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1912-1936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丽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2088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研究-中国-1912-1936
PDF下载
下载说明
1912-1936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研究背景1
(一)大学学科建设价值取向“钟摆”之惑1
(二)当前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存在的隐患2
(三)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研究的缺失4
二 研究现状5
(一)关于学科内涵的相关研究5
(二)关于学科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10
(三)关于民国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研究12
(四)对已有研究主要观点的综述18
三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19
(一)国立大学19
(二)学科23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24
(四)大学学科价值取向25
四 研究意义28
(一)理论意义28
(二)实践意义29
五 研究方法29
(一)文献研究法29
(二)历史分析法30
(三)个案研究法30
六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30
(一)研究的创新点31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31
第一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的历史溯源32
一 中国古代大学“主客相合”的学科价值取向33
(一)以“成人”为目标的学科宗旨33
(二)经世致用的学科知识结构34
(三)家国一体化的学科管理体制36
(四)具有“全才”人格特征的学术主体38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大学学科价值取向转型41
(一)洋务派“道本器末”的学科价值取向41
(二)维新派“政本艺末”的学科价值取向45
(三)清末新政“中西合一”的学科价值取向50
本章小结55
第二章 民国国立大学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57
一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58
(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58
(二)分权制衡背景下的政治相对民主化60
(三)《大学令》《大学规程》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62
(四)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64
二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66
(一)民国初年以“科学宣传”为宗旨的学术期刊66
(二)早期民间松散型学科共同体建设69
(三)第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崛起71
三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北京大学为例73
(一)“研究学理”“思想自由”的学科宗旨74
(二)“学术分校”“文理并重”的学科结构77
(三)“教授治校”的学科管理模式81
(四)习明纳体制下的学科组织模式84
四 理想主义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北京大学为例91
(一)“学术分校”学科结构体制之实践困境91
(二)“教授治校”学科管理体制之实践困境95
(三)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学科组织模式之实践困境100
本章小结105
第三章 民国国立大学现实主义的学科价值取向107
一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108
(一)农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化发展108
(二)由军阀走向政党的政治走势111
(三)《国立大学校条例》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113
(四)平民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116
二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122
(一)五四以后以“科学传播”为宗旨的学术期刊122
(二)学科共同体制度化建设124
(三)第二代知识分子——留美学生群体的崛起126
三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的生成:以东南大学为例130
(一)“四个平衡”的学科宗旨130
(二)寓文理、农工商教育于一体的学科结构134
(三)“董事会制”学科管理模式138
四 现实主义学科价值取向之实践困境:以东南大学为例141
(一)社会现实对学术理想的僭越,导致学科宗旨失衡141
(二)过于关注现实需求,导致学科结构重心偏移145
(三)“易长风潮”与董事会制度的取消148
本章小结151
第四章 民国国立大学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153
一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社会背景154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走向统制的经济走势154
(二)“以党治国”及“训政”制度的实施156
(三)《大学组织法》等法规关于大学学科的规定159
(四)从“西化”到“现代化”的文化趋向164
二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生成的学科内部逻辑167
(一)走向“学科专业化”的学术期刊167
(二)国家学科共同体——“中央研究院”的建立170
(三)第三代知识分子学科专业化发展177
三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的制度生成:以中央大学为例181
(一)“建立有机体民族文化”的学科宗旨181
(二)基于学科建设实践“立体化”的学科结构185
(三)本土化“校务会”学科管理体制的建立191
四 实践本位学科价值取向之现实表征:以中央大学为例194
(一)学科知识走向本土化195
(二)学科发展与社会实践的互动生成199
(三)社会民众科学素养的提升203
本章小结204
第五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态势207
一 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原因之发展态势207
(一)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学科发展的主导因素208
(二)郭秉文时代的东南大学学科发展的主导因素209
(三)罗家伦时代的中央大学学科发展的主导因素211
二 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基本内容之发展态势212
(一)学科价值目标:由“理想”“现实”到“趋向和合”213
(二)学科结构重心:由“重学”“重术”到“学术并重”214
(三)学术主体:由“自在”“自为”到“文化自觉”216
(四)学科管理方式:由“民主”“集中”到“相互制衡”219
三 学科价值取向流变实质之发展态势224
(一)学科主旨流变之发展态势224
(二)学科运思方式流变之发展态势225
(三)学科理论基础流变之发展态势227
本章小结228
第六章 民国国立大学学科价值取向流变之现实反思230
一 实践价值哲学:当前大学学科价值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231
二 实践价值哲学视域下当前大学学科价值实现策略234
(一)“一体两翼”:学科价值目标体系之互动生成234
(二)“内外兼顾”:学科价值影响因素之有机统一237
(三)“朝向事物本身”:学科结构之实践观照240
(四)“文化自觉”:学科价值主体性之理性诉求242
(五)“动态立体化”:学科管理之张弛有度244
结语248
参考文献250
后记265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272
热门推荐
- 556965.html
- 3514395.html
- 1187481.html
- 2899588.html
- 2688830.html
- 206396.html
- 1023613.html
- 3670148.html
- 880795.html
- 3670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5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26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20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9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0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7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6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1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