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缆电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缆电视
  • 张万书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11301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缆电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1什么是电缆电视1

目录1

附图1

1·1电缆电视综述1

第一章电缆电视综述和基础知识1

1·1·2电缆电视的现状和发展2

1·1·3电缆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3

1·1·4电缆电视系统举例4

1·2电视射频信号7

1·2·1电波的传播7

1·2·2直视距离的估算9

1·2·3视距内场强的估算10

1·3天线10

1·3·1基本参数11

1·3·2天线的种类16

1·4电缆22

1·4·1带状平行电缆和同轴电缆22

1·4·2电缆的名称和符号23

1·4·3电缆特性24

1·4·4几种同轴电缆的结构26

1·4·5电缆的选用27

1·5测量的分贝制28

1·5·1分贝(dB)28

1·5·2有效值电压和平均功率33

1·5·3电压叠加(相电压)35

1·5·4功率叠加(无规则相位源或称随机相位源)37

1·5·5功率分配39

2·1电缆电视系统的载噪比42

2·1·1噪声42

第二章系统分析42

2·1·2视频信噪比和射频载噪比50

2·1·3电缆电视系统几个参数的确定57

2·1·4提高载噪比的方法64

2·2电缆电视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失真66

2·2·1引言66

2·2·2非线性失真的产生机理67

2·2·3非线性失真的分贝表示和相对失真76

2·2·4由三阶失真引起的增益变化81

2·2·5交扰调制82

2·2·6非线性失真的测量88

2·2·7非线性失真的叠加89

2·2·8减小非线性失真的途径91

第三章系统设计93

3·1主观评价93

3·2系统性能参数94

3·3系统设计96

3·3·1系统性能讨论96

3·3·2电缆供电139

3·3·3其它问题142

3·3·4系统指标分配和系统设计综合150

4·1前端和前端设备157

4·2频率变换器和信号处理器157

第四章前端设备157

4·2·1频率变换器158

4·2·2信号处理器167

4·3调制器171

4·3·1调制器的作用171

4·3·2调制器的分类172

4·3·3调制电路173

4·3·4残留边带滤波器177

4·3·5调制器的电路原理179

4·3·6调制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81

4·4混合器182

4·4·1混合器的作用182

4·4·2混合器的分类183

4·4·3混合器使用方法和连接形式184

4·4·5混合器的技术指标189

4·4·4混合器电路举例189

4·5其它前端设备190

4·5·1导频信号发生器190

4·5·2调频声音调制器192

4·5·3演播室设备简介194

第五章放大器214

5·1放大器的分类214

5·1·1在前端系统中的放大器214

5·1·2在传输系统中的干线放大器215

5·2放大器的共同问题216

5·1·3在分配系统中的放大器216

5·3·2天线放大器的分类217

5·3天线放大器217

5·3·1天线放大器的作用217

5·3·3阻抗匹配与噪声匹配218

5·3·4天线放大器的指标225

5·4频道放大器228

5·4·1频道放大器的作用228

5·4·2频道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28

5·4·3频道放大器的指标228

5·5干线放大器230

5·5·1干线放大器的分类及使用条件230

5·5·2干线放大器的方框图235

5·5·3干线放大器的关键电路239

5·5·4干线放大器的技术指标254

5·6宽带放大器258

第六章分配器和分支器262

6·1分配器和分支器的种类262

6·2分配器262

6·2·1分配器的电气特性263

6·2·2分配器的工作原理269

6·3分支器276

6·3分支器电气特性277

6·3·2分支器基本电路279

6·3·3二分支、三分支和四分支器283

6.3.4定向耦合器284

6·4微带线分支分配器284

6·4·1微带线分支器的优缺点285

6·4·2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286

6·4·3微带耦合线的组成及其基本特性288

6·4·4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电参量291

第七章系统施工、调试与验收295

7·1天线的选用与架设295

7·1·1天线的选用295

7·1·2天线的架设295

7·1·3防雷302

7·2·1信号分配箱305

7·2管线敷设305

7·2·2户内管线敷设307

7·2·3户外管线敷设308

7·3安装309

7·3·1前端系统的安装309

7·3·2各部件的联接310

7·3·3户外安装312

7·4调试315

7·4·1准备工作315

7·4·2指标要求316

7·4·3前端系统的调试316

7·4·4干线传输系统的调试319

7·5验收324

7·4·5分配系统的调试324

7·5·2施工和结构方面验收325

7·5·1系统规模分类和验收标准325

7·5·3系统电气性能验收326

7·5·4安全验收327

7·5·5验收应具备的文件328

第八章电缆电视的测量329

8·1概述329

8·2电平的表示法和测量330

8·2·1开路电压和终端匹配电压330

8·2·2有损耗的阻抗变换331

8·2·3峰值电平和平均电平332

8·3用网络分析法测量电缆电视334

8·3·1扫频仪的组成和使用334

8·3·2提高扫频法的测量精度336

8·3·3几种阻抗匹配测量方法的比较336

8·4信号分析法337

8·4·1载噪比337

8·4·2噪声系数的测量方法340

8·4·3载波互调比341

8·4·4交扰调制比343

8·4·5组合差拍344

8·4·6信号交流声比345

8·4·7回波值348

8·4·8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349

8·4·9色/亮度时延差、增益差349

8·4·10辐射349

8·4·11抗扰度351

第九章双向电缆电视352

9·1概述352

9·1·1电缆电视发展的几个阶段352

9·1·2双向电缆电视名词术语352

9·2双向电缆电视353

9·2·1双向电缆电视的功能实现353

9·2·2双向电缆电视系统中的信息交换形式357

9·2·3反向系统的分析、设计与计算364

9·3反向传输的性能参数369

第十章电缆电视新技术370

10·1新技术的主要特征370

10·2卫星通信与电缆电视371

10·2·1利用卫星进行电视传输的优越性371

10·2·2我国卫星通信与广播的情况简介372

10·2·3卫星通讯及广播简介372

10·2·4卫星接收站组成简介及与地面接口方式375

10·3·2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378

10·3·1光纤的特性及其前景378

10·3光纤传输在CATV中的应用378

10·3·3光器件382

10·3·4调制方式383

10·3·5复用方式384

10·3·6目前CATV光纤系统遇到的问题386

10·4微波传输在电缆电视中的应用387

10·4·1引言387

10·4·2微波天线和馈线389

10·4·3微波传播391

10·4·4衰落现象396

10·5·1信息化社会对电缆电视的要求397

10·5宽带综合信息网397

10·5·2宽带综合信息网的组网形式401

附录一电源等值叠加dB换算表403

附录二电源不等值电压叠加dB对照表405

附录三不等值功率叠加dB对照表407

附录四不等值功率分配dB对照表408

附录五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409

分配系统验收规则409

附录六表1-2-1电视频道的频率配置414

附录七输出口结构尺寸417

附录八电压驻波比与反射损耗对照表419

附录九文字符号索引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