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5109163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公关活动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3
第一讲 行贿罪3
一、什么是行贿罪5
二、行贿罪的行为方式8
(一)打着“馈赠”的幌子行贿9
(二)顶着“感情投资”的帽子行贿10
(三)利用经济往来中给予“回扣”“手续费”行贿12
(四)利用多次、小额分期贿送财物的方式行贿13
三、风险防范14
(一)行贿罪与非罪的界限14
(二)超前贿送财物给请托人的行为是否应当按行贿罪处理15
(三)事后贿送财物给请托人的行为是否应当按行贿罪处理16
(四)对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关系人行贿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8
(五)经济往来中的给予“回扣、手续费”是正常的商业交易还是行贿20
(六)《刑法》对行贿罪的量刑21
法条链接24
第二篇 内部管理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33
第二讲 职务侵占罪33
一、什么是职务侵占罪35
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36
三、风险防范38
(一)职务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38
(二)股东侵占自己出资企业的财产是否会构成职务侵占罪38
(三)非本企业的人员是否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40
(四)民营企业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的行为是否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41
(五)《刑法》对职务侵占罪的量刑41
法条链接43
第三讲 挪用资金罪45
一、什么是挪用资金罪47
二、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48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49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49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进行非法活动的50
三、风险防范51
(一)挪用资金罪与非罪的界限51
(二)如何正确区分挪用资金罪中规定的“挪用资金借贷给他人使用”的行为与民事活动中的“出借”行为52
(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往往是挪用资金犯罪的高发群体53
(四)《刑法》对挪用资金罪的量刑53
法条链接55
第四讲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57
一、什么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58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行为方式60
(一)索贿60
(二)收受贿赂61
(三)经济受贿62
三、风险防范62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非罪的界限63
(二)如何正确区分合法的折扣与非法的回扣63
(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受他人馈赠,也可能会构成本罪65
(四)《刑法》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量刑66
法条链接67
第三篇 融资过程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71
第五讲 贷款诈骗罪71
一、什么是贷款诈骗罪72
二、贷款诈骗罪的行为方式73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贷款73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贷款74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贷款74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75
(五)使用其他方法诈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75
三、风险防范76
(一)贷款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76
(二)如何区分贷款诈骗与借贷纠纷77
(三)故意不归还贷款的行为是否构成贷款诈骗79
(四)《刑法》对贷款诈骗罪的量刑80
法条链接81
第六讲 集资诈骗罪83
一、什么是集资诈骗罪84
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方式85
(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85
(二)以经营高额利润项目但资金短缺为借口,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86
(三)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进行集资诈骗87
三、风险防范88
(一)集资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88
(二)如何区分集资诈骗行为与合法融资行为89
(三)如何区分集资诈骗行为与民间借贷纠纷90
(四)《刑法》对集资诈骗罪的量刑91
法条链接93
第七讲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98
一、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00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方式100
三、风险防范102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非罪的界限102
(二)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与合法的民间借贷102
(三)如何区分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与委托理财行为103
(四)如何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与企业内部集资106
(五)《刑法》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107
法条链接108
第四篇 生产经营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113
第八讲 合同诈骗罪113
一、什么是合同诈骗罪114
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方式115
(一)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115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115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116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117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117
三、风险防范118
(一)合同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118
(二)如何区别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与民事欺诈行为118
(三)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经济纠纷119
(四)民营企业谨防借企业兼并之名,行合同诈骗之实的陷阱120
(五)《刑法》对合同诈骗罪的量刑121
法条链接122
第九讲 逃税罪123
一、什么是逃税罪125
二、逃税罪的行为方式126
(一)伪造、变造账簿、记账凭证126
(二)私设“小金库”,建立账外账126
(三)多行开户、隐瞒收入126
(四)假借发票、偷漏税款127
(五)销毁、隐匿账簿,瞒天过海127
(六)多列支出,少列收入,以假乱真128
(七)虚假纳税申报128
(八)以种种借口骗取减免税来逃税128
三、风险防范129
(一)逃税罪与非罪的界限129
(二)漏税与逃税的区别130
(三)逃税与欠税的区别130
(四)避税与逃税的区别131
(五)《刑法》对逃税罪的量刑131
法条链接133
第十讲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37
一、什么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39
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行为方式140
(一)直接走私行为140
(二)后续走私行为142
(三)准走私行为143
三、风险防范144
(一)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非罪的界限144
(二)利用虚假合资公司进口减免税设备自用或移作它用,甚至就地倒卖的行为,是否构成本罪145
(三)《刑法》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量刑145
