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ISBN:750007892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发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历史从何开始?4
一、“从计划到市场”的传统叙事4
二、重新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起点:1978年的背景9
第二节 30年改革开放的大国发展道路13
一、对内改革14
二、对外开放22
三、数字里透视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24
四、转型的终结?27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28
一、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七大挑战29
二、站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35
第四节 改革开放的推动力及阶段性39
一、发展的三角:适宜制度、经济增长与发展失衡39
二、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及其意义45
第一节 基于分权的政治结构与发展经济的激励机制51
一、分散的经济体制的特征52
二、垂直政治管理体制的特征58
三、基于分权的政治结构的积极作用68
四、基于分权的政治结构的负面影响76
五、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与挑战80
第二节 基于关系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的转型和发展83
一、关系型社会的历史基础84
二、关系型社会在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89
三、关系型社会与市场机制的互补99
四、转型和发展对关系型社会的消解103
五、从关系型社会到规则型社会的转型与挑战109
第一节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120
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就与挑战120
二、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表现及其影响129
三、城市化滞后条件下的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133
第二节 城乡分割的形成及其影响140
一、工业化战略与城乡分割的成因140
二、城乡分割的历史与现实143
三、城乡分割政策的经济、社会后果145
第三节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151
一、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152
二、有关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认识误区157
三、城乡融合的政策措施162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171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放地区的扩大171
二、国际贸易的增长与结构升级172
三、外资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174
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76
第二节 全球化进程与工业集聚177
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集聚180
二、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失衡186
第三节 从区域失衡到区域平衡189
一、区域平衡的动力机制190
二、区域平衡发展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197
三、如何在经济增长中实现区域平衡?202
第一节 公共服务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211
一、基础教育的大发展212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213
三、养老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的成就215
四、房地产业和居住条件的巨变217
第二节 公共服务相关领域的市场化改革220
一、公共服务相关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道路221
二、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福利制度进行改革?235
第三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的不均等242
一、城乡分割下的公共服务城乡不均等243
二、分权体制下的公共服务区域不均等247
三、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公共服务的人际不均等249
第四节 从追求效率到强调公平252
一、坚持市场化方向,调整市场化方式252
二、公共服务筹资的社会化和供给的市场化256
第一节 内部失衡262
一、非平衡发展模式的代价262
二、宏观失衡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困境269
第二节 外部失衡282
一、外部失衡的若干现象282
二、外部失衡是如何产生的?287
第三节 从内外失衡到发展平衡的动力机制302
一、快速发展和平衡发展需要携手并进303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306
三、建设“和谐世界”要求中国负起大国责任310
四、政府职能转换的条件已经成熟311
第四节 面向平衡发展的体制和政策调整312
一、体制层面的调整313
二、政策层面的调整316
第一节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历史、现实与未来323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经验说明什么?327
一、适宜的制度和发展模式可能是多元的327
二、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因时代所需而调整330
三、制度的试验对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是重要的332
四、主动融入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须334
第三节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335
一、形成新的发展道路336
二、形成新的世界格局338
参考文献341
后记367
热门推荐
- 2146772.html
- 6634.html
- 2198315.html
- 2720699.html
- 2642501.html
- 544862.html
- 203602.html
- 3187979.html
- 3659274.html
- 809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38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6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3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4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9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9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6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0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