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 王书文,沈文玮,刘凤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780155822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的方法论基础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1

(二)两种企业理论的交锋4

(三)企业理论研究概况5

二、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与新自由主义企业理论方法论的比较6

(一)企业理论方法论的基石不同7

(二)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11

(三)研究企业问题所放置的领域不同16

三、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基本特征及现实意义23

(一)一定时期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23

(二)从资本统治下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揭示企业的起源问题25

(三)劳动与劳动力的科学区分:破译“契约自由”神话的钥匙32

(四)在生产过程的考察中揭示资本主义企业的经济性质36

四、马克思企业理论方法论的指导意义42

(一)始终坚持运用系统发展观方法研究国有企业问题42

(二)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贯穿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全过程44

第二章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45

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扩权让利45

(一)扩权让利试点阶段45

(二)实行经济责任制阶段46

(三)实行利改税改革阶段47

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二阶段:承包制49

(一)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程49

(二)对承包制的基本评价51

三、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第三阶段:股份制改造52

(一)股份制产生的必然性52

(二)我国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必然性54

(三)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发展进程55

(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58

第三章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62

一、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地位和基本功能63

(一)发达国家国有企业产生的原因63

(二)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特点66

(三)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地位69

(四)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功能75

二、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79

(一)美国模式79

(二)意大利模式82

(三)法国模式85

(四)日本模式88

三、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启示91

(一)宏观层面的启示91

(二)微观层面的启示93

第四章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实质97

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基础97

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质是探索国有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100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105

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要坚持系统化原则108

第五章 产权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的突破口110

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现状110

(一)股份制改造的产权改革110

(二)国有股减持的产权改革111

(三)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产权改革112

(四)MBO现象与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113

二、西方产权理论及其局限性116

(一)西方产权理论中“产权”的基本含义117

(二)产权理论与企业性质理论120

(三)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根本缺陷122

三、马克思的产权理论125

(一)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125

(二)产权的统一与分离127

(三)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启示128

四、以马克思产权理论为指导健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130

(一)当前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意义130

(二)要反对国有企业产权私有化改革思路132

五、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136

(一)通过两权分离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136

(二)通过产权主体多元化推进企业改革重组139

(三)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139

(四)努力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140

第六章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142

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142

(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形成的理论依据142

(二)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制衡机制145

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148

(一)美国模式148

(二)大陆治理模式151

(三)不同企业治理模式的启示154

三、国有企业改革中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155

(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155

(二)国有企业股东大会的权力难以落实156

(三)公司内部缺乏必要的制衡机制,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156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157

(五)国有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158

四、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原则158

(一)不能照搬西方私有制公司治理理论159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要走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道路159

(三)强调“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制度安排163

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思路165

(一)真正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170

(二)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机制170

(三)正确处理“新三会”与“老三会”关系171

(四)建立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173

(五)切实维护国有职工的地位和利益174

第七章 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177

一、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是市场机制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177

(一)企业拥有独立的经济权利是市场机制健康运行的前提178

(二)企业之间良好的交易秩序是市场机制健康运行的基础181

(三)企业权能的制度性分工是市场机制发展趋势的要求183

二、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与调整187

(一)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领域,国有经济要保持垄断地位187

(二)在基础设施和重要的基础产业领域,国有经济保持支配地位188

(三)在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领域,国有经济要集中力量支持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集团188

(四)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领域,要加大国有资本的投资力度189

(五)对一般竞争行业,国有经济应遵循经济的规律,或退出或与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进行平等竞争189

(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对国有经济区域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与改组190

三、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市场环境191

第八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197

一、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必然性197

(一)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7

(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198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200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政府经济职能的争论20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201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经济职能的战略转变204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定位政府职能204

(二)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的原则207

(三)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方向和任务209

(四)健全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213

四、政府职能转变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21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政府职能的特点214

(二)政府职能转变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215

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18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218

(一)传统的、集中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形成(1949年-1978年)218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1978年-1998年)219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1998年以来)220

二、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221

(一)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221

(二)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221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中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223

(一)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的产权行使边界223

(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正确定位224

(三)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中党政关系的协调224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安排的原则225

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227

参考文献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