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与创新 综合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与创新 综合卷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588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核电站-概况-深圳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与创新 综合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岭澳二期工程与CPR1000技术方案3

第1章 总述3

1.1 项目背景4

1.2 项目概况6

1.2.1 技术路线7

1.2.2 建设工期安排7

1.2.3 主要里程碑7

1.2.4 投资控制9

1.3 项目组织与总体策划9

1.3.1 项目组织10

1.3.2 项目总体策划10

1.4 重大工程难题处理14

1.5 工程总体水平15

1.5.1 安全、成熟、可靠、先进、经济的CPR1000技术方案15

1.5.2 工期短、造价低的同类型机组标杆工程16

1.5.3 优异的机组总体性能及运行水平16

1.6 自主化17

1.6.1 自主化的历史使命17

1.6.2 自主化面临的挑战18

1.6.3 自主化实施策略和措施19

1.6.4 自主化成就:全面实现自主化目标,推动核电产业链能力整体提升21

1.7 科技创新23

1.7.1 协同攻关实现系统性技术集成创新23

1.7.2 核电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24

1.8 管理创新与实践25

1.9 推动核电产业链优质高效发展28

1.9.1 产业组织优化升级28

1.9.2 核心能力快速提升29

1.9.3 产业辐射,共同发展29

1.9.4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29

1.9.5 战略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加强30

1.10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0

1.10.1 经济效益30

1.10.2 社会效益31

第2章 技术路线32

2.1 概述32

2.2 CPR1000自主品牌的形成过程32

2.3 CPR1000主要技术指标33

2.4 重大技术改进33

2.4.1 全面采用数字化仪控和先进控制室33

2.4.2 采用先进燃料组件33

2.4.3 消防设计改进33

2.4.4 采用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组34

2.4.5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堆芯活性段采用整体锻件34

2.4.6 严格控制RPV材料有害元素含量34

2.4.7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改型34

2.4.8 稳压器卸压功能延伸34

2.4.9 采用状态导向法事故处理规程34

2.4.10 设置完善的可燃气体控制系统35

2.4.11 增大应急给水箱容积35

2.4.12 ASG系统配置改进35

2.4.13 降低安全注入系统浓硼回路的硼浓度35

2.4.14 降低主控制室噪声水平35

2.4.15 保卫控制中心的改进35

2.5 CPR1000技术的特点36

2.5.1 安全性36

2.5.2 先进性36

2.5.3 成熟性36

2.5.4 可靠性36

2.5.5 经济性37

第3章 重大工程难题及解决38

3.1 概述38

3.2 突破技术难关,提升核电站安全水平39

3.2.1 核安全技术改进概述39

3.2.2 主要的核安全技术改进41

3.2.3 核安全技术改进的贡献与成果46

3.3 常规岛全新设计47

3.3.1 引言47

3.3.2 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组的论证和艰难抉择47

3.3.3 汽轮机冷端优化设计问题48

3.3.4 冷凝器故障信号设置难题49

3.3.5 汽轮发电机组弹性基础设计难题51

3.3.6 常规岛厂房全新布置难题52

3.3.7 防止给水泵汽蚀的设计难题54

3.3.8 小结55

3.4 核电数字化仪控技术(及模拟机)的首次全面自主实施55

3.4.1 引言55

3.4.2 DCS的首次自主工程实施56

3.4.3 CPR1000先进主控制室系统的首次设计和工程实施61

3.4.4 首个CPR1000模拟机系统的工程实施62

3.4.5 部分核电DCS设备的首次自主供货63

3.4.6 CPR1000核电站操纵员的自主培养63

3.4.7 全面成功自主实施的成效和意义64

3.5 SOP设计难题64

3.5.1 背景64

3.5.2 SOP的特点和内容65

3.5.3 SOP设计遇到的困难和挑战66

3.5.4 SOP设计的具体措施67

3.5.5 专项技术难题及攻关69

3.5.6 设计成果71

3.6 先进主控制室设计攻关71

3.6.1 引言71

3.6.2 文件体系的确定难题72

3.6.3 主控制室设计中的报警抑制难题73

3.6.4 SOP数字化难题74

3.6.5 后备盘设计76

3.6.6 人因工程设计77

3.7 首台百万千瓦级核岛主回路设备国产化攻关80

3.7.1 引言80

3.7.2 核岛关键设备制造工艺攻关83

3.7.3 核岛主回路设备自主化实施成效91

3.8 首台百万千瓦级核电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组国产化攻关91

3.8.1 引言91

3.8.2 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组关键部件国产化攻关93

3.8.3 半转速汽轮发电机组的实施成效95

3.9 核岛主回路自主化安装的技术难点与突破96

3.9.1 引言96

3.9.2 核岛主回路安装专用工具的自主研发96

3.9.3 三维测量技术应用开发97

3.9.4 核岛主设备吊装、翻转技术98

3.9.5 核岛主回路安装的焊接技术99

3.9.6 反应堆堆内构件安装技术100

3.9.7 核岛主回路施工计划的优化101

第4章 工程资金筹措与管理103

4.1 概述103

4.1.1 岭澳二期项目资金来源构成103

4.1.2 岭澳二期项目财务费用总体情况104

4.2 项目资金的筹措安排104

4.3 项目资金的管理105

4.3.1 灵活利用短期融资工具105

4.3.2 抓住机遇,重组欧元债务105

第5章 工程总体水平107

5.1 概述107

5.2 工程技术水平107

5.3 工程建设水平108

5.3.1 创造了目前国际同类型机组最短建造工期108

5.3.2 实现了国际同类项目的造价最优108

5.3.3 安质环水平满足国家要求108

5.4 总体性能试验指标109

5.5 机组运行水平109

5.5.1 机组商业运行后运行稳定、可靠110

5.5.2 WANO业绩指标领先国际同类机组110

5.5.3 安全性能指标112

5.6 安全与环境保护113

5.6.1 技术方案在安全方面符合法规要求113

5.6.2 建设期间实施严格的安质环管理114

5.6.3 施工建设期间对环境的影响有限且可控115

5.6.4 核电站运行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可控116

