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南北朝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仲荦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1074·416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10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魏晋南北朝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三国分立1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崩溃1
东汉统治的危机1
东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尖锐化2
黄巾大起义14
统治阶级的混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破坏19
自然经济完全占统治地位25
曹操的崛起及取得在兗州的统治地位30
第二节 曹操的统一北方30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几个重要因素38
曹操兴置屯田的成功41
官渡会战前曹操的攻取徐州43
官渡之战46
赤壁之战54
曹操的进兵关陇与汉中的得而复失57
曹操利用孙权解除襄樊的威胁64
对曹操的评价66
刘备取得荆州72
第三节 蜀汉的兴起与衰亡72
刘备入蜀与攻取汉中78
刘备号亭之败84
诸葛亮的安定南中87
诸葛亮的北伐91
蜀汉的衰亡95
第四节 吴在东南的开发99
江东的开发与东吴政权的建立99
东吴的屯田100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101
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的联系103
东吴与南洋经济文化的交流104
部曲佃客与江东世家豪族大地主105
东吴的衰亡109
第五节 曹魏的经济与政治122
曹操的田租户调令122
曹魏的屯田制度123
曹魏的兴修水利与北方农业生产的复苏126
屯田制度的逐渐破坏130
九品官人制度的产生131
曹魏前期的政治132
曹魏的衰亡134
第二章 封建关系的加强142
第一节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部曲佃客制度的形成142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142
世家大族庄园的各种类型156
佃客与部曲161
门生与故吏168
奴隶制残余的严重遗留169
第二节 西晋的占田法179
占田法的实施179
太康时期的繁荣景象183
第三章 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187
第一节 西、北各少数族的内迁187
匈奴人的迁徙187
乌桓、鲜卑的分布地区及其社会制度190
氐、羌的分布地区及其迁徒197
宝人的分布地区及其迁徙202
汉族统治阶级对内迁各族的奴役与剥削204
第二节 西晋的黑暗统治与「八王之乱」209
西晋的门阀政治209
统治阶级的贪暴和奢侈212
贾后干政与「八王之乱」214
西晋王朝的灭亡219
汉族人民的流徙222
第三节 人民的流徙与流民起义222
流民入蜀与成汉建国224
流民起义的继续发生228
第四章 十六国235
第一节 胡羯的建国236
匈奴刘氏王朝的建立237
匈奴刘氏王朝的衰亡238
后赵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242
石虎的残暴统治246
梁犊起义与后赵王朝的衰亡249
冉闵的反胡羯斗争250
第二节 前燕与前秦的对立及苻坚的统一北方257
前燕慕容氏的兴起258
慕容垂的襄邑之胜261
前燕王朝的衰亡263
前秦苻氏王朝的建立264
王猛辅秦与苻坚统一北方266
前涼政权的兴替269
苻秦政治的渐趋紊乱274
第三节 淝水之战与苻坚的败亡274
苻秦对东晋的斗争277
淝水之战280
前秦王朝的灭亡286
第四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289
后燕与西燕291
北燕与南燕298
后秦、大夏与西秦300
后涼与南涼307
西涼与北涼310
第一节 北方世家大族的南渡与东晋王朝的建立319
江东世族地主的「三定江南」319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319
北方世家大族的南渡与东晋王朝的建立321
祖逖北伐325
南北世家大族的矛盾328
王敦跋扈与苏峻举兵331
桓温的三次北伐333
北方流民的南下344
第二节 北方流民的南下与东晋政府的对策344
侨州郡与土断制347
第三节 孙恩卢循的起义与东晋王朝的崩溃357
北府兵与荆扬内争357
孙恩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361
东晋王朝的衰亡与刘裕的当国365
卢循北进的失败368
第一节 宋初内政及北强南弱局势的形成378
刘裕灭後秦378
第六章 南朝的政治与轻济378
宋初内政384
北魏的南侵388
第二节 宋齐梁的更替与南朝世族制度的僵化392
宋齐梁的更替392
南朝的世族399
寒门将帅势力的逐渐接头与寒人的典掌机要405
兵士身份的继续低落420
第三节 南朝自耕小农经济的继续衰颓与军事力量的继续衰落420
自耕小农经济的继续衰颓423
南朝的农民逃亡与农民起义434
第四节 侯景乱梁与南朝的再削弱442
萧梁内政与对魏战争442
侯景之乱447
萧绎灭侯景与定都江陵452
江陵的陷落457
第五节 陈王朝的建立与衰亡459
陈王朝的建立459
江南地方豪强势力的兴起462
陈争淮南与陈的衰亡465
第六节 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469
豫州「蛮」与荆、雍州「蛮」469
傒人与俚人472
僚族474
爨族475
第七节 江南经济的发展476
农业的继续发展476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480
货币问题的对策491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496
第七章 北朝的政治与经济509
第一节 北魏初期的社会性质509
鲜卑拓跋氏的建国509
北魏的社会性质514
第二节 北魏孝文帝的均田、迁都与改革522
均田制的起源522
均田制的内容527
工商地位的逐渐改善538
迁都洛阳540
孝文帝与鲜卑保守贵族的斗争542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545
北魏政权与汉世家大族结合的加强550
