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中朝日关系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中朝日关系史
  • 姜龙范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780702403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3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中朝关系-国际关系史-清代;中日关系-国际关系史-清代;朝日关系-国际关系史-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中朝日关系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努尔哈赤皇太极与朝鲜、日本1

一、努尔哈赤的家世及建州女真的崛起1

(一)家世:建州女真的曲折道路1

(二)崛起:无法回避的现实5

二、女真与抗倭援朝战争8

(一)英雄请缨:努尔哈赤要求渡江“征杀倭寇”8

(二)投石问路:日军入寇女真居地9

(三)以夷制夷:朝鲜利用“降倭”进攻“叛胡”10

三、后金建立前建州女真与朝鲜的关系12

(一)初次交往:朝鲜对努尔哈赤的疑惧心理13

(二)深入虎穴:河世国两次探访建州14

(三)三访“奴酋”:朝鲜南部主簿申忠一的建州之行16

(四)耀武扬威:努尔哈赤的心理战术18

(五)莫测高深:努尔哈赤向朝鲜要求“上京受职”19

(六)无可奈何:朝鲜东北“藩篱”被“老酋”折毁21

四、后金政权的建立及其与朝鲜的关系24

(一)地方割据: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24

(二)属国义务:朝鲜参加援明之“萨尔浒之战”26

(三)和平攻势:努尔哈赤拉拢朝鲜30

(四)密切关注:明朝在“争取”朝鲜方面的努力32

(五)政局动荡:在明、金夹缝中的朝鲜35

五、皇太极武力征服朝鲜37

(一)背金归明:皇太极第一次征讨朝鲜的原因37

(二)丁卯之役:清、鲜“兄弟”关系的建立39

(三)丙子之役:清、鲜宗藩关系的建立42

(四)朝鲜入质:昭显世子在沈阳48

(五)出兵击明:不相情愿的属国义务51

六、入关前金、清与朝鲜的经济文化交流54

(一)强人所难:城下之盟后的双边贸易54

(二)追求文明:皇太极在位时的双向文化交流61

第二章 清代初期中朝日关系64

一、清朝与朝鲜的政治关系64

(一)力不从心:朝鲜“反清复明”斗争的失败64

(二)波澜人生:郑氏家族同日本的“情结”68

(三)恩威并施:清朝对朝鲜的基本政策76

(四)助清抗俄:朝鲜两次出兵黑龙江84

二、清初中朝日的经济交流90

(一)贡赐贸易:中朝官方传统的经济交流90

(二)使行贸易:中朝两国非政治性的经济交流93

(三)边疆互市:中朝两国的地方性经济交流95

(四)唐船贸易:清初东南沿海地区同日本的经济交流100

(五)海峡两岸:朝鲜同日本的贸易来往104

三、清初中朝日的文化交流106

(一)官家哲学:朱子学在江户初期的地位106

(二)“在野”儒学:阳明学在日本的传播108

(三)舶来文化:中日间的书籍交流111

(四)西学东传:欧洲文化对朝鲜的初步影响113

(五)崇实黜虚:中朝学术领域中的新思潮116

四、明末清初中朝日的人员交流120

(一)掠来人口:清初大量定居中国的朝鲜人120

(二)耻染“胡俗”:避地东迁于朝鲜的明国“诸公”124

(三)明国义士:随凤林大君东迁的九名反清人士128

(四)漂洋过海:明末清初移居日本的中国人133

第三章 清代中期的中朝日关系148

一、康熙年间的中朝边界问题148

(一)历史:中朝边界的变迁过程148

(二)封禁:清朝的东北边疆政策153

(三)边禁:朝鲜王朝对中朝边界的管理政策156

(四)关注:康熙皇帝重视长白山调查159

(五)查边:清朝君臣的一次重大失误161

二、清代中期中国和朝鲜的政治关系172

(一)正视现实:朝鲜“大清观”的转变173

(二)传统友谊:牢固而典型的“宗藩关系”177

(三)恩惠难忘:朝鲜对明朝的怀念与崇敬188

(四)多受关照:清代在朝鲜的“皇朝人”196

三、清代中期中朝日的经济交流210

(一)厚往薄来:清、鲜贡赐贸易的新变化210

(二)北京巨贾:郑商在清、鲜民间贸易中的作用216

(三)后市贸易:清、鲜经济交流的拓展220

(四)边市贸易:鸭绿、图们江畔的经济交流223

(五)越海贸易:中日之间经济交流的持续发展229

四、清代中期中朝日三国的思想文化交流234

(一)哲学异同:朝日儒学之发展234

(二)朝日实学:学术新思想的继续发展241

(三)西学东渐:中国在传播西方文明中的重要作用254

(四)文化载体:中朝日三国的书籍交流276

(五)文学交流:中朝文人的情谊与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295

第四章 甲午战争前近代中朝日关系312

一、三国的政治关系312

(一)鸦片战争:朝鲜与日本的不同反响312

(二)明治维新:日本人的成功及其对中朝日关系的影响322

二、三国的经济关系361

(一)传统贸易:中朝古代贸易形式在近代的延续361

(二)开港贸易:中朝之间一种新式贸易365

(三)半岛商战:中日在对朝贸易方面的斗争365

三、三国的文化交流372

(一)洋务书籍:朝鲜开化思想的中国源流372

(二)使行传媒:朝鲜文人继续传播传统文化381

(三)唐风说书:来自中国的书面报告396

(四)汉籍东渡:势头不减的中日书籍交流400

(五)近代先驱:中日文化交流中有突出贡献者410

(六)诗词唱和:中日文人交流的传统方式420

(七)日籍西渐:近代日本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423

第五章 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三国关系427

一、政治关系427

(一)前因后果:中日甲午战争述评427

(二)朝鲜移民:中朝之间的外交隐患445

(三)边界纠纷:朝鲜政府挑起边界争端462

(四)“渔翁得利”:日本“间岛问题”的出笼468

二、经济关系492

(一)侵略掠夺:日本同中朝经济关系的主流492

(二)平等交易:中朝贸易的新阶段498

三、文化交流501

(一)康梁维新:中国改良派与日本501

(二)留学日本:中国掀起向日本学习的热潮504

(三)友谊长存: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做出贡献的人508

(四)文化影响:梁启超著作在朝鲜的传播521

(五)历史留影:清末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几位韩国文人526

(六)迁居中国:朝鲜文人金泽荣走过的道路5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