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
  • (美)罗伯特·L.黑泽尔(Robert L.Hetzel)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8003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578页
  • 主题词:货币政策-货币史-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本位的演化1

一 沃尔克-格林斯潘货币本位2

二 “扩张-紧缩”反复的货币政策与名义锚的丧失3

三 新的名义锚8

第二章 公众认知与政策模糊10

一 有关货币政策本质的争论10

二 规范的路线图13

三 无理论的预测15

四 总结性评论17

第三章 从金本位到信用货币19

一 金本位制度19

二 重建金本位22

三 “大萧条”26

四 零利率下限47

五 总结性评论49

附录: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50

第四章 从“二战”到财政部-联储协议52

一 理念的改变52

二 战后通货膨胀54

三 用金本位预期解释衰退61

附录:各种实际利率估算68

第五章 马丁与“逆风而行”的政策72

一 从真实票据到“逆风而行”72

二 马丁与现代中央银行的创立82

三 艾森豪威尔保守主义84

四 总结性评论86

第六章 通货膨胀是非货币现象87

一 充分就业下的通货膨胀87

二 赫伦的议事单:工资和物价制定指导89

三 利用菲利普斯曲线95

第七章 大通胀时期的到来96

一 “扩张-紧缩”往复的货币政策的实质96

二 马丁与赫伦之争97

三 马丁和约翰逊99

四 总结性评论110

第八章 伯恩斯和尼克松112

一 从紧缩到扩张114

二 管制123

三 表面上的成功127

四 通货膨胀与管制的结束131

五 是欧佩克或联储制造了通货膨胀?138

六 总结性评论141

附录A:伯恩斯领导时期的货币政策程序142

附录B: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147

第九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149

第十章 福特政府时期的政策162

一 政府的经济政策162

二 伯恩斯与货币政策166

三 在经济衰退中保持冷静168

四 为何是紧缩的货币政策?170

五 势均力敌的大选174

第十一章 卡特、伯恩斯和米勒177

一 汉弗雷-霍金斯法案177

二 卡特与经济刺激计划178

三 阿瑟·伯恩斯与货币政策181

四 威廉·米勒188

五 变化中的通胀共识194

附录:FOMC在1970年代是否采用货币目标?196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的政治经济学200

一 维持低利率的政治压力201

二 通货膨胀税207

三 通货膨胀与财政压力的相互影响216

四 减税示威221

附录:来自通货膨胀税的财政收入223

第十三章 沃尔克时期的通货紧缩226

一 美联储承担治理通胀的职责228

二 信贷控制和1980年的经济动荡234

三 对抗通胀心理242

四 放弃1979年10月以来的操作规程244

五 创造新的货币本位246

六 阐明货币本位250

附录:1979年10月6日引入的操作程序252

第十四章 大通缩之后的货币政策259

一 预期通货膨胀/增长差距目标260

二 通往《卢浮宫协议》269

三 通胀恐慌和股市崩盘276

四 总结性评论284

附录A:1982年后的借入准备金操作程序284

附录B:1986年的货币政策措施288

附录C:经调整的M2增速292

第十五章 格林斯潘时期转向价格稳定294

一 缺乏清晰表达的格林斯潘本位295

二 通胀紧缩296

三 软着陆成了软恢复298

四 1994年的通胀恐慌305

五 可信度307

第十六章 国际救助与道德风险309

一 救助墨西哥309

二 道德风险313

三 亚洲危机316

四 俄罗斯危机321

五 总结性评论324

附录:铸币税和信贷分配324

第十七章 转向扩张的货币政策328

一 美联储对亚洲危机的反应328

二 俄罗斯违约、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逃离新兴市场330

三 总结性评论338

第十八章 背离标准政策规程341

一 作为风险管理的相机抉择343

二 格林斯潘与新范式347

三 总结性评论350

第十九章 1997年至2001年间的繁荣与萧条352

一 通胀的非货币解释352

二 股市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358

三 对付一手烂牌362

第二十章 偏离价格稳定目标364

一 提高隐性通胀目标364

二 控制通胀:机会主义选择还是系统性任务?371

附录:日本的通货紧缩和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373

第二十一章 沃尔克-格林斯潘体系376

一 维持通胀趋势不变377

二 实施“逆风而行”的政策379

三 定义货币本位384

四 沃尔克-格林斯潘时期:相机抉择还是遵循规则?389

五 总结性评论392

附录A:沃尔克-格林斯潘政策体系的实证性描述395

附录B:FOMC数据402

第二十二章 美联储:反通胀的斗士还是通胀制造者?404

一 作为反通胀斗士的美联储405

二 作为通胀制造者的美联储407

附录:泰勒规则检验412

第二十三章 “扩张-紧缩”反复的政策实验417

第二十四章 “扩张-紧缩”交替和利率黏性426

附录A:“扩张-紧缩”交替周期的划分435

附录B:FOMC使用的“扩张-紧缩”交替期数据446

第二十五章 “扩张-紧缩”交替时期的货币非中性447

一 总体概述447

二 流动性效应454

第二十六章 一个世纪的货币政策实践457

一 名义锚的失去和重建458

二 相机抉择实验464

三 新货币政策的制度化465

附录:图24-1、图24-2和图24-3所使用的“扩张-紧缩”交替期数据468

注释476

参考文献5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