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课程领导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学校课程领导研究
  • 王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0179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课程领导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研究的背景1

(一)课程管理体制的转型2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3

(三)新课程实施中学校面临困难与挑战的检视5

(四)学校课程领导研究现状的分析6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

(一)研究的目的8

(二)研究的意义9

第一章 课程领导的缘起与发展10

一、西方课程领导的缘起10

(一)对传统课程管理范式的批判10

(二)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运动的兴起12

(三)领导学理论在学校中的发展13

二、课程领导的发展14

(一)课程领导的萌芽与确立14

(二)课程领导的发展16

(三)课程领导的模式17

(四)主要的课程领导理论21

第二章 学校课程领导的基本理论31

一、课程领导的内涵31

(一)领导的概念31

(二)领导与管理的关系32

(三)课程领导的内涵35

(四)相关概念辨析40

二、课程领导的层次47

(一)格拉索恩的研究47

(二)我国课程领导的层次49

(三)学校课程领导52

三、课程领导的角色与功能57

(一)课程领导的角色57

(二)课程领导的功能63

四、课程领导的任务和原则67

(一)课程领导的任务67

(二)课程领导的原则72

第三章 本研究的思路与设计77

一、研究的思路77

二、研究的设计79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79

(二)研究的方法80

(三)研究的取样84

(四)数据的分析87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学校课程领导的认知现状89

一、对学校课程领导含义的认知89

二、对学校课程领导首要任务的认知93

三、对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的认知97

四、小结102

(一)学校课程领导就是“对课程与教学的引领和管理”102

(二)学校课程领导的首要任务是“在学校中培养一种支持课程改革的学校文化”102

(三)学校课程领导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等成员”102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校长的课程领导现状104

一、校长在学校中的工作和角色104

二、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111

(一)校长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支持111

(二)学校对教师教研和培训活动的鼓励与倡导116

(三)学校资源的投入与使用123

(四)学校外部资源和外在力量的争取127

(五)学校的权力运作和民主程度129

三、小结135

(一)校长在学校工作中仍然以行政事务为主135

(二)校长对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支持程度有待提高135

(三)学校比较重视教师的教研和培训工作136

(四)学校内部资源的投入和使用基本满足教师教学需求136

(五)学校在外部资源及外在力量的争取和获得方面还需加强136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学校课程领导中的教师参与138

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意愿138

二、学校课程与教学事务中的教师实际参与148

三、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满意度以及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161

(一)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161

(二)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168

四、小结173

(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参与意愿、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及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存在差异173

(二)教师在学校课程领导事务中的实际参与较少175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177

一、研究的结论177

(一)校长和教师对学校课程领导的认知较清楚177

(二)校长的课程领导相对不足178

(三)教师缺乏相关知能和时间是其参与学校课程领导最大的困难178

(四)教师的课程领导作用严重不足178

(五)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教研工作实效性不高179

(六)多个问题维度上教师存在年龄、类别、城乡差异179

二、加强和改善学校课程领导的若干建议181

(一)重视学校的课程领导工作,校长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转变领导理念,体现转型领导的理念,成为专家型校长182

(二)建立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组织,充分发挥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的教师领导作用,保证学校沟通渠道的畅通184

(三)为教师赋权,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决策和管理权力,并组建有效的教师团队,实施学校课程的团队领导186

(四)创建学校共同愿景,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188

(五)转变传统的封闭型学校文化,塑造以对话、支持、合作、共享为特点的开放型学校文化189

(六)重视和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教研和培训活动并增强其实效性191

(七)整合校内资源,积极争取和获得学校外部资源和外在支持力量,建立学校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192

(八)促进学校组织结构的转变,变科层制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学校194

附录198

参考文献209

后记2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