第三节 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大起义558
北魏政治的衰乱558
北魏末年的僧侣起义563
六镇起义565
河北大起义571
山东起义575
关陇起义576
第四节 东魏与北齐的政治582
北魏王朝的分裂582
北齐王朝的建立589
东魏和西魏的战争590
均田制在北齐地区的推行及其破坏595
北齐王朝的腐败600
北周王朝的建立605
第五节 西魏与北周的政治605
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度608
府兵制度的确立614
关陇统治集团的组成621
北周武帝统一北方624
北周王朝的衰亡630
北方各族人民的大融合636
第一节 东北各族642
夫余642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境各族642
沃沮644
勿吉645
室韦648
契丹650
库莫奚651
第二节 柔然、高车与突厥652
柔然人与柔然汗国652
高车659
突厥人与突厥汗国664
第三节 西北各族669
鄯善670
伊吾672
高昌672
焉耆676
龟兹678
于阗680
渴盘陁682
疏勒682
乌孙与悦般683
第四节 西境各族685
吐谷浑685
附国和女国690
宕昌与邓至692
党项693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69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与海东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695
高句丽695
百济699
新罗702
日本邪马壹与大和国家70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及五天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706
大宛706
者舌707
悉万斤707
忸密707
粟特707
大月氏贵霜王朝708
兽哒汗国710
波斯萨桑王朝713
大秦帝国715
五天竺各国717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与南海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724
占婆国724
扶南国727
金邻、顿逊与狼牙脩国729
媻皇、丹丹与媻媻国731
诃罗单、干陀利与婆利国732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736
第一节 魏晋玄学与反玄学思想738
从清议到清谈738
玄学思想的产生742
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何晏与王弼744
才性同异离合的讨论754
嵇康与阮籍的思想756
向秀和郭象的思想764
杨泉、欧阳建、裴頠的唯物主义思想772
鲍敬言的《无君论》782
道教的形成与《太平经》的传播785
第二节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787
葛洪与《抱朴子》792
陶弘景、寇谦之对南北朝道教发展的影响797
第三节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801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801
初期佛经的传译809
佛教在南方与玄学思想的结合812
佛教在中原地区的流行815
般若六家七宗学说的玄学化818
中土僧侣的西行取经穴824
鸠摩罗什、昙无忏的东来传译828
僧肇《肇论》与竺道生的涅槃佛性学说832
释慧远对佛教发展的影响841
东晋南朝君臣的佞佛843
反佛教思想的先驱848
第四节 反佛教的斗争与范缜的无神论思想848
范缜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思想855
北朝的灭佛事件864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875
第一节 经学与历史、地理著作875
经学的继续发展875
正史的修撰885
汲冢竹简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901
《西京杂记》903
《华阳国志》904
《世说新语》906
《水经注》911
《洛阳伽蓝记》917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921
第二节 文学926
五言诗的形成926
建安文学927
正始文学936
西晋文学938
东晋南朝的玄言诗与山水诗941
陶渊明943
谢灵运与颜延之949
鲍照951
东晋南北朝的民歌与故事诗955
永明诗人与新体诗961
骈文的发展966
《文心雕龙》与《诗品》967
《文选》971
宫体诗972
庾信及北朝诗人973
神话与志怪小说978
第三节 艺术988
绘画与雕塑方面的成就988
石窟艺术993
书法999
音乐、舞蹈与杂技1005
第一节 数学、天文学与地图学1016
数学1016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1016
天文历法1023
裴秀的《禹贡地域图》1030
第二节 链钢技术与机械发明1032
链钢技术的新成就1032
机械发明1034
第三节 农学与医药学1038
《齐民要术》1038
医学与药物学方面的重要成就1045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1054
热门推荐
- 213034.html
- 684363.html
- 1515525.html
- 1854961.html
- 1862109.html
- 2430663.html
- 1757662.html
- 1034550.html
- 71571.html
- 2215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5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9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0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9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9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5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6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