
二、考核结果合理使用需遵循的原则108
三、考核结果使用的途径108
第五节公职人员奖惩的功能和类型109
一、公职人员奖惩管理的作用109
二、奖惩的原则110
三、奖惩的种类和条件111
第六节公职人员奖惩的管理权限112
一、奖惩的管理权限112
二、奖惩管理的程序113
一、素质测评的含义115
第一节素质测评的含义、种类与作用115
第六章素质测评与人员任用115
二、素质测评的种类116
三、素质测评的作用119
第二节素质测评的方法与技术121
一、笔试121
二、面试122
三、心理测试123
四、行为模拟测试法124
五、工作抽样法125
六、评价中心125
第三节人员任用的方式和原则126
一、人员任用的基本方式126
二、人员任用的原则127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28
一、考试录用制度的演变128
三、考试录用的范围130
二、考试录用的原则130
四、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131
第七章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141
第一节培训与开发的内涵141
一、何谓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141
二、进行培训与开发的原因142
三、培训与开发的内容143
四、培训与开发的作用144
第二节培训与开发的原则和形式146
一、培训与开发的原则146
二、培训与开发的形式148
第三节培训与开发的实施149
一、确定培训与开发的目标149
二、培训与开发实施的操作原则150
三、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151
四、拟定培训与开发规划设计155
五、培训与开发的方法157
六、培训与开发结果的评估161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机构设置与保障163
一、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新发展163
二、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164
三、国家公务员培训机构167
四、国家公务员培训的依据和保障171
第八章人员激励179
第一节人员激励的概述179
一、人员激励的含义179
二、人员激励的特点179
三、人员激励的功能180
第二节人员激励的类型和机制181
一、人员激励的类型181
二、激励机制183
第三节人员激励的原则和方式185
一、人员激励的原则185
二、人员激励的方式186
第四节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维持组织的生机和活力190
一、工作生活质量的涵义190
二、物质手段191
三、精神手段192
第九章人力资源流动管理199
第一节人员流动199
一、人员流动的含义及类型199
二、造成人员流动的原因200
三、人员流动利弊分析201
四、人员流动应遵循的原则203
五、人员流动的有关理论205
六、人员流动管理战略208
第二节交流调配管理209
一、交流调配的涵义209
二、交流调配的形式210
三、交流调配的作用215
四、交流调配应遵行的原则216
第三节回避管理217
一、公职人员回避的意义217
二、回避的原则218
三、回避的形式219
第四节辞职制度220
一、辞职的含义与作用220
二、辞职的条件221
三、辞职的待遇221
一、退休的含义与作用222
第五节退休制度222
二、退休的条件223
三、退休的待遇224
四、退休公职人员的管理226
第十章人力资源成本管理227
第一节人力资源会计产生及其发展227
一、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227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发展阶段228
三、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必要性230
第二节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及基本原理231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涵义231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232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原理235
第三节人力资源成本核算239
一、帐户设置239
二、账务处理240
一、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242
第四节人力资源价值会计242
二、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基本模式246
第一节工资247
三、人力资源评估的步骤248
第十一章公职人员工资福利保险251
一、工资的结构251
二、工资的作用252
三、工资发放的基本原则252
四、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253
第二节工资等级制度255
一、技术等级工资制255
二、职务工资制255
三、职等工资制256
四、结构工资制256
五、职务级别工资制257
六、岗位技能工资制259
第三节福利260
一、福利的含义260
二、福利的内容261
三、影响福利的因素261
四、福利的管理262
第四节社会保险263
一、养老保险264
二、失业保险270
三、医疗保险272
四、工伤保险275
五、生育保险277
第十二章人力资源的救济途径281
第一节公职人员申诉控告制度281
一、申诉控告的含义281
二、申诉控告制度的基本原则282
三、申诉控告制度的作用284
一、申诉的条件285
第二节申诉285
二、申诉的受理机关287
三、申诉实施的步骤289
第三节控告290
一、控告的种类290
二、控告的条件290
三、控告的受理机构291
四、控告的程序291
第四节申诉控告的法律责任292
一、申诉控告时的法律责任292
二、国家行政机关实施错误处理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93
三、国家行政机关不执行申诉控告处理决定的法律责任294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含义与地位297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含义297
第十三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297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形态298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地位和作用299
第二节公职人员地位的法制化300
一、公职人员的法律关系301
二、公职人员的行政职务关系302
三、公职人员地位的双重性303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305
一、对中国原有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思考305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307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在中国的发展309
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310
一、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积极作用310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311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314
四、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模式317
热门推荐
- 3030953.html
- 1891942.html
- 888504.html
- 1254812.html
- 3514022.html
- 327847.html
- 2429084.html
- 225976.html
- 530338.html
- 2595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53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1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9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6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5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0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0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2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