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粟文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云,王慧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1850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小米-文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粟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粟的界定1
二、研究意义2
三、研究现状4
四、研究视角、关键问题与内容结构7
五、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8
第一章 粟作起源、传播及演变历程11
第一节 粟的名称考辨11
一、禾11
二、粟12
三、稷12
四、黍14
第二节 粟作起源15
一、粟作起源的传说15
二、粟起源于中国的证据20
三、粟的早期驯化地的研究25
第三节 粟的驯化对华夏文明形成的作用27
一、奠定农耕文明起源27
二、推动物候历法的诞生29
三、促进语言文字的进步29
四、促进算术的进步30
五、促进原始宗教的萌发31
六、促进社会制度的进步和国家的出现32
七、粟黍传播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34
第四节 粟作的繁盛及演变历程38
一、粟作的主粮地位38
二、黍与粟的消长关系39
三、粟麦代替菽粟42
四、粟作退居次要地位42
第二章 物质层面的粟文化45
第一节 粟类作物品种多样性与繁育45
一、多彩多姿的粟类品种45
二、我国名米及掌故49
三、粟黍品种繁育55
第二节 粟作农具59
一、粟作农具的演变阶段及其特征59
二、耕地整地农具60
三、播种农具63
四、收割农具64
五、脱粒加工农具64
六、贮藏器具68
第三节 粟类谷物的加工与食用69
一、粟谷的加工69
二、古代粟谷烹煮方法76
三、各地粟黍饮食荟萃79
四、粟类作物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87
第四节 粟饮食文化94
一、贵黍贱粟的饮食习俗94
二、粗粮细做的饮食文化95
三、粟黍饮食掌故97
四、粟黍饮食中的节庆民俗98
五、黄酒文化101
六、酢醋文化103
第三章 制度层面的粟文化105
第一节 粟在古代社会的多重角色105
一、作为田赋和实物地租105
二、作为实物货币和俸禄106
三、备荒救荒的首选作物108
四、军粮之首110
五、输粟实边111
六、累黍法作度量衡113
第二节 重农贵粟政策116
一、重农政策的形成与发展116
二、粮食管控118
三、贱金贵粟120
四、粟米贸易的“遏籴”与“请籴”122
第三节 积粟救灾制度123
一、积粟防灾的仓储制度123
二、调粟救灾的赈济制度125
第四节 入粟拜爵制度128
一、输粟拜爵129
二、捐粟入官130
三、献粟免罪132
四、纳粟免考134
第五节 粟作衍生的社会关系134
一、粟作的租税重负134
二、粟作与乡村组织138
三、小结139
第四章 精神层面的粟文化140
第一节 粟作信仰与民俗140
一、稷祀文化140
二、民俗中的粟文化144
第二节 关于粟的典故传说150
一、天雨粟150
二、谷雨节的来历151
三、毛南族“放鸟飞”习俗的由来151
四、黄粱一梦152
五、斗粟尺布153
六、辞金受粟153
七、粟姓来源的传说154
八、黍谷回春地名的由来154
九、武安粟山的由来155
十、沁源县名的由来:粒食之源156
第三节 语言文字中的粟文化156
一、粟之寓意与谶纬156
二、与粟类作物有关的成语158
三、关于谷子糜子的文学描述161
四、关于谷子糜子的歇后语及口语168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的粟文化170
一、粟作生产170
二、日常生活172
三、宗教信仰与禁忌174
四、文学艺术175
第五章 生态层面的粟文化176
第一节 粟作中的“三宜原则”177
一、不违天时177
二、因地制宜182
三、因物制宜183
第二节 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措施184
一、“耕—耙—耱(耢)—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技术185
二、粪多力勤190
三、轮作套种制191
四、掌握需水规律,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194
第三节 利用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195
第四节 保持生物多样性197
第五节 朴素的循环农业理念与实践198
第六章 粟文化的当代价值200
第一节 粟文化的经济价值200
一、粟文化融入谷子产业发展200
二、谷子企业的文化营销与品牌建设实例207
三、地域性粟文化及其传承实例210
第二节 粟文化的社会价值215
一、谷子所承载的民族精神215
二、作为红色文化的“谷子精神”221
三、粟文化在乡村重建中的作用:以台湾为例225
第三节 粟文化的生态价值229
第七章 粟文化发展构想234
第一节 基于粟文化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234
一、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创新234
二、传统粟作经验与现代科技的结合236
三、谷子产品深加工化237
第二节 以粟文化引领和促进小米消费241
一、通过食育运动普及小米的营养保健功能241
二、利用食品的符号功能开展粟文化营销243
第三节 谷子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想246
一、多功能农业时代谷子产业的广阔前景246
二、农业会展节庆与旅游250
第四节 从国家软实力高度重视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52
参考文献254
后记260
热门推荐
- 1596143.html
- 926312.html
- 2522828.html
- 3066884.html
- 3815423.html
- 3642997.html
- 1167184.html
- 1629950.html
- 1771305.html
- 3790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4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8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1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8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0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0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0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