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史讲义 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史讲义 1
  • 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辑 著
  • 出版社: 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
  • ISBN: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史讲义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年5月——1927年7月)1

第一章 五四运动1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夜的中国1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1

(二)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统治,日、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强5

(三)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人民革命斗争的增长10

(四)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的发生16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18

(一)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8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21

(三)“六三”以后运动发展的新阶段,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的伟大作用25

(四)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意义29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31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传播31

(二)毛泽东同志的早期革命活动34

(三)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36

(四)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及其活动51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921年7月——1923年12月)55

第一节1921年至1923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55

(一)帝国主义在华盛顿会议上关于侵略中国的协议55

(二)军阀混战的加剧57

(三)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紧和中国工业危机,人民生活的痛苦5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1

(一)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61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3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65

(四)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初期的建设所作的贡献66

第三节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68

(一)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和香港海员大罢工的胜利68

(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劳动立法运动70

(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革命纲领的提出71

(四)安源路矿大罢工的胜利74

(五)胡适派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对胡适派的反动言论的批判76

第四节 全国工农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78

(一)京汉铁路工人的二七政治大罢工78

(二)初期农民运动的开展80

(三)直系军阀的反动统治和全国人民的反直斗争82

(四)孙中山奋斗的失败和转变的开始85

(五)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和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确定88

第三章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革命运动的高涨(1924年1月——1926年7月)94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状况94

(一)国际环境94

(二)国内经济状况96

第二节 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99

(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99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102

(三)工农运动的开始高涨103

(四)广东商团反革命叛乱的被镇压106

第三节 国民会议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10

(一)直系军阀在华北统治的崩溃110

(二)国民会议运动112

(三)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15

(四)反对善后会议的斗争,孙中山逝世118

第四节 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122

(一)工人罢工运动进一步高涨和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122

(二)五卅运动126

(三)省港大罢工133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135

第五节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139

(一)国民党右派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中国共产党反对戴季陶主义和国家主义派的斗争139

(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146

(三)蒋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退让149

第六节 毛泽东同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153

第七节 帝国主义和各派军阀对中国革命的联合进攻158

(一)国内外反动派举行的“关税会议”和“法权会议”158

(二)奉直军阀的反革命联合160

(三)“三一八”惨案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怒潮163

第四章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1926年7月——1927年4月)166

第一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166

(一)北伐战争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形势166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170

(三)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173

第二节 工人运动的猛烈发展,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75

(一)工人运动的高涨,武汉、九江英租界的收回175

(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78

第三节 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村大革命188

(一)毛泽东同志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188

(二)湖南省农民运动的发展和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190

(三)“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农村大革命193

第四节 毛泽东同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195

(一)在农民问题上革命与反革命的尖锐斗争195

(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形成197

(三)毛泽东同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01

第五节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加紧干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阴谋207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加紧干涉207

(二)蒋介石窃取革命果实的阴谋活动,迁都南昌和迁都武汉的斗争211

(三)南京的攻取,英美帝国主义炮击南京事件215

第五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紧急阶段,革命的失败(1927年4月——1927年7月)217

第一节“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的局部失败217

(一)大资产阶级代表蒋介石举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17

(二)武汉政府对蒋介石的声讨,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221

(三)反动派对武汉政府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武汉政府的北伐和动摇222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对革命的危害225

(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25

(二)共产国际紧急指示,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的危害227

第三节 汪精卫集团的叛变,革命的失败230

(一)夏斗寅叛变,马日事变,汪精卫集团的反动230

(二)反革命的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233

(三)武汉汪精卫集团的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233

第六章 各少数民族的革命活动和文化战线上的斗争238

第一节 各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238

(一)五四运动发生后国内各少数民族革命斗争的新阶段238

(二)各少数民族革命斗争的发动240

第二节 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246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一步传播246

(二)鲁迅早期的创作活动,新文学运动的发展250

(三)反对买办、封建文化的斗争254

(四)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