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儒耳目资》源流辨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儒耳目资》源流辨析
  • 谭慧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6007821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西儒耳目资-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儒耳目资》源流辨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西儒耳目资》——本特别的书1

1.2已有研究综述2

1.3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4

1.4全书结构6

第二章 《西儒耳目资》的成书过程及著者问题9

2.1引言9

2.2汉字拉丁注音体系的形成和完善11

2.2.1最先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人11

2.2.2对汉语所用声、韵、调等因素的确定13

2.3《西儒耳目资》的字典部分16

2.4《西儒耳目资》的语音理论部分21

2.4.1内容概况21

2.4.2创作过程22

2.5参与成书的明末学者25

2.5.1直接参与部分创作的中士25

2.5.2作序者及其他参与者26

2.6本章小结27

第三章 《西儒耳目资》概念术语辨源29

3.1引言29

3.2八组概念术语30

3.2.1元音30

3.2.2字、号32

3.2.3自鸣、同鸣33

3.2.4字父、字母、字子35

3.2.5重、轻37

3.2.6清、浊、上、去、入39

3.2.7甚、次、中41

3.2.8切、生43

3.3本章小结46

第四章 《西儒耳目资》“活图”探源48

4.1音韵活图的工作原理48

4.2音韵活图的可能来源51

4.2.1问题的提出51

4.2.2从结构形式看活图的来源53

4.2.3从历史条件看活图的来源60

4.2.4从思维方式看活图的来源64

4.3本章小结69

第五章 早期传教士汉字拉丁注音方案的西文符号系统71

5.1早期传教士注音方案的三个典例——罗明坚、利玛窦、金尼阁三套方案71

5.2三方案声母系统与欧陆罗曼系民族语的关系74

5.2.1欧陆四大罗曼系语言的部分辅音发音情况74

5.2.2三方案声母系统差异标注分析77

5.2.3关于汉语中没有的辅音字母86

5.3利玛窦、金尼阁方案中的特殊标记符号89

5.3.1声调符号89

5.3.2送气符号及其他91

5.4从适宜人群等因素看罗明坚、利玛窦、金尼阁三套方案的各自特点94

5.5本章小结98

第六章 金氏注音在明清传教士中的流传情况100

6.1利氏注音系统和金氏注音系统100

6.1.1利玛窦、金尼阁方案的共同特点104

6.1.2利玛窦、金尼阁方案的主要差别105

6.1.3金氏方案的“美中不足”106

6.2利玛窦、金尼阁之后的五套早期汉字拉丁注音方案107

6.2.1迪亚兹方案108

6.2.2卫匡国方案111

6.2.3卜弥格方案116

6.2.4何大化方案121

6.2.5万济国方案125

6.3利玛窦、金尼阁方案与五种晚出注音方案的系统比较129

6.3.1七种注音方案的声母系统比较129

6.3.2以314个音节汉字为例,对比迪氏与金氏注音方案131

6.4本章小结139

第七章 《西儒耳目资》在明末清初学者中产生的影响142

7.1引言142

7.2明清之际中西音韵概念的差异143

7.2.1文字的差别——象意与表音143

7.2.2“母子音”说与“父母子音”说146

7.2.3音节感知与音素感知149

7.2.4声韵二分与元辅二分149

7.2.5对语音的分类标准:综合归类法与特征分析法152

7.2.6对无字音的看法——字本位与音本位155

7.3明末清初士人对《西儒耳目资》的理解160

7.3.1方以智的音韵思想及其与《西儒耳目资》的联系160

7.3.2杨选杞和《声韵同然集》164

7.3.3刘献廷和《新韵谱》170

7.4本章小结178

第八章 结论182

8.1关于《耳目资》“事件”的反思182

8.2一点希望185

参考文献188

附录1 《西儒耳目资》成书大事记195

附录2 《西儒耳目资》概念术语与中国传统音韵概念术语对照表196

附录3 中西史料同心圆图附图197

附录4 七套早期汉字拉丁方案个别字注音比较表201

附录5 部分早期汉字拉丁注音资料影印202

附录6 《西儒耳目资》资料影印209

后记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