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司法行政工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司法行政工作》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司法行政工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司法行政工作综述3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3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3
一、司法行政机关的建立3
二、司法人民委员部的工作4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8
一、司法组织形式的改变8
二、主要的司法行政工作9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11
一、恢复司法行政机关11
二、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12
第二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十年的司法行政工作18
第一节 新中国司法行政机关的建立和发展18
一、中央司法部和各大行政区司法部的建立18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的建立21
第二节 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工作23
一、司法行政机关的任务23
二、几项主要工作25
第三节 司法行政机关的撤销42
第三章 重建司法行政机关46
第一节 重建司法行政机关是新时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措施46
一、重建司法行政机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46
二、恢复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48
三、地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相继建立49
第二节 新时期司法行政机关的任务51
一、司法行政机关重建初期的任务53
二、机构改革中司法行政机关的任务55
第三节 司法行政机关的业务指导思想62
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62
二、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服务64
三、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65
四、方便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66
第二编 司法行政工作专述71
第四章 法学教育工作71
第一节 新中国前二十七年法学教育建设的演变71
一、创建、发展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七年)71
二、曲折前进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五年)79
三、严重破坏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82
第二节 新时期法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83
一、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83
二、成人法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93
三、职业技术教育正在兴起100
第三节 政法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102
一、专业设置102
二、教学计划104
三、教材建设110
四、师资队伍建设113
五、科学研究工作116
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19
第四节 加快法学教育发展的步伐121
一、法学教育要进一步发展121
二、加快法学教育发展的方针和措施122
三、法学教育正在改革中前进124
第五章 劳动改造工作130
第一节 劳动改造工作的建立和发展13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监所工作130
二、新中国劳动改造工作的建立和发展131
第二节 劳动改造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的机关139
一、中国劳动改造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139
二、中国劳动改造机关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的机关140
三、中国劳动改造机关既是特殊性质的学校,也是特殊性质的国营企业141
第三节 劳动改造工作的方针144
一、劳动改造工作方针的沿革144
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方针的重要意义146
第四节 劳动改造机关147
一、劳动改造机关的管理体制147
二、劳动改造机关的设置148
三、劳动改造机关与有关政法机关、武装部队和政府部门的关系149
第五节 对罪犯的监管和改造150
一、实施惩罚监管150
二、强迫劳动改造152
三、实施教育改造153
四、进行文化教育及生产技术教育157
第六节 依法治监,对罪犯实行严格、文明、科学的管理159
一、严守社会主义法制159
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160
三、保障罪犯的法定权利161
四、实行赏罚严明的奖惩制度162
五、改善必要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163
第七节 刑满释放安置就业164
一、刑满安置就业的政策164
二、刑满安置就业的措施165
三、刑满安置就业的意义166
第八节 劳动改造罪犯的成效167
一、关押和改造了大批罪犯168
二、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171
三、锻炼和建设了一支忠于国家、热爱劳改事业的专业化的干部队伍173
四、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175
第六章 劳动教养工作178
第一节 劳动教养工作的创建和发展178
一、劳动教养的创办178
二、劳动教养工作的整顿和发展179
三、劳动教养工作的改革与提高180
四、劳动教养工作的成就184
第二节 劳动教养是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185
一、不同时期的劳动教养性质185
二、收容的对象决定了劳动教养是强制教育改造的措施187
三、劳动教养与劳动改造的区别187
第三节 教育、感化、挽救的劳教工作方针188
第四节 收容对象及其审批程序189
一、收容对象189
二、审批程序190
三、被劳动教养人员的待遇191
第五节 劳动教养工作的机构与队伍建设192
一、劳动教养工作机构192
二、干部队伍建设194
