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德)彼得·阿特斯兰德著;李路路,林克雷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0298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验性社会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会数据的产生1
第一章 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基本问题2
一、三个主要问题2
二、基本的概念解释4
(一)经验的—经验主义5
(二)主要的应用7
(三)经验性分析的社会研究还是社会辩证批判的社会研究7
三、历史发展8
(一)量化和数学化的先驱8
(二)定性分析的先驱者及著作的意义10
四、社会数据的描述13
(一)作为对现实抽象的社会数据13
(二)社会数据的简化描述14
(三)首要的判断标准17
第二章研究过程19
一、研究过程的五个阶段19
二、理论的定位21
(一)确认问题21
(二)科学理论的视角24
(三)理论的功能29
附录30
(四)理论的类型39
三、操作化过程43
(一)确定对象43
(二)概念的定义46
(三)建立假设49
四、概念——变量——指标52
五、研究设计56
(一)研究过程的维度57
(二)方法和对象领域60
(三)作为社会过程的经验性社会研究61
(四)若干典型的研究设计64
第二篇 社会数据的调查71
第三章 观察72
一、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科学的观察72
(一)“观察”——一种生活所必需的在日常生活中定向的能力72
(二)日常的和科学的观察74
二、作为实地研究方法的观察75
三、参与观察的模式77
(一)象征互动理论77
(二)意义和知识决定世界构造的理论(现象学)78
(三)本土世界建构的理论79
四、参与观察的实施80
(一)研究者和他的实施方法81
(二)距离和一致性——进退两难的观察者84
(三)记录86
(四)进入现场、现场地位、退出现场88
(五)数据调查和加工的技术89
(六)科学要求90
(七)案例:双重现实——工业社会学中的参与观察91
五、伦理的观点95
第四章 询问98
一、概述98
二、日常的询问和科学的询问99
(一)作为信息交换的日常谈话99
(二)科学性的标准100
三、作为社会情景的访问101
(一)刺激反映模式102
(二)约束性和非约束性的看法109
(三)作为人工制品的意见111
四、询问的形式121
(一)从很少结构化到完全结构化的采访123
(二)交往类型:口头的——文字的126
(三)每种询问类型的应用领域133
(四)标准的——非标准的访问139
(五)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140
(六)直接的和间接的问题144
(七)根据意见的不同集中度进行询问146
五、问卷策略153
(一)访问者——挑选和培训158
(二)回答是真实的还是人为的159
第五章 实验162
一、社会研究中的实验162
(一)实验的功能和一般的概念确定163
(二)基本条件164
二、实验的各种类型165
(一)实验室实验和田野实验165
(二)规划实验和前—后—要素法166
(三)同时的和相继的实验166
(四)模拟和演习167
(五)实验的一个例子168
三、实验控制的技术和问题170
(一)控制的技术170
(二)实验控制中的问题172
四、社会科学中对实验的异议173
(一)“自证预言”和“自否预言”173
(二)实验的选择性174
(三)道德的限制175
(四)小结和展望176
第六章 内容分析178
一、社会科学的内容分析的对象178
二、方法的历史181
三、内容分析的概念和形式186
(一)描述式的内容分析188
(二)推论式的内容分析189
(三)交往的内容分析192
四、研究过程194
(一)确定分析材料和样本选择194
(二)建立分类体系196
(三)计数单位的编码198
(四)数据的加工和分析198
(五)信度和效度检验198
(六)媒介作用分析——一个例子199
第三篇 社会数据的运算201
第七章 尺度化方法202
一、功能和概念确定202
(一)概念202
(二)作为尺度基本要素的指标203
二、效度和信度204
三、尺度化方法的分类205
(一)方法的测量层次205
(二)测量什么?207
四、重要的尺度化方法208
(一)等级序列和成对比较208
(二)极谱法210
(三)瑟斯通的等间距法212
(四)里克特的相加评估法213
(五)古德曼的阶梯分析法214
(六)对有关复杂问题的深入尺度方法的说明217
五、总结和概括217
第八章 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在经验性社会研究中的应用219
一、对社会研究中数学和统计方法的意义的看法219
二、数学的描述模式222
(一)概率论222
(二)矩阵计算226
(三)其他的数学描述模式227
三、社会研究中的统计学232
(一)统计学的划分232
(二)统计的特征和测量层次233
四、描述统计235
(一)频数描述235
(二)统计度量指标237
(三)相关和回归240
(四)理论的频数分布244
五、抽样248
(一)抽样类型249
(二)系统的误差原因252
(三)抽样估计值253
(四)抽样量的确定257
六、假设检验258
(一)假设检验259
(二)x2检验260
七、方差分析和多变量方法262
第九章调查数据的运算264
一、调查的准备265
(一)假设和操作化265
(二)调查工具和电子数据处理辅助支持266
(三)质量评判和试调查268
二、调查数据的整理273
三、分析经过整理的数据278
(一)单一特征数据的运算280
(二)对相互联系的多变量的运算284
四、解释和研究报告291
第四篇 展望295
第十章1945年以来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发展——未来的任务296
一、知识和非知识之间的经验性数据296
二、联邦德国经验性社会研究的回顾301
三、克服关于理论和经验关系的矛盾假定305
四、精确到无意义?308
五、展望311
热门推荐
- 288044.html
- 3607196.html
- 2722331.html
- 3184197.html
- 1375728.html
- 1589016.html
- 2374279.html
- 1949043.html
- 3315500.html
- 655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7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4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6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8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9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2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0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5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