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放射治疗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肿瘤放射治疗学 第3版
  • 周菊英主编;何侠,秦颂兵,徐晓婷副主编;许昌韶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6343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701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733页
  • 主题词:肿瘤-放射治疗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放射治疗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历史和任务1

一、肿瘤放射治疗的历史1

二、我国放射治疗的发展概况2

三、我国放射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3

四、当前的任务4

第二节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5

第三节 放射治疗的基础5

一、肿瘤放疗医生应具备的相关知识5

第四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目的和适应证8

一、根治性放疗8

二、姑息性放疗8

三、综合治疗8

四、急诊放射治疗8

第五节 放射治疗的禁忌证9

第六节 放射治疗注意事项10

一、放疗前的注意事项10

二、放疗中的注意事项10

三、放疗后的注意事项10

第七节 放射治疗过程10

复习思考题12

参考文献12

第二章 临床肿瘤学简介13

第一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13

一、肿瘤流行病学13

二、病因学15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17

一、恶性肿瘤的发生17

二、恶性肿瘤的侵袭与转移20

第三节 肿瘤病理学25

一、肿瘤的基本特点25

二、肿瘤的分类和命名原则25

三、肿瘤的基本组织学形态27

四、肿瘤病理诊断方法28

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诊断30

一、影像学诊断31

二、肿瘤标记物的监测32

第五节 恶性肿瘤的分期与病人的状况33

一、肿瘤的分期原则33

二、病人的全身状况评价34

第六节 恶性肿瘤的治疗与疗效34

一、恶性肿瘤治疗的历史回顾34

二、肿瘤的外科治疗35

三、肿瘤的内科治疗36

四、介入治疗37

五、癌症疼痛的治疗37

六、多学科综合治疗37

第七节 肿瘤的预防39

复习思考题40

参考文献40

第三章 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42

第一节 原子结构和核衰变42

一、原子结构42

二、原子、原子核能级43

三、核素、元素、同位素和同质异能素44

四、核衰变类型44

五、核衰变规律46

六、人工放射性核素46

第二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与放射治疗的关系47

一、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X射线的产生47

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0

三、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1

四、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52

五、指数吸收定律55

第三节 放射治疗的剂量单位和有关术语55

一、放射治疗的剂量单位55

二、放射治疗的有关术语58

第四节 临床剂量学59

一、X(γ)射线射野剂量学59

二、高LET射线剂量学70

第五节 射线的测量72

一、常用的几种剂量测量方法72

二、射线质的测定74

三、射线吸收剂量的标定79

复习思考题92

参考文献92

第四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概论93

第一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94

一、机体受放射后的变化过程94

二、放射治疗的基本机制94

第二节 射线质与相对生物效应96

一、传能线密度(LET)96

二、相对生物效应(RBE)96

三、“LET”与相对生物效应97

第三节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98

一、细胞死亡98

二、细胞存活曲线99

三、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103

第四节 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放射效应104

一、正常组织的结构组分104

二、早期放射反应和晚期放射反应的发生机制106

三、正常组织的体积效应107

第五节 肿瘤的放射生物概念108

一、肿瘤的增殖动力学108

二、肿瘤的剂量效应关系110

三、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结论112

四、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对射线反应的差异113

第六节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基础113

一、分次放射后的组织反应:“4R”113

二、分次照射后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恢复与生长119

三、分次照射中的时间-剂量因素119

四、放射治疗时间、剂量分割方式121

五、剂量率效应与超敏反应122

六、放射治疗中生物剂量等效换算数学模型123

第七节 放射效应的化学修饰剂128

一、放射增敏剂129

二、放射保护剂131

第八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131

一、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131

二、要达到基本消灭肿瘤的目的132

三、保护邻近正常组织和器官132