第六节 对被劳动教养人员的管理工作196
一、管理工作的特殊性196
二、管理工作的职能197
三、实行依法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科学管理197
第七节 劳教场所的教育工作201
一、劳动教养场所教育的特殊性201
二、政治、文化、技术教育202
三、教育、感化工作的深入发展203
四、教育工作在逐步深化204
第七章 法制宣传工作206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法制宣传工作207
一、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推动土改工作的顺利进行207
二、在镇压反革命斗争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208
三、“三反”、“五反”斗争中的法制宣传209
四、大力宣传一九五○年颁布的《婚姻法》210
五、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211
六、在肃清反革命斗争中的法制宣传工作212
第二节 司法行政机关恢复初期的法制宣传工作213
一、宣传《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214
二、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时的法制宣传工作218
三、贯彻五大城市治安工作座谈会精神,做好整顿社会治安的法制宣传工作218
四、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斗争中的法制宣传工作220
五、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斗争中的法制宣传工作221
第三节 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223
一、普及法律常识工作的提出223
二、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准备工作225
三、普及法律常识工作的总动员及其效应229
四、中央正式部署在全体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识的工作230
五、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234
六、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全面展开235
七、推动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向纵深发展238
第四节 普及法律常识工作的成就和日后设想240
第五节 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课242
一、小学法制教育243
二、中学法制教育244
三、大学法制教育247
四、中共党校的法制教育249
第六节 法制报刊与法律图书249
一、《法制日报》(原名《中国法制报》)250
二、《法律与生活》杂志251
三、《法制建设》杂志252
四、地方法制报刊253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253
第八章 律师工作256
第一节 中国律师制度创建过程的回顾256
一、五十年代中期人民律师制度的创建256
二、一九五六年审判日本侵华战犯时律师进行的一次有国际政治意义的辩护259
三、律师工作初步开展的成效和律师制度的夭折262
第二节 新的历史时期律师制度的恢复与重建264
一、律师制度的恢复是新时期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264
二、《律师暂行条例》的颁布和中国律师制度的特点265
三、全国律师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及其成效269
第三节 组织和发展律师队伍271
一、坚持律师的资格条件,从严选拔、吸收律师人员271
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律师业务培训274
三、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积极、稳妥地扩大律师队伍277
第四节 全面开展律师业务,发挥律师多种职能作用279
一、律师开展刑事辩护工作,维护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280
二、律师以多种服务形式参与经济法律活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建设284
三、律师开展诉讼代理和非诉讼代理以及解答法律咨询等业务,广泛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安定团结289
第五节 律师制度重建过程中的改革与整顿295
一、实行律师工作机构经费管理的逐步改革295
二、改革律师工作机构的设置297
三、加强律师服务机构的统一管理298
四、实行律师职务聘任制299
第六节 全国律师代表大会和全国律师工作会议的召开300
一、全国律师代表大会的任务和会议举行的经过300
二、中国律师协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任务301
三、全国律师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对律师工作的要求303
第七节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多方创造条件发展律师事业305
一、加强律师工作理论探讨,拓宽律师业务领域305
二、沟通国际渠道,加强与域外律师的联系和学术交流307
三、明确中心目标,深化律师体制改革308
第八节 加强律师队伍的思想建设310
一、中国律师思想品德的客观要求310
二、十年来律师队伍思想建设概况和律师思想状态311
三、第一次全国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314
第九章 公证工作317
第一节 中国公证工作从创建、发展到削弱的曲折历程317
一、公证工作初创于解放战争时期(一九四六——一九四九年)317
二、公证工作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发展(一九五○——一九五七年)318
三、公证工作的削弱和停顿(一九五八——一九七六年)322
第二节 新的历史时期公证制度的重建与发展323
一、重建公证制度是新时期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323
二、《公证暂行条例》的颁行与中国公证制度的特色325
三、为健全公证制度进行的组织建设与业务建设327
第三节 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是公证机关的首要任务330
一、办理经济合同公证是新时期公证工作的重点330
二、适应经济改革,推动横向经济联合,办理各种新型合同公证332
三、办理涉外经济公证,为对外开放服务335
第四节 为民事法律行为及其他事实、文书办理公证,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340
一、证明合同(契约、协议)、委托、遗嘱、收养子女、赠与等法律行为340
二、证明学历证书、经历证书、声明书及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344
