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吴立岗主编(上海师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2617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语文课-教学研究-小学-师资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1

第一节 语文课程名称的来历2

一、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2

二、语文教学独立设科始于清末3

三、“语文”课程于1949年正式定名4

第二节 建国后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任务的历史演变5

一、1950年: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 初步形成6

二、1953年: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6

三、1956年: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7

四、1958年: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8

五、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9

六、1966—1976年:彻底否定建国17年来的语文教学11

七、1978年: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主具性和思想性12

八、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3

九、20世纪90年代: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15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19

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1

三、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23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7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含义28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28

二、现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拓展30

第二节 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发展概述32

一、1950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32

二、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33

三、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34

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35

五、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37

六、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 教学大纲(试用)》39

第三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40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1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41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2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43

第四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点44

一、语文课程的总目标44

二、语文课程的分学段目标46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教学建议49

四、语文课程的评价建议56

第三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与课程资源61

第一节语文教材的功能及编写要求62

一、语文教材的功能62

二、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63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概述66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66

二、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68

三、建国后的小学语文教材69

第三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介绍72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73

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75

三、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76

第四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78

一、语文课程资源78

二、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80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81

第四章 识字写字与拼音教学85

第一节 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和目标任务86

一、识字教学的意义86

二、识字教学的目标任务87

三、写字教学的意义90

四、写字教学的目标任务92

第二节 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93

一、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和经验93

二、传统的写字教学97

第三节 我国当代识字写字的教学实验和经验100

一、集中识字实验100

二、分散识字实验101

三、注音识字实验103

四、听读识字实验104

五、韵语识字实验106

六、电脑识字实验108

第四节 识字写字教学的策略110

一、识字教学的策略111

二、写字教学的策略114

第五节 汉语拼音教学117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和目标117

二、汉语拼音教学策略119

三、拼音教学改革的实验121

第五章 阅读教学125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任务126

一、阅读概述126

二、阅读教学的意义129

三、阅读教学的任务131

第二节 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133

一、我国古代学者论阅读133

二、传统阅读教学的经验134

第三节 阅读能力的培养138

一、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138

二、语感144

三、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149

四、精读、略读和浏览152

第四节 阅读教学的策略153

一、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153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157

第五节 阅读教学的模式174

一、摒弃“理解型”教学模式174

二、构建突出感悟、质疑和运用的教学模式175

第六节 近年来我国阅读教学的几种实验184

一、“情境教学”实验184

二、“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187

三、“尝试教学”实验189

四、“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190

五、“感悟教学”实验192

第七节 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方法195

一、课外阅读面临的新情况195

二、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196

三、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198

第六章 作文教学204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意义和任务205

一、作文教学的性质和意义205

二、作文教学的改革207

第二节 古今中外作文教学序列研究210

一、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中“先放后收”训练序列210

二、老解放区“读写结合”作文训练序列211

三、近年来我国小学作文训练序列探索212

四、近年来国外小学作文训练序列探索216

第三节 作文教学的序列221

一、活动心理学原理221

二、运用系统方法构建作文教学序列223

第四节 作文教学的策略232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232

二、尽早实现规范的书面语言训练236

三、用心理能力的培养来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242

四、通过课外阅读为作文提供智力背景252

五、创设师生合作的教学环境256

第七章 口语交际教学261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概述262

一、口语交际262

二、口语交际能力265

三、口语交际教学269

第二节 国内的口语交际教学271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271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和作用278

第三节 国外的口语交际教学279

一、国外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280

二、国外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285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序列290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290

二、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构建292

第五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296

一、教材设计策略296

二、动机激发策略297

三、情境创设策略299

四、多课型并进策略303

第六节 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307

一、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307

二、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310

三、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分析312

第八章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317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任务318

一、综合性学习概述318

二、综合性学习提出的必然性319

三、综合性学习的意义320

四、综合性学习的任务323

第二节 近年来国内外综合性学习的探索325

一、国外综合性学习的探索325

二、国内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的探索328

第三节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32

一、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序列333

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计划与案例334

第四节 综合性学习的策略339

一、个性化教学策略340

二、兴趣性教学策略342

三、开放性教学策略344

第九章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348

第一节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和功能349

一、语文教学评价的定义349

二、语文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350

三、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351

第二节 语文教学评价的类型353

一、教学评价的分类354

二、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355

三、书面考试356

四、表现性评价363

五、态度、兴趣、习惯评价370

第三节 语文教学各组成部分的评价要求及方法375

一、识字与写字375

二、阅读377

三、口语交际381

四、习作389

五、综合性学习393

第四节 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396

一、语文教学评价的时弊396

二、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和原则398

第十章 语文教学研究403

第一节 语文教学研究概述404

一、语文教学研究的意义404

二、语文教学研究的类型404

三、语文教学研究的内容405

第二节 语文教学研究的设计406

一、选择研究课题406

二、文献检索407

三、确定研究假设410

四、制订行动方案412

五、撰写研究计划412

第三节 语文教学研究的实施415

一、语文教学实验研究415

二、语文教学调查研究419

三、语文课堂观察研究425

四、语文教学个案研究430

五、语文教学行动研究432

第四节 语文教学研究成果表达433

一、研究成果表达的意义433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434

三、研究报告的撰写4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