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法研究 下 第4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物权法研究 下 第4版
  • 王利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23334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522页
  • 文件大小:128MB
  • 文件页数:7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权法研究 下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卷757

第四编 用益物权757

第十四章 用益物权概述757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757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757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760

三、用益物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上的地位和作用764

第二节 用益物权和相关权利的区别768

一、用益物权与所有权768

二、用益物权与债权性利用权的区别770

三、用益物权和用益权772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内容774

一、用益物权人的权利774

二、用益物权人的义务778

第四节 用益物权的历史发展779

一、古代法779

二、近代法中的用益物权782

三、用益物权在当代的发展788

第五节 用益物权的体系791

一、用益物权体系具有本土性791

二、我国《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体系793

三、我国用益物权体系应当保持一定的开放性796

第六节 用益物权行使的原则797

一、物尽其用的原则797

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798

三、保护耕地的原则799

四、禁止权利滥用的原则799

第十五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801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80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801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806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意义810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814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模式814

二、土地承包合同817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821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824

一、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824

二、承包经营权人的义务830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83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概述831

二、流转的几种方式834

三、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843

四、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区别845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登记846

第五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847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届满848

二、发包人依法提前收回承包地848

三、依法调整承包地849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自愿交回承包地851

五、国家对承包经营土地的征收851

第十六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853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853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853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征855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858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861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的概念和特征861

二、合意864

三、登记865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867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867

二、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868

三、出让合同的性质和内容872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879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的概念和特征879

二、应当严格限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范围882

第五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884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884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义务887

第六节 空间权889

一、空间权的概念和特征889

二、空间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892

三、空间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896

四、对空间权设立的限制902

第七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904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概述904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908

第八节 交易中的房地一并处分规则914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关系914

二、交易中的一并处分规则917

第九节 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推定规则919

一、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的内涵919

二、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仅适用于合法建造物921

三、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适用的例外921

第十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923

一、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923

二、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依法办理续期926

第十一节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927

一、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927

二、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930

三、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931

第十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932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原因932

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939

第十七章 宅基地使用权940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940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940

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历史发展943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与其他相关物权945

一、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945

二、宅基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947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948

一、权利取得的主体948

二、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程序950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953

一、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953

二、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义务955

第五节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956

一、《物权法》第153条维持了已有规定956

二、《物权法》第153条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留有空间958

第六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960

一、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原因960

二、办理注销登记962

第十八章 地役权963

第一节 地役权概述963

一、地役权的概念963

二、地役权的特征966

三、地役权和相关权利970

第二节 地役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973

一、地役权制度的产生973

二、地役权在近现代以来的发展974

三、地役权的当代发展976

四、我国《物权法》中的地役权980

第三节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983

一、两种权利的立法模式比较983

二、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区别985

三、地役权合同是否可以改变或排除相邻权规则988

第四节 地役权的分类989

一、法定地役权和约定地役权989

二、作为地役权和不作为地役权990

三、继续地役权和不继续地役权991

四、通行、引水、排水、汲水、铺设管线、构造设施等地役权991

五、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和未经登记的地役权994

第五节 地役权的设立994

一、地役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994

二、地役权合同的内容995

三、地役权的设立采取登记对抗模式998

第六节 地役权的内容1001

一、地役权人的权利义务1001

二、供役地人的权利义务1005

第七节 地役权的从属性和不可分性1008

一、地役权的从属性1008

二、地役权的不可分性1011

第八节 地役权与其他用益物权的竞合1014

一、地役权先于其他用益物权而设立1014

二、地役权后于其他用益物权而设立1015

第九节 地役权的消灭1016

一、地役权设定的期限届满1017

二、供役地人依法终止地役权合同1017

三、地役权的抛弃1018

四、地役权的混同1018

五、土地征收1019

第十九章 准用益物权1020

第一节 准用益物权概述1020

一、准用益物权的性质1020

二、准用益物权的特点1024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1028

一、海域使用权的概念1028

二、海域使用权的性质1032

三、海域使用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1035

四、海域使用权的效力1037

第三节 探矿权和采矿权1039

一、矿业权概述1039

二、探矿权1040

三、采矿权1043

第四节 取水权1048

一、取水权的概念1048

二、取水权的取得1051

三、取水权的内容1052

第五节 养殖权和捕捞权1053

一、渔业权概述1053

二、养殖权1055

三、养殖权的内容1060

四、捕捞权1061

五、捕捞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区别1064

六、捕捞权的内容1066

第五编 担保物权1071

第二十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1071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071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1071

