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论、释疑、史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孟庆钟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ISBN:750470467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地点: 中国 学科: 学习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论、释疑、史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指引我国人民胜利前进的旗帜1
——代前言 孟庆钟1
目 录1
精论篇20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20
(一)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一切民族走向社会主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20
(二)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21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6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8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经过若干历史阶段33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33
(二)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35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9
(一)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40
(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社会主义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41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45
(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7
(五)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53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55
(一)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2
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62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2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86
(四)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8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124
(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124
(二)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132
(三)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147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158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159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165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70
(四)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174
(五)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79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188
(一)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189
(二)抓住时机,争取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96
(三)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97
(一)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99
八、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199
(二)党必须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202
(三)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207
(四)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223
(五)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233
九、以“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247
释疑篇259
一、问题解答259
1、为什么要始终如一地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259
2、为什么说国际风云急剧变化动摇不了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261
3、近年来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遇到了严重困难、曲折,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改变了?263
4、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为什么是一致的?265
5、社会主义改革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有什么不同?266
6、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上暂时落后的现象?268
7、应该怎样看待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落后的状况?270
8、我们建国已经四十多年了,为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72
9、为什么说我国经济建设的失误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造成的?276
10、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78
11、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0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83
13、有些企业破产或被兼并,这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原则?287
14、推行股份制会不会动摇公有制基础?288
1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291
16、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294
1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不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296
1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不会削弱党的领导?298
19、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300
20、为什么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为补充的所有制结构?302
21、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形式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304
22、如何认识改革的基本政策要保持长期稳定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关系?307
23、力争隔几年经济上一个台阶,是否会导致新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309
24、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是否会使社会腐败现象蔓延发展?310
25、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意味着“分田单干”?313
26、怎样看待工厂企业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315
27、怎样看待我国“三资”企业的发展?316
28、学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是“补资本主义的课”吗?318
29、我国为什么要发展经济特区并允许外国资本家来投资办厂?320
30、为什么说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322
31、如何看待对外有偿转让部分土地的使用权?324
32、股份制试点和发展股票市场是否发展了资本主义?326
33、怎样处理好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328
3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329
35、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实行共产党的领导,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不能搞“多党制”?332
36、如何看待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也实现了现代化?335
37、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在法制方面没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健全?337
38、怎样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340
39、马克思早就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的桎梏,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呢?343
40、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否意味着两种制度的“趋同”?346
二、名词解释348
1、经济体制改革348
2、政治体制改革348
3、“两个凡是”349
4、“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350
5、国民生产总值351
6、家庭联产承包351
7、统购派购352
8、科技体制改革353
10、廉政建设354
9、教育体制改革354
11、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355
12、综合国力356
13、国民经济整体素质357
14、产业结构358
15、地区经济布局358
16、运行机制359
17、市场机制360
18、资源配置360
20、价格杠杆361
19、价值规律361
21、竞争机制362
22、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363
23、经济杠杆364
24、经营机制364
25、法人实体365
26、股份制365
27、政企分开366
28、生产资料市场367
30、股票368
29、债券368
31、金融市场369
32、技术、劳务、信息和房地产等市场370
33、条条块块的分割、封锁和垄断371
34、价格机制372
35、利税分流372
36、分税制373
37、社会保障制度373
38、基础设施374
39、基础产业374
40、技术密集型产业375
4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76
42、对外贸易多元化377
43、外向型经济377
44、跨国经营378
45、第三产业379
46、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80
47、会计审计咨询380
48、粗放经营382
50、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产业和产品383
49、集约经营383
51、经济循环新格局384
52、西方多党制385
53、议会制386
54、监督机制386
55、宏观经济管理387
56、微观经济行为388
57、国家公务员制度388
59、南北差距389
58、社会公德389
60、联合国宪章390
61、国际新秩序391
62、国际法准则392
63、人权问题392
64、厂长负责制393
史录篇396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消息和中央全会公报396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事记(1978年12月——1992年10月)469
三、1978年—1991年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资料509
热门推荐
- 1547205.html
- 1152232.html
- 304391.html
- 106498.html
- 2028825.html
- 382240.html
- 3248613.html
- 2982420.html
- 582785.html
- 716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6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4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6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1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6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02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8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