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催化剂的结构与分子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建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ISBN:750082038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催化剂的结构与分子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催化科学研究的发展1
第二节 催化剂的结构5
一、平衡的折衷的颗粒5
二、催化剂的组成成分6
第三节 催化剂的开发7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 活性组分的单分子层分布15
第一节 单分子层分散现象15
第二节 单层分散现象的理论解释21
第三节 单层分散的表征22
第四节 单层分散的结构模型与测试37
第五节 活性组分单层分散的容量(阈值)42
第六节 单层分散的影响因素57
第七节 单层分散动力学61
第八节 单层分散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67
第九节 活性组分自载体表面上的脱附70
参考文献75
第三章 催化剂的孔结构78
第一节 概述78
第二节 孔结构类型、特征与表征79
第三节 分子筛催化剂的择形催化类型83
一、筛分效应83
二、构型扩散83
三、反应物择形性84
四、产物择形性86
五、约束过渡态择形性88
六、分子穿行控制89
第四节 孔结构对催化过程的影响92
一、孔结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92
二、孔结构对反应选择性的影响96
三、孔结构对热传导和热稳定性的影响97
第五节 孔结构的形成方法98
一、化学结合水脱除法98
二、粒子聚集法98
三、沥滤法99
四、挥发和气化法99
五、降低表面张力法99
七、水热法100
六、添加有机物法100
八、挤压法101
九、沸石催化剂改性法101
第六节 择形催化在工业中的应用102
一、选择重整102
二、M-重整103
三、脱蜡104
四、乙苯合成104
五、甲苯歧化105
六、二甲苯异构化106
七、甲醇制汽油107
参考文献107
第一节 真实与表观金属-载体相互作用109
一、比粒经效应109
第四章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109
二、载体效应的早期证据110
三、双功能催化作用111
四、催化剂毒物111
五、助剂112
六、真实金属-载体相互作用112
第二节 表现金属-载体效应115
一、比粒经效应115
二、双功能和溢流催化作用116
第三节 绝缘体氧化物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118
一、简单绝绝体的相互作用118
二、沸石上的相互作用119
一、H2和CO的化学吸附120
第四节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化学吸附研究得到的证据120
二、氧气的吸附和氢氧滴定130
三、氮气吸附132
第五节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催化剂的结构信息132
一、X射线测量132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133
第六节 SMSI对催化性质的影响134
一、结构不敏感反应135
二、结构敏感反应136
第七节 有关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来源和属性的证据143
一、载体的还原性143
二、载体和金属之间电子转移的程度145
三、吸附分子的红外光谱146
第八节 结论147
参考文献150
第五章 膜催化剂的结构与膜反应器151
第一节 前言151
第二节 膜催化剂材料和膜反应器主要形式152
第三节 膜催化反应及催化膜反应器的研究155
一、膜催化加氢155
二、膜催化脱氢158
三、共轭型膜催化反应162
四、涉及氧传递的膜催化反应163
五、C1-化学中的膜催化转化165
第四节 展望166
参考文献167
第六章 催化剂的分子设计170
第一节 概述170
第二节 对分子设计的了解174
第三节 分子设计的基础178
一、理论化学和模拟178
二、分析仪器183
三、表面科学188
四、金属有机化学191
五、分子筛科学198
六、反应工程209
第四节 催化剂的设计——开创未来213
一、现有产品的可替代工艺的开发213
二、现有产品的新工艺的开发215
三、环境技术的开发222
四、新的技术概念226
参考文献228
热门推荐
- 3060259.html
- 3788968.html
- 1033790.html
- 2955012.html
- 3190421.html
- 3510015.html
- 2841600.html
- 3189278.html
- 3000035.html
- 2224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40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8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6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6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1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1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7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