二、担保物权的属性1075

三、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1078

四、担保物权适用的债权范围1081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性质1084

第三节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1089

一、古代法中的担保物权制度1089

二、近代法中的担保物权制度1091

三、当代担保物权制度的新发展1093

四、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1102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分类1105

一、意定担保物权和法定担保物权1105

二、典型担保物权和非典型担保物权1106

三、动产担保物权、不动产担保物权和权利担保物权1107

四、占有担保物权和非占有担保物权1107

五、限制性担保物权和权利移转性担保物权1108

第五节 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1108

一、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的区别1108

二、物保和人保并存的规则1110

三、债权人放弃物保的效果1115

第六节 担保物权的产生1116

一、基于法律行为而设立担保物权1117

二、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担保物权1120

第七节 担保物权的效力范围1121

一、担保物权的效力范围1121

二、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变更对担保物权的影响1125

第八节 主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关系1127

一、担保合同的概念及与主合同的关系1127

二、主合同无效和被撤销对担保合同的影响1128

三、主合同的解除对担保合同的影响1134

四、主合同的效力与独立担保1135

第九节 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1136

一、物上代位的概念1136

二、物上代位适用的条件1138

三、物上代位的法律后果1140

第十节 反担保1142

一、反担保的概念和特征1142

二、反担保的成立条件1144

第十一节 担保物权的消灭1146

一、主债权消灭1147

二、担保物权实现1147

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1148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1148

