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路车辆段设计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铁路车辆段设计手册
  • 交通部第三铁路设计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15043·1663
  • 出版时间:1973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铁路车辆段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车辆段1

第一节 车辆段的工作范围、分类和分布1

一、工作范围和分类1

二、货车段的分布1

三、客车段的分布1

第二节 车辆段段址选择1

一、选择段址应考虑的因素1

目录1

二、货车段在站场上布置示例2

第三节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3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3

二、总平面布置要求3

三、总平面布置示例7

一、货车段保有量计算8

二、货车段检修工作量及检修台位数计算8

第四节 工作量计算8

三、货车段规模的确定9

四、客车车底的配属9

五、客车配属辆数计算9

六、客车段检修工作量及检修台位计算10

第五节 修车库10

一、货车修车库10

二、客车修车库16

三、油漆库20

第六节 转向架车间21

一、货车段转向架车间与修车库的布置方式21

二、货车段转向架车间工艺布置21

三、货车段转向架车间尺寸的确定22

四、客车段转向架车间尺寸和工艺布置25

五、转向架车间与修车库生产车间的工艺布置示例26

六、转向架车间主要设备34

一、车间的设置及作业内容40

第七节 配件加修间及钩缓间40

二、配件加修间及钩缓间主要设备41

三、工艺布置50

四、车辆段的配件互换51

第八节 轮轴间52

一、工作范围52

二、车间设备布置原则52

三、车间尺寸52

一、用途53

二、主要设备53

四、车间设备及布置示例53

第九节 轮对存放场53

第十节 滚动轴承间54

一、滚动轴承和轴箱概述54

二、段修工作范围55

三、滚动轴承分解、组装作业过程55

五、车间工艺布置57

四、滚动轴承检修的主要设备57

第十一节 熔焊间59

一、工作范围59

二、主要设备和工艺布置59

第十二节 挂瓦间60

一、工作范围60

二、挂瓦作业过程60

三、挂瓦间主要设备60

四、挂瓦间设备布置63

第十三节 机械钳工间64

一、工作范围64

二、设备的选择64

三、机床数量的确定66

四、车间布置66

五、机床基础68

三、主要检修设备介绍70

二、检修作业过程70

一、工作范围70

第十四节 制动间70

四、车间布置74

五、新型客货车辆制动机检修工艺75

第十五节 设备维修间76

一、工作范围76

二、设备的选择77

三、车间布置78

第十六节 锻工弹簧间79

一、锻工弹簧间的设置79

二、锻工间79

三、弹簧间92

四、锻工弹簧间的平面布置99

五、锻锤基础99

四、木工间设备103

三、木材加工作业过程103

二、车间组成103

一、工作范围103

第十七节 木工间103

五、车间设备布置106

六、门窗修理间107

七、木材库107

八、木材干燥室108

九、木材加工系统平面布置112

第十八节 油线间113

一、工作范围113

二、旧卷再制和旧轴油再生作业过程113

三、主要设备的选择和数量计算114

四、油卷(包括原材料)及轴油的贮存118

五、车间布置120

六、泡沫塑料油卷的技术资料121

第十九节 漆工间122

二、木工利材间123

一、金属利材间123

第二十节 利材间123

第二十一节 油压减振器检修间124

一、SFK1型油压减振器的概述124

二、油压减振器的检修工艺125

三、油压减振器检修间的设备及其布置125

第二十二节 车电车间126

一、工作范围126

二、发电机间127

三、蓄电池间134

四、电扇间144

五、灯具修理间146

六、车电车间平面布置146

第二十三节 电镀车间147

一、工作范围147

二、电镀层的种类和工艺规范147

三、无毒电镀工艺149

四、镀前处理工艺154

五、电镀车间工艺布置155

六、电镀车间设备157

第二十四节 水暖间164

一、工作范围164

二、车间设备165

第二十五节 钳工白铁间167

一、工作范围和车间的设置167

二、车间设备及布置167

第二十六节 缝纫间168

一、工作范围168

二、车间设备及布置168

