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
  • 夏子贵,罗余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0346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5

的密切联系中去研究生产关系5

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10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3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13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其他方法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15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17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及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21

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21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22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及其基本规律25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25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25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27

第二节 商品28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28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30

三、商品的价值量31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3

第三节 货币34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4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8

三、货币流通规律41

第四节 价值规律44

一、什么是价值规律44

二、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45

一、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是资本得以产生的历史前提51

第一节 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1

第一篇 资本主义经济51

第三章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1

第一部分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51

二、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5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9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59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64

第四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69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69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69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71

三、剩余价值率71

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72

五、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75

六、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75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7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工资76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77

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78

第三节 资本的积累过程79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79

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81

三、资本的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83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86

五、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评价88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92

第一节 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92

一、单个资本的循环92

二、单个资本的周转95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01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101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02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05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08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08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09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110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111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114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14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14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16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19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20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职能和作用120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121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22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124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特点124

二、利息和利息率125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25

四、股份公司和股票126

五、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27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128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28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129

三、土地价格132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35

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135

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35

第二部分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135

二、垄断组织的形式和本质138

三、二战以后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141

第二节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44

一、金融资本的形成144

二、金融寡头及其统治147

三、二战以后金融资本的发展147

第三节 剩余价值规律转化为高额垄断利润规律149

一、价值转化为垄断价格149

二、垄断利润及其来源150

一、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51

第四节 垄断和竞争151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52

三、垄断与竞争的并存,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呈现两种趋势153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55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155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55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59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61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63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163

二、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干预和调节165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169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169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170

第一节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73

一、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173

第九章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173

二、资本输出和国际垄断178

第二节 国际垄断的形式和实质181

一、国际垄断的形式181

二、国际垄断的实质186

第三节 国际垄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87

一、国际垄断对母国经济的影响187

二、国际垄断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影响188

三、国际垄断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189

四、国际垄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90

第十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9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194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194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196

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形成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197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198

一、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实现目的手段的矛盾198

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与实现条件的矛盾199

三、资本主义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200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201

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201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203

第二篇 社会主义经济209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20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209

一、社会主义是客观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09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2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2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21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21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1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218

二、公有制为主体219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23

一、计划配置22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7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227

二、市场配置229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232

一、市场经济的内涵232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234

三、市场经济构成的基本要素23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240

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有其客观必然性24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44

第二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24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246

第一节 市场主体及其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246

一、市场主体的一般规定性246

二、我国现阶段的市场主体248

三、市场主体在市场运行中的关联关系和作用252

一、居民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253

第二节 居民的行为253

二、居民的购买行为254

三、居民的储蓄行为257

四、居民的销售行为259

第三节 厂商的行为260

一、厂商的行为目标和行为选择260

二、厂商的购买行为261

三、厂商的生产行为262

四、厂商的销售行为268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270

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体系270

一、市场及其构成要素270

二、市场的功能271

三、市场体系271

第二节 消费品市场273

一、消费品市场的地位和特点273

二、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因素276

三、培育和完善消费品市场277

第三节 生产资料市场278

一、生产资料市场的地位和特点278

二、发展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的意义280

三、发展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281

第四节 金融市场282

一、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82

二、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283

三、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86

第五节 其他要素市场287

一、劳动力市场287

二、技术信息市场288

三、房地产市场289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292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一般规定性292

一、市场机制的含义292

二、市场机制的特征293

三、市场机制的作用及其实现条件294

第二节 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297

一、价格机制297

二、供求机制298

三、竞争机制299

四、信贷利率机制301

五、工资机制303

六、风险机制305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307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307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分配307

二、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309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10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310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1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314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314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315

二、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315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319

第一节 所有制性质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319

一、所有制性质决定个人收入分配制度319

二、所有制结构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3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324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24

二、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325

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329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335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35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335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338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339

一、社会救助340

二、社会保险341

三、社会福利346

四、社会优抚347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350

第一节 宏观调控及其必要性350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350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52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353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353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357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在规定性360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360

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对象364

第三部分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367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367

第一节 经济增长367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367

二、经济增长方式369

第二节 经济发展372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372

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7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377

第三节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377

二、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几种关系379

三、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381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3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387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87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90

一、发展对外贸易391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3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发展多方面的对外经济关系391

二、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国资金394

三、发展国际旅游业和劳务输出396

四、设立对外经济开放地区397

五、对外经济技术援助399

参考文献402

后记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