第二十一章 抵押权1150

第一节 抵押权概述1150

一、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1150

二、抵押权的特性1152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1155

一、抵押权设定的方式1155

二、抵押合同的内容1155

三、抵押当事人1159

四、重复抵押1161

第三节 抵押财产1162

一、抵押财产的特点1162

二、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1164

三、关于共有财产的抵押1172

四、禁止抵押的财产1173

五、房地一并抵押1180

第四节 抵押登记的分类和效力1183

一、抵押登记的分类1183

二、抵押登记的效力1188

第五节 流押契约的禁止1190

一、流押契约的概念和特征1190

二、禁止流押契约的理由1191

第六节 抵押权的顺位1195

一、抵押权顺位的概念1195

二、抵押权顺位的产生1196

三、抵押权的顺位与履行期1198

四、抵押权顺位的固定主义与顺位的升进主义1199

五、抵押权顺位的变更和抛弃1205

六、抵押权顺位的转让1209

第七节 抵押期限1209

一、抵押权的法定期限1209

二、抵押权的约定期限1212

第八节 对抵押物转让的限制1214

一、关于抵押物转让的几种观点1214

二、《物权法》关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1217

三、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1224

第九节 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和标的物范围1226

一、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范围1226

二、抵押权标的物的范围1227

三、主合同及抵押合同的变更1232

第十节 抵押权的效力1235

一、抵押人的权利和义务1235

二、抵押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239

第十一节 共同抵押1245

一、共同抵押的概念和特征1245

二、共同抵押的性质1246

三、共同抵押的效力1248

第十二节 抵押权的实现1252

一、抵押权实现概述1252

二、抵押权实现的条件1253

三、抵押权实现的方式1255

四、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1260

五、抵押权实现的其他问题1262

第十三节 动产抵押1264

一、动产抵押制度的特点1264

二、动产抵押与动产让与担保1267

三、动产抵押的公示方法1269

第十四节 动产浮动抵押1272

一、动产浮动抵押的概念1272

二、动产浮动抵押的特点1274

三、动产浮动抵押与浮动担保1278

四、动产浮动抵押的登记1279

五、动产浮动抵押的结晶(crystallization)1282

第十五节 最高额抵押1284

一、最高额抵押的概念和特征1284

二、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1288

三、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的确定1291

四、最高额抵押的变更1294

五、最高额抵押的实现1296

第二十二章 质权1298

第一节 质权概述1298

一、质权的概念和特征1298

二、质押和抵押的联系与区别1301

第二节 动产质押概述1304

一、动产质押的概念和特征1304

二、动产质押与动产抵押1306

三、动产质权的标的1307

第三节 动产质押的设定1309

一、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1309

二、出质人必须交付质物、移转占有1312

三、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1316

第四节 动产质押的效力1317

一、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317

二、出质人的权利和义务1326

第五节 转质权1330

一、承诺转质1330

二、责任转质1332

第六节 特殊的动产质押1335

一、金钱质押1335

二、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质押1336

三、最高额质押1338

第七节 质权与动产抵押权的竞合1340

一、质权与动产抵押权可发生竞合1340

二、质权与动产抵押权竞合的处理规则1342

第八节 权利质押概述1343

一、权利质押的概念和特征1343

二、权利质押的性质1346

三、权利质押的功能1348

四、权利质权的标的1349

五、权利质押的设立1351

第九节 有价证券的质押1353

一、票据质押1354

二、债券、存款单质押1357

三、仓单、提单的质押1358

四、有价证券质权的实现1359

第十节 基金份额和股权质押1361

一、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质押1361

二、股权质押1362

第十一节 知识产权的质押1366

一、知识产权质押的概念1366

二、知识产权质押的设立1367

三、知识产权质权的实现1369

第十二节 应收账款质押1369

一、应收账款质押的概念1369

二、应收账款的分类1371

三、应收账款质押的设立1373

四、应收账款质押的效力1376

五、应收账款质权的实现1377

第十三节 质权的实现1380

一、动产质权的实现1380

二、权利质权的实现1384

三、出质人有权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质权1385

四、质权实现后的问题1385

第二十三章 留置权1386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1386

一、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1386

二、留置权的从属性、不可分性、物上代位性1389

三、留置权的性质1390

四、留置权的适用范围1392

第二节 留置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395

一、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1395

二、留置权与自助行为1397

三、留置权与质权1399

四、留置权与法定优先权1401

五、留置权与抵销权1402

第三节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1402

一、留置权的主体必须是债权人1403

二、留置的对象是债权人所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1403

三、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1407

四、债权须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履行义务1411

五、留置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明确约定1413

第四节 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1415

一、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概述1415

二、留置权的标的物范围1417

三、留置物与担保债权之间的比例原则1418

第五节 留置权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1419

一、留置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419

二、债务人的权利和义务1425

第六节 商事留置权1428

一、商事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1428

二、商事留置权的条件1430

第七节 留置权的实现和消灭1432

一、留置权的实现1432

二、留置权的消灭1435

第八节 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存1438

一、留置权与抵押权1438

二、留置权与质权1441

第六编 占有1445

第二十四章 占有1445

第一节 占有概述1445

一、占有的概念1445

二、我国法上的占有制度1450

三、占有的构成要件1452

第二节 占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455

一、占有与持有1455

二、占有与所有权1457

三、占有与占有权1458

四、占有与准占有1461

第三节 占有制度的功能1461

一、关于占有制度功能的几种学说1461

二、我国物权法上占有制度的功能1463

第四节 占有的分类1466

一、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1466

二、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1470

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1472

四、自己占有和占有辅助1476

五、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1477

第五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移转1478

一、占有的取得1478

二、占有的变更1479

三、占有的移转1480

第六节 占有的效力1481

一、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1481

二、占有的其他推定规则1485

三、占有人的义务和责任1487

第七节 占有保护请求权1491

一、占有保护概述1491

二、占有保护请求权1493

三、占有保护请求权的类型1499

四、一年诉讼时效的适用1503

第八节 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责任1506

一、概述1506

二、关于占有侵害的赔偿责任1508

三、占有保护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1509

第九节 占有的消灭1510

主要参考书目1512

修订版后记1521

第四版后记1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