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路留痕:郭启宗自选取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心路留痕:郭启宗自选取集
  • 郭启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750594409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长篇小说-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路留痕:郭启宗自选取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郭启宗自述(代序)1

第一辑:理论3

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1978.5)3

坚定方向 排除干扰——对文艺理论教材建设的一些看法(1980.1)5

“两个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理论——和林彤同志商榷(1980.2)15

什么是文艺心理学?(1981.4)23

为人民,首先为工农兵——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82.10)26

把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统一起来(1983.1)29

谈文艺灵感的两个问题(1983.3)33

“表现自我”的实质(1983.11.26)36

在坚持中发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1983.12.23)38

“道德继承”琐谈(1984.6.16)40

文化艺术领域必须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1990.2.4)43

文艺的社会功用不容否定(1990.4.15)46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1990.9)49

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1991.3.24)55

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1991.6.2)58

要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1991.7.28)60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文艺观(1992.1)63

《讲话》精神与青年一代(1992.5.15)69

文艺和政治关系的再认识(1992.5)71

《论语》对“三德”建设的意义(2001.5)84

第二辑:评论99

从加强正面人物的斗争性入手——评《审陈三》(旧本)(1961.7.20)99

塑造工农兵形象 抒发工农兵豪情(1973.8)102

抒情诗要抒人民之情(1980.6)107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981.4.17)116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1981.6)118

不要忘记文艺的典型性(1982.10)129

岂不令人深思——从《命运》和《第一滴血》想到的(1985.12.20)133

寻找一片新的土地——评张力的中篇小说《鹰蛋》(1986.1)135

如此追求——评中篇小说《黑氏》及其他(1986.1)140

《中国小说提要》编后絮谈(1986.2)142

向昨天的愚昧告别(1986.6.20)145

也为《曲苑杂坛》叫好(1994.9.7)147

《孟丽君》的启示(1995.6.21)149

评说《武则天》(1995.8.16)151

公安题材的新收获(1995.10.11)153

贴近社会 走近人生——从孙玉胜跻身“十佳”想到的(1995.11.29)155

“丙洲人自己就是宝器!”——《慓悍家族》的主题及其他(1995.12.27)157

黄江北赞(1996.2.7)159

龙的精神在延伸(1996.4.24)161

传说、童话、寓言——看《宰相刘罗锅》印象点滴(1996.5.8)163

真情的魅力(1996.5.29)165

“最后笑的人……”——《宰相刘罗锅》剧终杂感(1996.6.12)167

回归意识的觉醒——评电视连续剧《花帜》(1996.6.26)169

在“无悔”与“悔”之间(1996.7.24)171

难忘《艺海拾贝》(1996.8.24)173

《明月出天山》得失略谈(1996.8.28)174

不能忘记这一历史悲剧——看电视连续剧《远东阴谋》(1996.9.18)176

《遵义会议》的有益经验(1996.10.16)178

严肃对待革命历史题材(1996.11.6)180

农村题材佳作多(1996.12.4)182

短篇电视剧杂谈(1996.12.11)184

为当代英雄塑像——赞《大漠丰碑》(1997.2.12)186

小议名著改编(1997.3.5)188

《新中国的奠基石——刘惜芬》读后(1997.3)190

脱离生活虚假多——评电视剧《阳光地带》(1998.10.7)191

一部气势恢宏的长篇报告文学——评《白鹭之旅》(1997.3)193

《喷薄欲出》漫评(2001.10)199

《东村诗集》序(2002.6)206

第三辑:散文213

“抹灰工”的信(1958.10)213

艺术民主与“框子”(1979.5.27)216

林黛玉和傻大姐(1981.1.23)218

也说“朦胧”(1981.2.27)220

小议“人欣赏人”(1981.5.8)222

“你是灯塔——”(1981.7.3)224

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鲁迅《文艺的大众化》读后(1981.10.2)226

颂歌从来抑不住(1982.5.23)228

蜡烛精神颂(1983.1.29)231

异化乎?复归乎?(1983.12.3)233

从焦大与林妹妹说起(1983.12)235

风与牛不相及——《现代化与现代派》小议(1984.1)237

“勿抗恶”及其他——学习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1984.3.17)240

我是个“野蛮人”——学习列宁论现代派(1984.4.20)242

小不真实与大不真实(1985.10.11)245

看《冒险的代价》杂感(1985.11.1)247

我是个教书匠(1986.2)249

“对父言慈,对子言孝”(1986.2)251

说“新”(1986.3.11)253

教师应该为学生服务——我对教书育人的思考和实践(1986.8)255

评“堵嘴术”(1990.1.19)260

想起那神秘的预示(1991.5.1)262

“难得糊涂”析(1991.5.3)264

总书记参观鲁迅馆(1991.12.23)266

“倒福”琐议(1992.6.12)267

集资、分配、自主权——想到三句老话(1992.9.15)269

电视剧呼唤家庭题材(1995.5.17)271

杂谈《潘虹怎么老了?》(1995.6.7)273

机遇和挑战——纪念电影百岁生日(1995.7.5)275

仰视、俯视、平视——看《趟过男人河的女人》随想(1995.7.19)277

少炒点这类东西吧(1995.8.9)279

结婚那一天(1995.8)281

演员,应有好艺德(1995.8.30)283

团结人民 教育人民(1995.9.6)285

“我的学生……”(1995.9.7)287

那老式的小相册(1995.10)291

应多一些设身处地(1995.10.25)293

小谈“换位思考”(1995.11.15)295

读报杂感——从“俺有儿”、“俺儿无儿”谈起(1995.11.16)297

“我爸爸最……”(1995.12.6)299

不应有的“空缺”(1995.12.27)301

一切为了观众(1996.2.21)303

乘车的期盼(1996.3.13)305

受聘当官、伸手要官和“不想当官”(1996.3.21)307

不迷信“大腕”(1996.3.27)309

漫话配音(1996.4.10)311

“知足常乐”新解(1996.5.18)313

话说义和利(1996.6.8)314

数字游戏何时了(1996.6.20)316

《论语》遐想(1996.6.22)318

麦当娜其人(1996.7.10)320

“小姐”略考(1996.7.24)322

对重点影片多倾注些热情(1996.8.14)324

小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96.9.7)326

关于主旋律(1996.10.2)328

这个规定好(1996.10.9)330

也说“领袖”不再讲方言(1996.11.20)332

小品应讲普通话(1997.3.26)334

让广告走上正轨(1997.4.9)338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悼念康亚菊校友(1997.10)338

抗洪精神赞(1998.10)341

忆石维宗老师(1998.10)344

搬家小记(1998.11.30)347

回忆陈荻帆老师(1999.10)349

三斤八两重的大墨鱼(2001.2.3)353

“咱们是‘保尔班’的!”(2002.8)355

周朝晖印象(2003.10)357

退而不休 壮心不已——略记几位老校友的退休生活(2003.10)360

编后记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