三、证明法律行为以外的有法律意义的事实345
四、办理与民事法律关系有关的其他公证事务346
第五节 公证工作全面恢复以来的成效和新形势下的新任务349
一、公证工作全面恢复以来的成效349
二、新形势下公证工作的新任务352
第十章 人民调解工作355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形成和发展35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55
二、社会主义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统一建立与蓬勃发展357
第二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368
一、群众自治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本特征368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设置369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及其素质要求372
第三节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和工作原则374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374
二、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378
三、人民调解的工作方法、纪律和制度380
第四节 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383
一、“调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的提出383
二、人民调解工作“调防结合,以防为主”方针的基本内容383
三、人民调解工作在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工作方针中的新发展384
第五节 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和成就387
一、人民调解工作的卓越贡献387
二、中国人民调解制度在国际上的影响388
第十一章 乡镇法律服务工作392
第一节 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的兴起392
一、乡镇法律服务所的产生与发展392
二、乡镇法律服务所产生、发展的原因396
第二节 乡镇法律服务所的建立及其领导体制398
一、乡镇法律服务所的建立398
二、乡镇法律服务所的领导体制399
第三节 乡镇法律服务所的组成和业务范围401
一、乡镇法律服务所的组成401
二、乡镇法律服务所的业务范围402
第四节 乡镇法律服务所的工作原则、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403
一、乡镇法律服务所的工作原则和工作制度403
二、乡镇法律服务所的工作纪律405
第五节 乡镇法律服务工作的成就和作用406
一、充当乡镇领导的助手和参谋406
二、依法维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407
三、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法律保障408
四、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法制建设408
五、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409
第十二章 司法外事工作410
第一节 司法外事工作的开展及其任务410
一、司法外事工作的开展410
二、司法外事工作的任务411
第二节 参与国际司法组织的活动412
一、主办或参与联合国组织的有关会议413
二、积极开展与国际法律组织的交往416
第三节 与域外法律界的联系和交往417
一、组织司法代表团(组)出访417
二、邀请和接待域外司法代表团(组)或个人来访418
三、组织双边和多边经济贸易法讨论会422
第四节 中外法学教育交流及司法制度的调研427
一、中外法学教育交流427
二、开展国际司法和法制的调研工作429
第十三章 司法协助工作430
第一节 司法协助的沿革和现状431
第二节 中国司法协助工作的发展432
第三节 中国已生效的司法协助协定的主要内容43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43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435
第十四章 司法行政理论研究与法制工作437
第一节 司法行政系统的研究机构和任务437
第二节 司法行政理论研究工作438
一、抓典型带路,普遍发动,广泛开展理论研究438
二、开展专题研究,把理论研究工作引向深入440
三、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六年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成绩显著442
第三节 司法行政法制工作446
一、清理、汇编法规和规章446
二、起草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447
三、对法律、法规草案提出修改意见448
第四节 司法部直属研究机构449
一、司法部预防犯罪与劳动改造研究所449
二、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450
补编:司法行政工作的深入改革与发展451
附录一 司法行政工作大事记(一九四九年九月——一九八八年十二月)461
附录二 司法部历届领导人名单(一九四九——一九八八年)482
附录三484
一、全国司法系统获集体一等功和一、二级英模称号名单(一九八五——一九八八年)484
二、地方法制报刊情况486
三、司法部重建后历次组派司法代表团、考察团(组)或个人出访情况487
四、司法部重建后历次邀请或接待域外司法代表团(组)或个人来访情况491
五、一九八六年全国司法行政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及作者名单497
彩色插图目录499
后记500
热门推荐
- 2492318.html
- 269904.html
- 3747600.html
- 250820.html
- 3683145.html
- 1122588.html
- 993831.html
- 1046669.html
- 2056449.html
- 3470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9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5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96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2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5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9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8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