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5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南怀瑾著述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9441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40页
- 文件大小:195MB
- 文件页数:660页
- 主题词:文史哲-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怀瑾选集 典藏版 第5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禅宗与道家3
出版说明3
举办宗教哲学专题讲演的旨趣(代序)4
前言8
禅宗与佛学10
一、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因缘10
二、佛学内容简介16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16
(二)印度上古的形势与国情17
(三)释迦出家成道对于人类世界的贡献18
1.建立师道的庄严18
2.破除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19
3.归纳印度上古传统宗教的轮回之说20
4.开拓宇宙观与世界观20
5.调和裁定形而上的本体论22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23
1.小乘的思想24
2.小乘的实践26
3.小乘的求证方法26
4.大乘的思想28
5.大乘的实践30
6.大乘求证的方法32
三、禅宗概要34
(一)有关禅宗的史迹36
1.禅宗所谓的“教外别传”38
2.禅宗的禅39
3.达摩大师初传的禅宗40
(二)初唐以前禅宗开展的影响41
1.关于六祖的开悟45
2.关于“不思善,不思恶”的问题48
3.关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的问题49
(三)唐初禅宗兴盛的大势49
(四)研究禅宗的几个锁钥53
1.时代方言的注意53
2.几个重要术语的了解54
3.研读禅宗典籍的重点59
4.必须具备禅学与文学的素养60
(五)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64
1.禅的目的与涅槃73
2.宋元以后注重参禅的禅风77
3.元明以后禅宗的三关界说与参禅的境界80
(六)禅宗与理学的关系81
(七)禅宗与中国文学88
1.隋唐以后文学意境的转变与禅宗88
2.禅与文学的重要性99
四、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文化教育的精神102
(一)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103
(二)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105
1.丛林的规模107
2.丛林的风规110
3.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116
4.丛林与中国文教120
结论122
道家与道教126
一、道家学术思想与黄老、老庄的渊源126
(一)道家与黄老126
(二)道家与老庄128
二、隐士思想与道家130
(一)上古历史传说上的反证130
(二)孔子与隐士的思想131
(三)隐士与历史政治的关系132
1.历史上畏惧“隐士”思想的反面134
2.历史上尊重“隐士”思想的正面135
三、方士的学术与道家137
(一)有关原始自然科学138
(二)有关阴阳家演变为人文科学139
(三)有关理论物理科学140
四、关于道家方士学术思想的渊源142
(一)上古传统文化与周代的道术143
(二)战国时期北方齐鲁燕宋的文化背景156
(三)战国时期南方楚国的文化思想161
五、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的内容164
(一)道家与道教的天人宇宙说164
1.关于阴阳的观念167
2.关于五行的观念168
3.关于天干和地支的甲子观念170
(二)道家神仙修炼的学术思想175
1.道家与道教对于人生意义的估价175
2.方士思想的影响177
六、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191
(一)丹经鼻祖的作者魏伯阳192
(二)方士医学与易象数合流的炼气养生术的丹道197
七、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208
1.儒道不分家的“天”字的含义208
2.儒道不分家的“道”字的含义209
(一)老子210
1.老子思想的天道无为与自然的观念210
2.老子对于仁义与圣人的观念211
3.有关老子政治思想的误解213
4.老子被人陷害为阴谋权术的教唆者214
5.老子政治思想的重心216
6.老子摄生养生的学术218
7.道教《清静经》222
(二)庄子223
1.《庄子》的寓言224
2.《庄子》的《逍遥游》与内七篇225
3.《庄子》外篇的风规226
4.《庄子》内篇养生学与方士神仙的因缘227
(三)战国时期阴阳家与方士的声势230
1.驺衍阴阳学说的动机与目的232
2.阴阳学说的内容233
3.驺衍地球物理的思想234
4.齐国学术的风气235
(四)秦汉之际燕齐方士与神仙的思想渊源236
1.秦始皇与封禅236
2.汉初的神道与神仙239
3.汉魏以下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概略242
八、道教245
(一)汉末道教形成的因缘245
(二)魏晋以后的道家与道教253
1.唐代的道教258
2.宋元明清的道教260
九、道家及道教思想与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263
《禅与道概论》后语269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273
出版说明273
前言274
第一部分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276
第一章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276
第二章 密宗的神秘、神秘的密宗279
第三章 密宗的神秘282
第四章 密宗理论之依据286
大日如来与宇宙万有的本体论286
心向往之的即身成佛287
密宗三密中的身密288
第五章 人身的内密291
关于密宗手印的神秘291
有关人体气脉的奥秘292
佛学显教与密宗在学理上的异同294
第六章 声音的奥妙296
有关身密的论辩296
三密之一的“声密”297
重视咒语的神奇早在佛教之先298
人类的知识真已了解音声的神秘吗299
密宗咒语的根据299
第七章 声音对人体神妙的作用301