下篇 中国百万千瓦机组核电自主化与创新121

第6章 自主化:闯出中国核电安全高效经济发展之路121

6.1 概述121

6.2 复杂的形势与明显不足的自主化能力121

6.2.1 没有完整的百万千瓦级核电设计经验121

6.2.2 缺乏自主制造的实践经验122

6.2.3 自主建设能力比较弱123

6.2.4 核电站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给自主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123

6.3 确定目标,应对挑战124

6.3.1 联合国内三大设计主力,着力研究新法规和设计改进,实现设计自主化124

6.3.2 成立设备国产化研发中心,推动核电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125

6.3.3 形成大工程团队,强化六大控制,创造自主建设两项新纪录126

6.3.4 发挥核心优势,消化设计改进,达到自主运营国际先进水平128

6.4 成功建设,成就巨大128

6.4.1 建立了核电项目工程设计与技术研发集群,形成“自主设计”平台,打造了具有自主化和技术优势的民族核电品牌——CPR1000129

6.4.2 通过联合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优势力量,打造利益共同体,实现了产业集群多边共赢,为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29

6.4.3 创新性引入总承包模式,开创核电工程自主建设新局面130

6.4.4 以项目建设为依托,自主培养了一大批核电专业技术人才131

6.4.5 打造了国内第一个资质齐全、专业配套完整的专业化核电设计院131

6.4.6 着眼核电发展大局,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我国核电标准体系132

第7章 科技创新:打造中国核电自主品牌133

7.1 概述133

7.2 核电科技创新的实现方式133

7.2.1 协同高效的组织模式134

7.2.2 科学合理的资源保障134

7.2.3 系统性技术集成创新135

7.2.4 全方位科技协同攻关135

7.3 核电科技创新的综合效果137

7.3.1 践行了“产、学、研、用”创新模式137

7.3.2 创建了国家核电自主品牌138

7.3.3 填补了核电技术领域空白138

7.3.4 支撑了核电技术标准建设138

7.3.5 维护了科技创新成果138

7.3.6 推动了核电产业技术进步139

7.3.7 奠定了核电持续创新基础139

第8章 管理创新:开创中国核电建设新模式141

8.1 项目管理创新的背景和挑战141

8.2 岭澳二期项目管理面临的挑战142

8.2.1 建设模式引出项目管理新难题142

8.2.2 技术改进带来项目管理新挑战143

8.2.3 “六大控制”提出项目管理新课题143

8.2.4 实施自主化推动项目管理新变革144

8.2.5 促进产业链快速发展需要项目管理新思维144

8.3 岭澳二期项目管理创新的主要实践145

8.3.1 高起点策划,建设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示范项目145

8.3.2 首次应用总承包模式,通过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146

8.3.3 建立“二级矩阵”组织架构,形成集约化、标准化项目运作模式148

8.3.4 建立以项目总经理为核心的分级决策与协调机制,高效解决工程重大难题149

8.3.5 推行“大工程”、“大项目”理念,强化项目建设协同管理151

8.3.6 倡导和推广核安全文化,夯实核电发展安全基础151

8.3.7 构建两级QA三级QC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153

8.3.8 搭建项目六级进度动态控制体系,实现全范围进度精确量化管理155

8.3.9 创新融资工具,引入先进成本管理方法,达到工程造价最优158

8.3.10 建立公司技术体系,实施技术控制与其他五大控制一体化管理,保障项目整体目标协同最优158

8.3.11 搭建跨板块、跨专业的经验反馈与风险控制平台,实现PDCA闭环管理160

8.3.12 构建集成统一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支撑项目精细化管理163

第9章 产业链发展:培育中国核电产业集群165

9.1 概述165

9.2 岭澳二期之前核电产业链发展状况166

9.3 推动核电产业链发展166

9.3.1 依托国家政策优势,促进产业体系发展167

9.3.2 发挥依托项目作用,开发产业链资源167

9.3.3 加强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169

9.3.4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核电专业化组织布局171

9.3.5 培育核安全质量文化,形成全面质量伙伴关系172

9.4 产业链发展成效173

9.4.1 产业组织优化升级173

9.4.2 核电建设产业链核心能力快速提升174

9.4.3 产业辐射,共同发展176

9.4.4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176

第10章 业绩斐然,成效显著,意义深远178

10.1 概述178

10.2 推动我国核电自主化178

10.2.1 具备了自主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能力178

10.2.2 形成了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自主品牌178

10.3 促进了核电工程专业化179

10.3.1 创新了核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179

10.3.2 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核电工程管理公司179

10.3.3 培育了中国核电专业化人才队伍179

10.4 带动了核电产业链快速发展179

10.4.1 促进了我国核电产业创新升级179

10.4.2 传承并发扬核安全与质量文化180

10.5 发挥经济带动作用,凸显社会效益180

10.5.1 经济效益:提升了核电经济竞争力180

10.5.2 社会效益: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182

附件187

附件A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大事记187

附件B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媒体报道206

附件C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成果奖项清单279

附件D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参建单位281

附件E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系统代码289

附件F 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厂房代码308

本卷撰稿与审校人员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