第二十七节 仓库及运输设备168

一、仓库的组成168

二、各类仓库的面积和布置168

三、运输设备169

第二十八节 化验室171

一、车辆段定员172

二、办公及生活房屋172

第二十九节 办公及生活房屋172

第三十节 动力设备能力的确定173

一、空气压缩机容量的确定173

二、乙炔发生器容量的计算173

三、锅炉能力的计算174

四、其他要求175

一、室内采暖温度175

第三十二节 车辆段采暖设计要求175

一、地面175

三、车间的防护处理175

二、房屋高度175

第三十一节 车辆段建筑设计要求175

二、采暖方式176

三、加温车辆耗热量计算176

一、油漆库及配件油漆间177

第三十三节 车辆段通风设计资料177

四、车库大门热空气幕之设置177

五、车辆段各种发热设备的散热量177

二、熔焊间178

三、挂瓦间180

四、制动间180

五、锻工弹簧间181

六、木工间182

七、油线间184

八、车电车间184

九、电镀车间185

第三十四节 车辆段给排水设计要求189

一、修车库189

二、车电车间189

三、电镀车间189

三、列检所人员配备191

二、列检所分类191

第二章 货车日常维修设备191

第一节 列车检修所(简称列检所)191

一、工作范围191

四、列检房屋设备192

五、站场上的列检设备194

第二节 站修所198

一、工作范围198

二、站修所的分布199

三、工作量计算199

四、站修所的规模和修车台位计算199

五、站修所人员配备199

六、站修所房屋和设备200

七、站修线上的设备202

八、站修所总平面布置204

三、设置制动检修所时,对长大下坡道的要求205

一、耗风率计算205

第四节 空气压缩机和贮风缸容量的确定205

一、工作范围205

二、制动检修所的设置地点205

第三节 制动检修所205

二、空气压缩机和贮风缸容量的确定206

第三章 客车日常维修和整备设备208

第一节 旅客列车检修所(简称客列检)208

一、旅客列车检修所的分布与作业范围208

二、房屋和设备布置208

三、工作班制及人员配备208

第二节 客车整备所(简称库列检)208

一、客车整备作业范围208

二、客车整备作业方式208

三、客车整备所设置地点的选择209

四、总平面布置209

五、主要设备及房屋210

六、整备所人员配备218

第四章 车轮修理厂221

第一节 工作范围221

一、轮对分类221

二、工作范围221

第二节 生产任务量及机械设备计算221

一、车轮修理厂生产任务的确定221

二、主要机械设备数量的计算221

第三节 生产厂房及轮对存放场222

一、轮对修理作业过程222

二、主厂房车间组成222

三、主要机械设备222

四、主厂房工艺布置228

五、滚动轴承轴箱配件加工间232

六、轮对及配件存放场232

第四节 辅助车间及办公生活房屋234

第五节 总平面布置235

第六节 人员配备和工作班制235

第五章 动力车间237

第一节 空气压缩机间237

一、空气压缩机及辅属设备的选择237

二、空气压缩机间的设备及管路安装246

三、建筑、给排水、采暖和通风设计要求247

四、总平面布置原则248

第二节 乙炔间250

一、乙炔间设备250

二、电石渣排除设备255

三、乙炔间工艺布置256

四、乙炔管道管径的确定256

五、总平面布置要求256

六、建筑、采暖通风和电力照明设计要求256

二、锅炉房工艺布置259

一、锅炉房的总平面布置259

第三节 锅炉房259

三、锅炉设备260

四、锅炉房管道、阀门和仪表260

五、给水设备的选择和计算269

六、水处理设备271

七、燃料供给及清灰设备284

八、通风设备287

九、锅炉房设计中的其他要求294

一、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302

二、管道敷设302

第六章 管道302

第一节 管道布置及敷设302

三、管道间距304

四、管道及受压容器的压力试验306

五、管道的清洗吹扫307

六、管道防腐、保温及涂色307

一、管子323

七、施工设计注意事项323

第二节 管子及管道附件323

二、管道附件327

第三节 热力管道的热延伸补偿338

一、热延伸长度计算338

二、管道的热延伸补偿339

第四节 管道支架343

一、支架跨度343

二、支架的受力计算344

三、支架选择344

附录:373

附录一:起重运输设备373

附录二:站场布置参考资料385

附录三:房屋建筑参考资料389

附录四:车辆构造资料395

附录五:标准轨距铁路限界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