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信息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钟义信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15045·总3202无6369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信息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1
1.1什么是信息2
1.2信息的作用12
1.2.1信息是一种资源12
1.2.2信息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的地位16
1.3什么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18
1.3.1信息科学18
1.3.2信息技术25
1.4信息技术与拟人律30
第2章 信息与通信技术39
2.1信息的表示和计量方法39
2.1.1信息的表示41
2.1.2概率信息的度量45
2.2通信系统技术概说49
2.2.1通信系统模型49
2.2.2有效性处理51
2.2.3保真性处理55
2.2.4调制解调61
2.2.5通信保密65
2.3通信网技术69
2.3.1为什么需要成网70
2.3.2转接技术73
2.3.3通信网的未来77
第3章 数据和信息处理82
3.1数据存贮系统82
3.1.1磁盘89
3.2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93
3.3办公室设备100
3.3.1办公室自动化103
3.3.2无纸张办公室107
3.4电子信函109
3.5自动化信息系统115
第4章 社会的需求123
4.1办公室程序的自动化124
4.2早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25
4.3综合化的信息系统127
4.4信息的存取方法133
4.5管理信息系统134
4.6辅助决策系统137
4.7系统设计方法142
4.8.1用户参与系统设计过程148
4.8系统设计的民主化方法148
4.8.2系统的民主设计151
4.8.3民主设计的优点154
第5章 联机信息系统156
5.1远程处理156
5.2计算机网159
5.2.1为什么需要计算机网160
5.2.2计算机网的沿革161
5.2.3网路协议165
5.2.4局部网168
5.2.5大型远程网170
5.2.6计算机网的用途171
5.2.7计算机网的前景172
5.3联机信息检索的人工因素174
5.3.1联机系统的由来175
5.3.2文献书目数据库178
5.3.3其它数据库180
5.3.4联机信息检索的优点和缺点182
5.3.5系统的用户183
5.4视数据业务187
5.4.1可视数据业务的工作过程189
5.4.2所能提供的信息范围190
5.4.3专用可视数据191
5.4.4商业联机检索和可视数据193
5.4.5信息和业务的需求194
5.4.6可视数据系统的特点和应用198
5.4.7影响用户使用可视数据的因素202
5.4.8可视数据的前景204
第6章 智能系统206
6.1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206
6.1.1日本设想207
6.1.2第五代计算机的结构208
6.1.3第五代系统研究开发的主要课题211
6.1.4日本的潜力213
6.1.5与人工智能的关系215
6.1.6西方对日本计划的反响219
6.2探索中的下一代计算机系统220
6.2.1智能系统和专家系统222
6.2.2比拟和模式匹配225
6.2.3知识的表示与贮存226
6.2.4作孔、剪切和织针的方法231
第7章 信息技术与南北分野234
7.1南北分野235
7.1.1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兴起236
7.1.2信息技术的生产情况239
7.1.3信息技术的应用243
7.2南方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机会246
7.3多国公司的作用249
第8章 信息技术——是祸还是福253
8.1信息技术的组织效应254
8.2就业问题256
8.2.1有选择的投资259
8.2.2分享工作机会260
8.2.3教育问题262
8.3信息技术与人民生活264
8.2.4未来的对策264
8.3.1工业民主265
8.3.2社会的职责268
8.3.3快速民意测验270
8.3.4私人秘密271
8.3.5信息的使用273
8.3.6信息技术和自我形象275
8.3.7社会的脆弱性277
第9章 信息、社会、未来279
9.1信息技术的展望279
9.2信息技术与新技术革命294
9.3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305
9.4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318
9.5某些策略问题327
参考文献330
热门推荐
- 2560248.html
- 654286.html
- 2076964.html
- 933552.html
- 65501.html
- 3105319.html
- 1883554.html
- 1779233.html
- 3353998.html
- 3528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23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5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2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6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3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9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3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