声音的妙密301
三字根本咒与人体气机的关系302
第八章 意密与佛学理论之依据305
意密与唯识306
有关心意识修法的粗浅说明307
第九章 意识的神秘之研究309
再论“意密”309
与现代心理学有密切关系的意识309
建立在唯识学上的意密311
第十章 从世俗到出世314
生圆二次与观想成就315
观想成就的测验316
第二部分 道家《易经》与中医医理320
第一章320
易学与中国医理320
道家与中国医理321
汉易321
卦是什么322
画卦与爻322
如何画卦323
八卦所代表的现象325
八卦“数”的问题326
先天八卦方位、气候与医疗326
道家观念中的人类327
道家对宇宙万象的研究328
山泽通气与气328
卦之体用与道家哲学329
第二章331
《易》之体用332
三家村与来知德332
后天卦之用333
《易》的三要点334
六十四卦及六爻335
错综复杂的变化336
辩证法与微积分337
方圆图与气候338
中医的基本书及其他339
可爱的巫医340
道家的生命学说341
可笑的采阴补阳342
大师邵康节343
第三章344
魏伯阳和《参同契》344
《易》是研究两性之学吗345
十二辟卦345
音乐历法和律吕347
孔子的《春秋》352
五行是什么352
五行的意义和作用353
头痛医脚354
天干地支354
气脉与穴道356
读书人的三理357
第四章358
驺衍是否胡诌358
我们的小天地359
十个太阳的故事360
彩色有声有味电影361
气功是什么玩意儿361
音乐可以治病吗363
颜色对病人如何363
青菜萝卜和《本草》363
谁认识“人”字364
望闻问切364
医案的奇谈367
三指禅368
第五章369
唯心与唯物之论369
孙大夫和老虎369
印度医学的说法370
生命的构成371
孔子与释迦的会议371
什么是气脉372
奇经八脉372
气脉之争374
三脉是什么374
七轮在哪里375
七天的变化377
你的鼻子通不通377
生命的来源问题378
第六章379
碧眼方瞳是神仙379
《易经》六十四卦与七轮379
脈和脉381
血是什么381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382
食气者寿382
不要被八卦所困383
星棋遍布的八脉384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节气问题384
子午卯酉386
道家的活子时387
针灸与活子时387
第七章389
五星联珠389
汉代的京房先生390
宋元时代的医学391
火神爷的附子汤392
一天呼吸多少次392
两个宇宙394
点穴和气脉394
气脉穴道的求证395
再说活子时396
第八章398
你听过精神讲话吗398
王羲之写上药三品精、气、神399
阴阳怪气400
肾是不是腰子400
心在何处401
你常失眠吗401
神秘的间脑402
再谈活子时403
找你自己的活子时403
午时茶404
老年人的五反和养生404
如何学通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405
学剑不成,看花406
第九章407
人老原来有药医407
如何借花修我408
光、神与灵魂409
超越的冥想治疗409
头和神410
两条腿的重要410
鬼神的气魄411
浩然之气411
大鼻孔的好处412
气功治疗肺病的方法412
精的困惑413
第三部分 道家学术思想与佛家密宗文化416
道家神仙修炼的学术思想416
汉魏以后的神仙丹道派431
(一)丹经鼻祖的作者魏伯阳432
(二)方士医学与易象数合流的炼气养生术的丹道437
禅宗与密宗448
西藏佛学渊源448
西藏佛法之崛起450
西藏后期佛法及派系451
西藏之显教454
西藏之密法455
藏密之特点456
显密优劣之商榷458
影印《雍正御选语录》暨《心灯录》序461
西藏佛教密宗文化简述466
西藏密宗艺术新论473
影印密宗法本前叙479
(一)《密宗六成就法》前叙479
(二)《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前序483
(三)密宗《恒河大手印》《椎击三要诀》合刊序485
(四)影印《大乘要道密集》跋486
谢译《印度瑜伽健身术》序489
《印度军荼利瑜伽术》前言491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497
出版说明497
前言498
长生不老确有可能501
静坐的方法503
静坐的心身状况505
哪一本是静坐的最佳入门参考书507
因是子静坐法的利弊508
人体的气机是怎么一回事510
丹田与脉轮是什么512
静坐与气脉513
儒佛道三家的静坐姿势515
七支坐法的形式516
有关七支坐法的传说521
叉手盘坐与健康的效果522
关于头脑的健康功效523
盘足曲膝与健康524
学习静坐如何用心525
存想与精思527
安心守窍的方法529
当心守窍的后果531
守窍与存想的原理533
守窍与炼气535
什么是气537
静坐与气的存想539
人体内部的气机与空气的关系541
静坐的休息与气机543
开始静坐时气机的反应544
背部的反应548
静坐与后脑的反应553
前脑的反应555
间脑的反应557
如何打通任脉560
不食人间烟火与中气的作用566
大腹便便不足道567
人身和人参的两足之重要569
气脉的异同之争571
道家与密宗有关气脉的不同图案573
中脉的重要争论581
为什么气脉会震动583
打通气脉为什么585
静坐与锻炼精神587
三炼精气神之说588
修炼的时间和程度之说589
新旧医学养“精”观念的异同590
认识真精592
静坐与“炼精化炁”的剖析594
炼气和止息598
气息的神奇和奥秘599
变化气质和气的周期601
炼气不如平心603
三花聚顶和五气朝元604
炼气与化神607
神是什么东西608
气化神的境界609
炼气化神三问610
附录613
修定与参禅法要613
初修禅定入门方法618
定慧影像624
参禅指月630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638
热门推荐
- 1329527.html
- 1950824.html
- 217238.html
- 2266563.html
- 2708161.html
- 3905780.html
- 367742.html
- 572614.html
- 3204011.html
- 3119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9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5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4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2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6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8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