四、保护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良好132

第九节 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措施132

一、放射源的选择132

二、利用时间-剂量-分割关系133

三、使肿瘤细胞再分布135

四、利用氧效应136

第十节 临床因素与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关系138

一、肿瘤种类138

二、病期的早晚及肿瘤大小139

三、以往治疗情况139

四、全身及局部情况139

五、瘤床情况139

六、肿瘤外观形态140

第十一节 肿瘤放射治疗的个体化140

第十二节 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141

一、细胞周期及周期调控点142

二、细胞凋亡142

三、DNA损伤与修复142

四、乏氧研究143

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143

六、肿瘤血管143

复习思考题144

参考文献144

第五章 正常组织反应和损伤及其处理原则146

第一节 影响正常组织反应和损伤的有关因素146

一、治疗相关的因素146

二、患者因素147

三、与器官有关的因素147

第二节 正常组织的放射耐受量148

第三节 正常组织放射损伤评定和分级标准149

第四节 各组织器官的放射反应150

一、皮肤黏膜反应150

二、中枢神经系统152

三、头颈部器官153

四、骨骼系统156

五、心血管系统157

六、呼吸系统160

七、消化系统162

八、泌尿系统166

九、性腺168

十、全身性放射反应169

复习思考题170

参考文献171

第六章 影像学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172

第一节 肿瘤影像学技术172

第二节 影像学在肿瘤诊断以及疗效/并发症评价中的应用173

一、头颈部肿瘤的MRI诊断173

二、胸腹部肿瘤的CT诊断180

三、肿瘤放疗后随访中的应用180

第三节 影像学在肿瘤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183

第四节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184

一、概念184

二、为什么发展IGRT185

三、实现IGRT的硬件条件185

四、IGRT的研究现状185

复习思考题187

参考文献187

第七章 常用放射治疗设备188

第一节 X射线治疗机188

一、X射线治疗机的一般结构188

第二节 60Co治疗机189

一、60Co源的产生与衰变189

二、60Co治疗机的一般结构190

三、60Co治疗机的半影种类192

第三节 医用加速器193

一、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结构193

二、X射线、电子束能量194

三、加速器的机械运动195

四、多叶准直器195

第四节 立体定向照射设备197

第五节 模拟定位设备198

一、模拟定位机198

二、CT模拟定位机200

第六节 体位固定装置204

第七节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208

一、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组成208

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功能208

第八节 放射治疗局域网络209

复习思考题213

参考文献213

第八章 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和实施215

第一节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概念215

第二节 治疗计划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216

第三节 临床剂量学的基本原则及靶区剂量的规定219

一、临床剂量学的基本原则219

二、外照射靶区剂量学的规定220

第四节 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223

一、治疗体位的选择224

二、体位固定技术225

三、体位参考标记225

第五节 照射技术及射野设计原理226

一、体外照射技术226

二、高能光子的剂量学特点226

三、电子束的剂量学特征227

四、光子束照射的射野安排与剂量特征229

五、射线与射野的改造231

六、三维适形放疗照射野设计238

第六节 几种特殊外照射技术的方法与应用239

一、全淋巴结照射(TNI)239

二、乳腺癌切线野照射240

三、全脑全脊髓照射技术241

四、全身照射242

第七节 治疗计划的评估及验证243

一、治疗计划评估243

二、治疗计划的验证249

复习思考题256

参考文献256

第九章 近距离放射治疗257

第一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分类257

一、照射技术分类257

二、剂量率分类258

第二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点259

一、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特点259

二、现代近距离治疗的特点259

三、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比较260

第三节 现代近距离放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260

一、近距离放疗放射源选用原则260

二、近距离放疗的常用核素261

第四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计算基本方法262

一、点辐射源的照射剂量计算262

二、线状辐射源剂量计算(Sievert积分法)262

三、巴黎系统265

第五节 后装放疗设备269

第六节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临床施治271

一、鼻咽癌271

二、食管癌管腔内照射274

三、乳腺癌组织间照射274

复习思考题276

参考文献276

第十章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277

第一节 γ刀和X刀277

一、概述277