法条链接147
第十一讲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51
一、什么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55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行为方式156
(一)掺杂、掺假157
(二)以假充真157
(三)以次充好158
(四)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159
三、风险防范160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非罪的界限160
(二)企业销售产品时,已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不构成本罪160
(三)《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161
法条链接162
第十二讲 非法经营罪164
一、什么是非法经营罪165
二、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166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166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167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167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168
三、风险防范172
(一)非法经营罪与非罪的界限172
(二)应特别注意非法经营罪成为“口袋罪”的趋势174
(三)《刑法》对非法经营罪的定罪量刑175
法条链接176
第十三讲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183
一、什么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184
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方式185
(一)损害对象的特定性185
(二)损害行为的公开性187
三、风险防范188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与非罪的界限188
(二)如何正确区分消费者的正当维权行为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行为188
(三)如何区别新闻媒体的合法舆论监督行为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犯罪行为190
(四)《刑法》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量刑191
法条链接192
第十四讲 虚假广告罪193
一、什么是虚假广告罪194
二、虚假广告罪的行为方式196
三、风险防范197
(一)虚假广告罪与非罪的界限197
(二)发布误导性广告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198
(三)发布“夸大其词”的广告是否构成虚假广告罪199
(四)如何正确区分虚假广告与违法广告、歧义广告200
(五)《刑法》对虚假广告罪的量刑201
法条链接202
第十五讲 串通投标罪204
一、什么是串通投标罪206
二、串通投标罪的行为方式207
(一)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207
(二)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208
三、风险防范210
(一)串通投标罪与非罪的界限210
(二)前招标阶段的串通行为是否属于串通投标行为211
(三)串通拍卖行为是否构成串通投标罪211
(四)《刑法》对串通投标罪的量刑212
法条链接213
第五篇 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刑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217
第十六讲 侵犯商业秘密罪217
一、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219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方式220
(一)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220
(二)滥用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222
(三)滥用合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的行为222
(四)第三人恶意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223
三、风险防范224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与非罪的界限224
(二)如何区分侵犯商业秘密罪与合法取得商业秘密的行为224
(三)侵犯不正当的商业秘密,不构成本罪225
(四)企业内部职工是本罪的多发群体226
(五)《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量刑226
法条链接227
第十七讲 假冒注册商标罪229
一、什么是假冒注册商标罪230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行为方式231
(一)行为人使用了他人已注册的商标231
(二)行为人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32
(三)“使用”的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232
三、风险防范233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非罪的界限233
(二)仿冒知名商品特有装潢的行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233
(三)“反向假冒商标行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234
(四)如何区别假冒注册商标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235
(五)如何认定非法经营的金额236
(六)《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罪的量刑236
法条链接238
第十八讲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240
一、什么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242
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行为方式243
(一)销售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复制发行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243
(二)销售未经图书专有出版权利人的许可出版的图书244
(三)销售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而复制发行的录音、录像制品245
(四)销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245
三、风险防范245
(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的界限245
(二)这里的“销售”是否包括出租行为246
(三)商品促销中搭赠侵权复制品的行为是否属于销售行为246
(四)行为人用侵权复制品偿还债务的行为是否属于销售行为247
(五)赠与、出借、购买侵权复制品的行为是否可以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248
(六)《刑法》对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量刑248
法条链接249
第一版后记251
第二版后记252
热门推荐
- 238711.html
- 2891564.html
- 1011501.html
- 1909482.html
- 2441775.html
- 2839532.html
- 2895742.html
- 2588241.html
- 2128504.html
- 2666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7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6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0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0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7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6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1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9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5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