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楼梦与书法文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红楼梦与书法文化
  • 孟宝跃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3398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199页
  • 主题词:《红楼梦》研究;汉字-书法-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楼梦与书法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曹雪芹的书法观1

一、成长的人文环境2

二、曹雪芹手迹3

(一)稿本目录题字4

(二)书箧两行楷书4

(三)画上几处题款5

三、曹雪芹的书法观6

(一)书法之重要7

(二)书法之力量8

(三)书法之魅力10

第二章 《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展现13

一、广泛的书法应用14

二、普遍的修身方式15

三、实用的记录功能17

四、文字的崇拜心理19

五、全面的书体展示20

六、不同的挥毫场面22

七、当时的书法传播24

八、雅致的文房用品25

九、丰富的书写内容26

十、并存的艺术形式28

第三章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与书法31

一、酸楚几多挥笔时:元春与书法32

二、爱将笔墨逞风流:宝玉与书法33

三、深深情意在书中:黛玉与书法36

四、见性法书始信然:宝钗与书法38

五、高情不入时人眼:探春与书法40

六、可证云空未必空:妙玉与书法42

七、前生定是瑶台种:宝琴与书法43

八、书事演推酸腐气:贾政与书法45

第四章 《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作用49

一、别致的故事导入形式50

二、高妙的语言表达效果52

三、传统的情感抒发手段54

四、大众的审美欣赏对象55

五、独特的情节推动模式57

六、鲜明的人物刻画手法59

七、深刻的内涵表达途径61

八、独到的符号表达系统62

九、雅致的标示展示方式65

第五章 《红楼梦》中书法文化的意义67

一、扩充了文化内容68

二、突出了民族特色69

三、彰显了文人情趣72

四、记录了传统习俗73

五、展现了书法大用76

六、再现了书史典故78

七、雅化了生活情调80

八、展示了汉字内涵82

第六章 后四十回书法文化应用的得失85

一、可圈点之处86

(一)思维得以贯通86

(二)表达因此深化88

二、可商榷之处91

(一)几处不足91

(二)一点想法92

第七章 《红楼梦》现实景观中书法的应用95

一、作者对书法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运用96

二、红楼现实景观中书法应用品评97

(一)书法应用与书中描写97

(二)装饰形式与作者意图99

(三)书法景观与周围环境101

三、对红楼现实景观书法应用的建议102

(一)尽量靠近原著书法思维102

(二)创造性地利用书法元素103

第八章 与《镜花缘》在书法运用上的比较106

一、相似之处107

(一)营造文化氛围107

(二)塑造人物形象110

(三)推动故事情节112

二、不同之处114

(一)书法定位不同114

(二)写作手法不同116

(三)表达效果不同118

三、总体评价121

(一)对书法文化的展示与强调121

(二)《镜花缘》对《红楼梦》的继承和发展124

(三)《红楼梦》的经典地位更加突出125

第九章 《红楼梦》对书法的启示128

一、艺术对书法的启示129

二、文学对书法的启示131

三、生活对书法的启示133

第十章 红楼主题书法创作136

一、“自题一绝”便笺138

二、“石上偈”中堂139

三、“身后眼前”对联140

四、“太虚幻境”匾额140

五、“假作无为”对联141

六、“烟霞泉石”对联142

七、“嫩寒芳气”对联142

八、“苦海慈航”匾额143

九、“绿窗青史”对联143

十、“秋爽斋”匾额144

十一、“招宝玉结诗社帖”信笺145

十二、“簪菊诗”横匾145

附 笔者创作红楼主题的书法作品147

参考文献178

后记1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