二、γ刀和X刀的放射物理学基础279

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的组成及质量保证282

四、γ刀和X刀在放射生物学方面的考虑283

五、γ刀和X刀的治疗计划284

六、γ刀和X刀的临床应用及其规范285

七、关于SBRT技术286

第二节 三维适形和适形调强放疗287

一、三维适形和调强治疗流程288

二、调强放射治疗实现方式294

三、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异同点295

四、调强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296

五、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适应证298

六、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临床价值298

复习思考题299

参考文献300

第十一章 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301

第一节 QA和QC的目的及重要性301

第二节 放射治疗对剂量准确度的要求303

一、靶区剂量的确定303

二、对剂量准确度的要求303

三、影响剂量准确性的因素305

第三节 外照射治疗物理质量保证内容307

一、体外照射治疗机、模拟机和辅助设备307

二、剂量测量和控制系统308

三、治疗安全309

第四节 治疗计划系统(TPS)质量保证310

一、系统文件和人员培训310

二、TPS验收310

三、系统定期QA项目311

四、患者治疗计划检查311

第五节 近距离治疗QA内容311

第六节 QA、QC的管理要求313

一、部门QA的主要内容313

二、国家QA的主要内容314

三、临床QA的主要内容314

复习思考题314

参考文献315

第十二章 肿瘤热疗316

第一节 热疗的概况316

一、热疗的分类316

二、治疗温度的范围316

三、常用热疗设备317

第二节 肿瘤热疗的生物学基础318

一、加温后的生物学改变及相关机制318

二、热疗联合放射治疗用于肿瘤治疗的生物学基础320

第三节 临床热剂量学321

一、热剂量的影响因素321

二、热剂量学指标322

三、临床热剂量学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324

第四节 临床疗效及热放疗间临床相关性因素324

一、影响热疗疗效的因素324

二、热疗疗效评定标准325

三、常见肿瘤热疗加放疗的技术和疗效325

四、热疗并发症327

复习思考题328

参考文献328

第十三章 肿瘤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的作用及应用原则330

一、放疗与手术的联合应用330

二、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的联合应用334

三、放射和放射化学修饰剂的联合应用337

四、放射治疗与肿瘤生物疗法联合应用337

五、放疗与热疗(增温治疗)的结合339

六、放射治疗与中医药的联合应用341

七、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341

复习思考题345

参考文献345

下篇 各论347

第一章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总论347

一、头颈部肿瘤的特点347

二、扩散途径348

三、放射治疗适应证351

四、放疗前准备351

五、放疗方法学352

六、综合治疗353

七、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处理354

八、常见的放射反应与损伤355

九、预后355

复习思考题356

参考文献356

第二章 鼻咽癌357

第一节 解剖和淋巴引流357

一、鼻咽部解剖357

二、鼻咽肿瘤的直接扩展路径361

三、淋巴引流361

第二节 病理分型363

一、大体分型364

二、组织分型364

第三节 临床表现、诊断与分期364

一、临床表现364

二、诊断369

三、鼻咽癌的分期372

第四节 鼻咽癌的治疗373

一、治疗原则374

二、化疗374

三、基因靶向治疗376

第五节 放射治疗方法377

一、常规放射治疗377

二、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382

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85

四、近距离照射技术与方法385

第六节 放射反应及损伤385

一、早期反应385

二、晚期反应及损伤386

第七节 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处理387

一、复发癌的处理387

二、再放疗的疗效388

三、外科解救治疗388

第八节 预后及随诊389

一、预后估计389

二、随诊要求389

复习思考题389

参考文献390

第三章 其他头颈部肿瘤393

第一节 口腔癌393

一、舌癌395

二、口底癌399

三、齿龈癌401

四、颊黏膜癌403

五、硬腭癌405

第二节 口咽癌406

一、扁桃体癌410

二、舌根癌412

三、软腭癌413

四、咽壁癌414

第三节 下咽癌415

第四节 喉癌420

一、解剖与淋巴引流421

二、病理422

三、诊断及临床分期422

四、治疗原则424

五、放疗前、中、后的注意事项429

第五节 鼻腔和鼻窦癌429

一、鼻腔和筛窦癌429

二、上颌窦癌433

第六节 外耳道癌和中耳癌438

一、应用解剖438

二、病理类型438

三、临床特点与诊断439

四、治疗原则439

五、放射治疗440

六、预后440

第七节 涎腺癌441

一、病理类型441

二、应用解剖442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442

四、分期443

五、治疗原则444

六、放射治疗适应证444

七、放疗技术444

八、预后446

第八节 甲状腺癌446

一、应用解剖446

二、病理分类447

三、TNM分类及分期447

四、治疗原则448

五、辅助治疗449

六、预后450

第九节 眼部肿瘤450

一、眼睑癌450

二、眼眶肿瘤451

复习思考题453

参考文献453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456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疗总论456

