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字路口的道德抉择 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十字路口的道德抉择 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研究
  • 李三虎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州出版社
  • ISBN:780731041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达·芬奇(1452~1519)-人物研究-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十字路口的道德抉择 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走近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1

1.1 技术作为当代伦理学的主题及其论争2

1.1.1 技术哲学的伦理转向2

1.1.2 传统伦理学的技术缺失5

1.1.3 技术伦理的休谟难题7

1.1.4 在技术伦理学论争中走近马克思12

1.2 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时代和主题确认14

1.2.1 实证主义还是道德哲学14

1.2.2 现代技术发展的时代确认17

1.2.3 伦理学的主题确认20

1.3 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学术认同22

1.3.1 技术道德批判论22

1.3.2 技术道德非中立论26

1.3.3 社会技术整体论28

第2章 马克思所处时代和背景透视31

2.1 从宗教伦理背景转向技术伦理探索32

2.1.1 宗教伦理受到工业革命动摇32

2.1.2 转向技术伦理的社会现实探索36

2.2 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到马克思40

2.2.1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影响40

2.2.2 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思想影响43

2.3 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走向成熟45

2.3.1 实现向技术伦理思想探索的真正转变45

2.3.2 以唯物史观指导技术伦理问题探讨48

2.3.3 技术伦理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56

第3章 技术伦理的道德规范分析60

3.1 实践伦理:技术活动的道德合理性61

3.1.1 人类实践利益61

3.1.2 历史道德责任感64

3.1.3 实践伦理道德标准69

3.2 自由伦理:技术发展的道德关怀71

3.2.1 经验的社会实践自由理念71

3.2.2 自由建立在非异化的技术基础之上73

3.2.3 技术发展的自由道德理想关怀75

3.3 “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完成了的人道主义”79

3.3.1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一致性80

3.3.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技术社会发展目标83

3.3.3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技术伦理建构86

第4章 工业或机器:工艺学还是人类学90

4.1 人的本质:技术伦理的分析基点91

4.1.1 从幻想的上帝到建立人的现实形象92

4.1.2 人的本质包含于人的劳动之中94

4.1.3 技术作为人的本质的表达和展示96

4.2 机器系统: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界线99

4.2.1 从工具到机器的现代技术转型过程99

4.2.2 机器的本质在于取代人的手工劳动103

4.2.3 机器系统使人的本质变成机械化106

4.3 机器系统消解一切关系的现代性现象108

4.3.1 机器系统的相对自主扩张机制形成108

4.3.2 机器系统膨胀:从自动工厂到大工业109

4.3.3 机器大工业对传统劳动分工方式之消融110

4.3.4 大工业对一切伦理关系的最后消解112

第5章 技术异化现象与人类生存状态114

5.1 异化、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115

5.1.1 异化概念的语义进化115

5.1.2 从劳动异化到技术异化116

5.2 人在机器劳动中的自我异化118

5.2.1 人与自身存在的分离119

5.2.2 人的专业技能被机械工厂消解120

5.2.3 人在机器劳动中的不自由感122

5.3 人在机器生产条件下与自然的异化状态124

5.3.1 人与自然界的原初一体化存在124

5.3.2 在机器劳动中人与自然的分割126

5.3.3 环境污染成为人与自然分割的最高表现130

5.4 工业时代的人的社会异化状态131

5.4.1 机器“主人”与“仆人”之间的对抗132

5.4.2 机器条件下性别和家庭的异化状态134

5.4.3 工业社会的政治权力异化状态137

第6章 异化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解释141

6.1 从劳动分工、私产制度到资本生成142

6.1.1 劳动分工的异化作用142

6.1.2 私产制度的历史生成144

6.1.3 资本与工人彼此异己的社会关系146

6.2 资本价值增殖嵌入技术系统的社会过程147

6.2.1 从地产到工业资本148

6.2.2 从一般劳动过程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149

6.2.3 劳动对资本从形式隶属到实际隶属150

6.2.4 资本以机器系统的技术形式实现价值增殖154

6.3 资本借助一切资源推动异化的技术发展156

6.3.1 资本把机器发明纳入职业化轨道156

6.3.2 资本把自然科学纳入机器工业生产中158

6.3.3 资本利用工人运动作为机器发明的外在动力161

第7章 作为价值的异化技术及其道德重构163

7.1 异化劳动的价值意含164

7.1.1 作为价值的异化劳动165

7.1.2 异化劳动的价值变形169

7.2 异化技术作为价值的物质力量体现171

7.2.1 技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体171

7.2.2 技术怎样表现其价值因素174

7.2.3 技术拜物教的价值本质分析178

7.3 技术价值的历史演变及其道德重构181

7.3.1 技术实践是把握历史道德主体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181

7.3.2 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技术道德价值比较184

7.3.3 技术实践的未来道德走向和重构188

第8章 消除技术异化的政治伦理途径193

8.1 鲁德运动及其政治伦理意义194

8.1.1 历史上的鲁德运动194

8.1.2 鲁德运动作为对技术异化的政治伦理回应196

8.1.3 鲁德运动的政治伦理意义199

8.2 消除技术异化的政治伦理诉求201

8.2.1 反思技术异化状态201

8.2.2 积极扬弃私产制度203

8.2.3 实现制度公正205

8.3 政治变革设想中的技术伦理图像209

8.3.1 前共产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合理的技术伦理实践209

8.3.2 共产主义社会可行的技术伦理机制214

第9章 技术伦理方法:批判和建构的辩证法221

9.1 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批判功能221

9.1.1 技术伦理的理论批判功能222

9.1.2 技术伦理的实践批判功能230

9.2 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的建构功能234

9.2.1 技术的经济范畴及其社会关系结构234

9.2.2 技术伦理的理论建构功能237

9.2.3 技术伦理的实践建构功能241

9.3 马克思认识论视域中的批判—建构功能243

9.3.1 物质实践:技术批判以伦理建构为目标244

9.3.2 道德意识:技术伦理建构以批判为基础247

第10章 马克思之后的技术伦理学术呼应250

10.1 富裕的异化解释及其人道主义出路251

10.1.1 马克思的再发现与人的本质实现252

10.1.2 技术、生产和消费的意识形态批判253

10.1.3 技术发展的人道化指向256

10.2 女性主义:技术、性别和人道化257

10.2.1 马克思思想存在“性别盲点”吗257

10.2.2 生产和再生产的一致性分析260

10.2.3 性别分工技术和妇女意识262

10.3 生态主义:控制自然还是珍爱自然265

10.3.1 技术和生产的自然限制辩解265

10.3.2 技术理性和自然“控制”的辩证法266

10.3.3 技术发展的生态伦理向度268

10.4 从技术批判到伦理建构269

10.4.1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设计批判理论辨识270

10.4.2 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最小化主题确认272

10.4.3 技术批判哲学和社会建构论结合的伦理意义274

第11章 从马克思视域看技术伦理抉择277

11.1 历史终结论及其技术伦理见解评价278

11.1.1 历史终结论产生的技术社会理论背景278

11.1.2 历史终结论及其全球化和技术表达279

11.1.3 对历史终结论的技术伦理批判283

11.2 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伦理反思285

11.2.1 资本主义技术社会改造的综合伦理效应285

11.2.2 资本主义技术伦理问题的经济社会成因289

11.2.3 资本主义能够终结当前技术伦理问题吗293

11.3 社会主义社会的技术伦理选择296

11.3.1 社会主义存在技术伦理问题吗296

11.3.2 社会主义技术伦理选择的合理性299

11.3.3 中国化社会主义的技术伦理朝向303

参考文献索引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