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社会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雷通群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517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教育社会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例言1
第一篇原理篇3
第一章社会学发展的过程3
社会的释义3
社会学名称的由来3
社会学的先进思想4
社会学界说之考究4
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5
社会学研究法的变迁5
最近社会学的趋势6
第二章社会学与教育的关系8
教育社会学的释义8
社会学发达迟缓的原因8
社会学研究的范围9
纯粹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9
社会进步的分析10
社会学在科学上的位置10
科学思想创生的统系11
社会学的功用12
社会学在教育上的需要12
个人主义的恶影响13
教育目的的转移13
教育社会学的要务14
教育社会学的范围14
第三章个人与团体的关系17
社会学与生物学的关系17
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9
个人的意识作用与知识21
社会的遗传22
社会进化的二力22
发明与社会化23
社会分化与个性保留24
个性的分析24
个性的需要25
教育上的应用25
社会协同的训练26
第四章社会进化及团体的分类27
一般进化的重要原则27
团体是社会进化的结果28
团体的分类32
各期团体的范围及感化力34
各期团体与教育的关系35
学校改造的必要36
第五章第一期社会团体——家庭38
第一期团体的影响38
家庭教育的重要38
家庭与道德的关系39
家庭状况的变迁40
现代家庭的特别弱点41
学校与家庭联络的必要43
学校与家庭的组织44
第六章第一期社会团体——游戏团体45
社会对于游戏的态度45
关于游戏上各种学说46
各学说的批评47
游戏的重要价值48
游戏与年龄的关系49
游戏与职业的关系50
游戏与教育的关系51
第七章第一期社会团体——近邻团体53
近邻团体的界说53
近邻团体的本质54
近邻团体的进化54
小团体的重要55
小团体在社会上的势力55
宗教与地方团体的关系56
学校与地方团体的关系56
政治训练与地方团体的关系57
地方上经济生活的训练58
地方上社会生活的训练59
乡村的近邻团体60
城市的近邻团体61
第八章中间期社会团体——经济团体64
中间期团体发达的过程64
中间期团体接触的效力65
中间期团体多具经济的职能66
经济团体在教育上的效力69
学校对于经济生活的训练71
各级学校施行职业训练之范围74
第九章中间期团体——友谊及见闻团体77
友谊团体与娱乐的关系77
友谊团体之种类特色及势力78
见闻团体之种类特色及势力80
第十章中间期团体——宗教团体82
(甲)宗教注意个人的幸福82
(乙)宗教注重团体的幸福82
(丙)宗教操揽人心的手段83
(丁)宗教团体与教育的关系84
(戊)最近的教会问题85
第十一章第二期团体——经济团体及见闻团体88
现代社会生活与第二期团体的关系88
第二期团体日形重要90
第二期团体的经济职能91
第二期的见闻团体93
第十二章第二期团体——国家96
国家是第二期最重要的团体96
国家的进化98
国家的分类100
国家与教育的关系101
第二篇应用篇107
第十三章学校进化的程序107
非形式的教育107
由阶级组织至民众组织的程序107
由形式训练至实用训练的程序109
由私人管理进至公共管理的程序110
第十四章社会进步与学校关系112
社会进步概说112
学校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14
学校与诸团体的交互关系114
第十五章民主教育的真髓117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117
民主主义发展的趋势117
民主教育的真谛119
民主教育的重要问题120
第十六章教育目标分析法122
教育目标分析的用意122
先定大纲的必要122
生活效率的调查法123
教育目标分析表124
第十七章学校课程通论127
课程的通性127
课程的社会化及功用化128
教材选择的标准128
教材排除的标准129
第十八章改编课程的科学根据130
分析教育目标之用途130
各科须标明实际价值130
改编课程应有的步骤131
心理学的分析法131
社会学的分析法132
科学调查法的特色132
第十九章课程的组织134
教育须预备两重生活134
教材的分配法134
六三三制的中小学校职权135
中小学校课程的特质136
课程之规定与选择137
课业与游戏之配置问题137
第二十章社会化与学习过程139
社会化的根本解释139
社会同化与留存价值139
社会遗传上两种元素140
社会化的种种学习样式141
第二十一章教学法的社会化143
教学法进化的路径143
团体刺激在教学上的利用144
共学胜于独学的实验145
教学的社会化方法146
第二十二章训练法的社会化148
训练具两面的性质148
训练的原则与其应用149
直接训练与间接训练149
积极训练与消极训练150
团体组织的训练法152
第二十三章教育行政的社会化155
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155
新学制与师范独立问题156
地方学款保管问题157
增加行政人员的能率问题157
第二十四章职业教育的社会化159
职业教育在社会的价值159
个性与职业适应的关系160
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方法161
新学制对于职业教育的伸缩性162
教育指导的实施方法163
第二十五章乡村教育的社会化165
社会化与乡村化的差异165
乡村教育目标的演进165
社会化的乡村教学法167
教师对于乡村服务问题168
第二十六章社会教育问题170
社会教育的主要作用170
中国社会的恶影响170
社会教育设施的程序171
各种设施的评论172
第二十七章社会的犯罪与教育174
法律上犯罪的解释174
犯罪的种种原因174
心理的犯罪分类法176
预防犯罪的方法177
第二十八章社会的救贫与教育179
贫穷的程度与分量问题179
贫穷的各种原因179
救贫的方法181
热门推荐
- 2936756.html
- 1998285.html
- 1680958.html
- 1734547.html
- 805531.html
- 2136418.html
- 1668328.html
- 3868543.html
- 3560097.html
- 1794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3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9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4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4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6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4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1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65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