一、发病率和流行病学456

二、病理分类456

三、应用解剖458

四、临床表现460

五、辅助检查461

六、治疗462

七、放射治疗方法463

第二节 胶质瘤471

一、低级别胶质瘤471

二、高级别胶质瘤473

三、室管膜瘤474

四、髓母细胞瘤475

第三节 松果体瘤475

一、概述475

二、病理475

三、临床表现476

四、治疗476

第四节 脑膜瘤476

一、概述476

二、病理476

三、临床表现477

四、治疗477

第五节 颅咽管瘤477

一、概述477

二、病理478

三、临床表现478

四、治疗478

第六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78

一、概述478

二、病理479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479

四、治疗479

第七节 垂体腺瘤479

一、概述479

二、病理480

三、临床表现480

四、治疗480

第八节 椎管内肿瘤481

一、概述481

二、病理481

三、临床表现481

四、治疗481

复习思考题482

参考文献482

第五章 胸部肿瘤484

第一节 肺癌484

一、解剖、局部侵犯、淋巴引流及血行转移484

二、病理分型485

三、临床表现、诊断及分期486

四、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487

五、小细胞肺癌的治疗490

六、放疗并发症491

第二节 食管癌492

一、解剖、局部侵犯、血行转移及淋巴引流492

二、病理类型494

三、食管癌的诊断494

四、治疗原则496

五、放射治疗496

六、放疗效果与影响预后的因素499

七、近距离腔内放射治疗500

八、常见放射治疗反应500

第三节 胸腺瘤501

一、解剖学501

二、病理501

三、临床表现502

四、诊断502

五、分期502

六、治疗原则503

七、放射治疗503

八、胸腺癌505

复习思考题507

参考文献507

第六章 腹部消化系统肿瘤508

第一节 胃癌508

一、应用解剖与肿瘤的特点508

二、临床特征与诊断510

三、治疗原则511

四、放射治疗511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517

一、解剖及淋巴引流517

二、病理与扩散途径517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518

四、治疗518

五、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519

六、肝癌放疗的副作用和放射性肝脏损伤521

第三节 胰腺癌522

一、解剖学、局部侵犯、淋巴引流及血运转移523

二、临床特征523

三、治疗524

四、放射治疗524

五、常见放疗反应527

第四节 直肠癌527

一、直肠的应用解剖及淋巴引流527

二、直肠癌的转移播散途径528

三、临床特征与诊断529

四、直肠癌的病理类型和分期529

五、直肠癌的治疗530

六、直肠癌的放射治疗531

复习思考题537

参考文献537

第七章 血液系统肿瘤539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概述539

一、病理分类539

二、临床表现、诊断与分期539

三、治疗541

四、淋巴瘤放射治疗范围的名词解释541

第二节 霍奇金淋巴瘤543

一、病理分型543

二、临床特点与分期543

三、Ⅰ~Ⅱ期(早期)HL的预后因素及其治疗分组543

四、HL的放疗适应证544

五、受累野照射545

六、放疗反应549

第三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50

一、NHL病理分类550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及国际预后指数551

三、NHL治疗552

第四节 白血病558

一、急性白血病558

二、慢性白血病560

第五节 其他血液肿瘤560

一、浆细胞肿瘤560

二、郎罕组织细胞增多症560

第六节 全身照射(TBI)561

一、TBI目的561

二、TBI技术要求561

复习思考题562

参考文献562

第八章 泌尿系统肿瘤564

第一节 肾肿瘤564

一、病理类型564

二、扩散途径564

三、诊断及临床分期565

四、治疗原则566

五、放疗566

六、预后568

第二节 膀胱癌568

一、概述569

二、诊断和分期569

三、治疗570

复习思考题573

参考文献573

第九章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574

第一节 睾丸肿瘤574

一、病理574

二、解剖和转移途径574

三、临床表现575

四、预后580

第二节 前列腺癌580

一、概述580

二、局部解剖和肿瘤扩展581

三、临床表现581

四、病理及病理分级582

五、诊断及临床分期582

六、治疗方案及原则584

七、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EBRT)585

八、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588

九、肿瘤组织放射效应及预后588

复习思考题588

参考文献589

第十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590

第一节 外阴癌590

一、概论590

二、解剖结构590

三、病理590

四、临床特点591

五、诊断和分期592

六、治疗592

第二节 阴道癌595

一、概述595

二、解剖结构595

三、病理596

四、临床表现596

五、诊断和分期596

六、治疗597

第三节 宫颈癌597

一、概述597

二、解剖结构597

三、病理598

四、临床表现599

五、诊断与分期600

六、治疗601

七、随访607

八、放射治疗的并发症608

第四节 子宫内膜癌609

一、概述609

二、病理609

三、临床表现609

四、诊断和分期610

五、治疗610

六、随访613

七、并发症613

第五节 卵巢癌614

一、概述614

二、解剖结构614

三、病理614

四、临床症状614

五、诊断和分期615

六、治疗616

七、随访617

八、并发症618

复习思考题618

参考文献618

第十一章 乳腺癌620

第一节 解剖和淋巴引流620

一、乳房解剖620

二、淋巴引流620

第二节 病理分型621

一、WHO乳腺恶性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621

二、SBR病理分级623

第三节 临床表现、诊断与分期623

一、临床表现623

二、诊断与分期624

第四节 治疗原则626

第五节 放射治疗628

一、放射治疗原则628

二、放射治疗靶体积与处方剂量628

三、放射治疗技术629

四、乳腺癌放疗适应证633

第六节 放射治疗毒副作用636

一、皮肤反应636

二、放射性肺损伤637

三、放射性咽喉炎和食管炎637

四、心血管并发症637

五、臂丛神经损伤637

六、上肢淋巴水肿637

七、肋骨骨折637

第七节 放射治疗结果与预后638

复习思考题639

参考文献639

第十二章 皮肤癌及恶性黑色素瘤641

第一节 皮肤癌641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641

二、病理学与临床表现641

三、诊断与分期642

四、治疗原则643

五、放射治疗643

第二节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644

一、概述644

二、诊断与分期645

三、治疗646

四、放疗目的与适应证646

五、低(大)分割放疗的原理646

六、放疗技术647

七、预后因素647

复习思考题648

参考文献648

第十三章 软组织肉瘤650

第一节 发生于躯干及肢体的软组织肉瘤650

一、概述650

二、临床分期650

三、病理组织学分类651

四、临床诊断652

五、治疗原则652

六、放射治疗653

七、并发症654

八、预后655

第二节 腹膜后区软组织肉瘤655

一、概述655

二、临床分期656

三、治疗原则656

四、放射治疗656

五、并发症657

六、预后657

复习思考题658

参考文献658

第十四章 骨肿瘤660

第一节 骨血管瘤660

一、临床表现660

二、治疗660

第二节 骨巨细胞瘤661

一、临床表现661

二、治疗方法661

三、预后662

第三节 骨肉瘤662

一、临床表现662

二、治疗663

三、预后663

第四节 骨转移性肿瘤663

一、诊断664

二、治疗664

三、预后665

复习思考题666

参考文献666

第十五章 儿童期肿瘤667

第一节 儿童肿瘤的一般情况667

一、发病率和死亡率667

二、儿童肿瘤的特点668

第二节 儿童肿瘤放疗的注意事项669

第三节 肾母细胞瘤(Wilm's瘤)670

一、流行病学670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670

三、分期671

四、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672

五、预后674

第四节 神经母细胞瘤675

一、流行病学675

二、病理675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676

四、分期677

五、治疗677

六、预后678

第五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679

一、发病率及病因特点679

二、肿瘤的生长扩展和临床表现680

三、诊断与分期680

四、治疗原则和放疗适应证681

五、放疗方法682

六、放射并发症682

七、预后683

第六节 嗅神经母细胞瘤683

一、病理683

二、临床特点684

三、临床分组684

四、治疗684

五、预后684

复习思考题685

参考文献685

第十六章 非肿瘤性疾患的放射治疗686

第一节 非肿瘤性疾患放射治疗总论686

一、对非肿瘤性疾患放射治疗的调查报告686

二、非肿瘤性疾患(良性病)的放疗原则和放疗技术687

三、非肿瘤性疾患(良性病)的疗效688

第二节 常见非肿瘤性疾患的放射治疗689

一、脱毛作用689

二、抑制外分泌作用689

三、止痒、止痛作用690

四、抑制组织增生作用690

五、消炎作用694

六、致血管闭塞694

七、抑制和调节内分泌697

八、免疫抑制697

第三节 非肿瘤性疾患放疗后的潜在危害性699

复习思考题700

参考文献7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