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经济学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通信经济学 第3版
  • 黄秀清,吴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3331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经济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业发展概论1

1.1 通信业发展回顾1

1.1.1 通信的起源1

1.1.2 通信业的发展2

1.1.3 通信业发展变革的驱动力量6

1.2 中国通信业发展历史回顾11

1.3 通信业与国民经济16

1.3.1 电信密度与人均GDP的关系16

1.3.2 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关系17

1.3.3 宽带发展与GDP的关系17

1.3.4 电信技术进步与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18

1.3.5 电信业增加值与国民经济20

第2章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22

2.1 信息通信技术与社会信息化22

2.1.1 社会信息化22

2.1.2 信息通信技术与社会信息化25

2.2 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测评理论及方法28

2.2.1 早期社会信息化测评理论及方法28

2.2.2 国际组织社会信息化测评方法32

2.2.3 我国社会信息化测评方法36

2.3 我国“两化融合”实践及测评43

2.3.1 两化融合43

2.3.2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现状44

2.3.3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价45

2.3.4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和结果分析51

第3章 通信业及其技术经济特征分析54

3.1 产业划分理论54

3.1.1 两大部类分类法54

3.1.2 三次产业分类法55

3.1.3 四次产业划分理论55

3.1.4 标准分类法64

3.1.5 其他分类法67

3.2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67

3.2.1 变革之中的通信业67

3.2.2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68

3.3 通信业技术经济特点分析69

3.3.1 通信业的生产技术特点69

3.3.2 通信业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特点71

3.3.3 通信业的网络外部性特点74

3.3.4 通信业的基础设施性特点79

3.3.5 通信业的产业组织特点81

第4章 通信业产出分析85

4.1 通信业产出与计量85

4.1.1 通信产品与通信业务85

4.1.2 通信企业产出86

4.1.3 通信产出的计量方法87

4.2 通信业产出指标88

4.2.1 通信业务量88

4.2.2 通信业务总量89

4.2.3 通信业增加值90

4.2.4 通信业务收入92

4.2.5 通信企业利润97

4.3 通信业产出指标的统计分析方法98

4.3.1 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方法98

4.3.2 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对比分析99

4.3.3 不同时期指标的对比分析100

4.4 通信产品结构分析103

4.4.1 通信产品专业结构104

4.4.2 邮政业务结构分析105

4.4.3 电信业务结构分析106

第5章 通信成本及其测算109

5.1 通信成本概述109

5.1.1 成本的一般概念109

5.1.2 通信业研究成本的不同角度110

5.1.3 通信业成本分析中常用的成本概念111

5.2 通信企业成本构成特点118

5.2.1 我国电信企业费用要素构成118

5.2.2 通信企业成本特点120

5.3 通信成本的测算123

5.3.1 通信成本测算的目的123

5.3.2 通信成本测算途径123

5.3.3 通信成本测算方法和模型126

第6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定价实践136

6.1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136

6.1.1 通信资费136

6.1.2 通信资费体系及其分类136

6.1.3 通信资费的计费依据138

6.2 通信资费结构理论138

6.2.1 通信业务资费结构139

6.2.2 邮政业务资费结构143

6.2.3 总体业务资费结构143

6.3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144

6.3.1 相关定价理论144

6.3.2 政府管制定价160

6.3.3 通信企业定价162

6.4 电信资费165

6.4.1 固定电话资费165

6.4.2 移动电话资费167

6.5 邮政资费179

6.5.1 邮政资费的特点179

6.5.2 邮政业务资费的主要内容180

6.6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180

6.6.1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历程180

6.6.2 我国电信资费监管现状183

6.6.3 电信资费政策的改革方向184

6.6.4 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国际比较185

第7章 通信市场及竞争187

7.1 通信市场187

7.1.1 通信市场边界的确定187

7.1.2 市场结构及效率193

7.1.3 通信市场结构分析197

7.2 通信市场竞争行为分析199

7.2.1 定价行为199

7.2.2 销售行为202

7.2.3 企业兼并203

7.3 市场绩效评价203

7.3.1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203

7.3.2 市场绩效的衡量204

7.3.3 通信市场绩效评价208

第8章 通信业竞争政策209

8.1 有效竞争及竞争政策209

8.1.1 有效竞争理论的发展209

8.1.2 竞争政策及其目标211

8.2 通信业竞争政策的发展213

8.2.1 美国的竞争政策及相关法律213

8.2.2 欧盟的竞争政策及相关法律216

8.2.3 我国的竞争政策及相关法律219

8.3 竞争政策框架224

8.3.1 禁止限制竞争的行为224

8.3.2 禁止滥用市场主导地位的行为225

8.3.3 对合并的控制225

第9章 管制理论基础227

9.1 管制及其理论依据227

9.1.1 管制及管制目的227

9.1.2 管制的理论依据230

9.1.3 管制的边界231

9.1.4 管制、放松管制及管制重构235

9.2 管制制度构成236

9.2.1 经济性管制236

9.2.2 社会性管制241

第10章 通信业管制实践245

10.1 国外通信业管制实践245

10.1.1 美国通信业管制实践245

10.1.2 日本通信业管制实践247

10.1.3 韩国通信业管制实践248

10.1.4 欧盟通信业管制实践250

10.1.5 新加坡通信业管制实践251

10.1.6 巴西通信业管制实践252

10.1.7 英国通信业管制实践253

10.2 我国通信业管制实践254

10.2.1 改革前我国通信业的体制状况254

10.2.2 改革以来我国通信业的体制状况257

10.3 通信业管制的内容259

10.4 融合趋势下通信业管制的发展261

10.4.1 融合监管的背景261

10.4.2 全球电信业体制改革的趋势262

第11章 通信业资本运营及全球化发展265

11.1 资本运营的基本理论及特点265

11.1.1 资本运营的一般概念265

11.1.2 资本运营的特点267

11.1.3 资本运营的基本原则269

11.1.4 资本运营的分类和实现271

11.2 通信业的资本运营277

11.2.1 通信业的资本运营及其意义278

11.2.2 通信业资本运营的特点278

11.2.3 我国通信业资本运营实践279

11.3 通信业发展的全球化经营288

11.3.1 经济全球化与通信全球化288

11.3.2 中国通信业全球化实践及突破292

第12章 通信普遍服务295

12.1 普遍服务的产生295

12.1.1 普遍服务问题的提出295

12.1.2 普遍服务的意义296

12.1.3 衡量普遍服务的标准297

12.2 普遍服务的基础理论299

12.2.1 普遍服务的最新研究介绍299

12.2.2 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303

12.2.3 普遍服务的融资方式305

12.2.4 普遍服务基金307

12.3 我国普遍服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311

12.3.1 打破垄断前的普遍服务政策311

12.3.2 电信业出现竞争以后的普遍服务政策312

12.3.3 村通工程313

12.3.4 “十二五”期间我国普遍服务的目标314

12.4 世界主要国家电信普遍服务机制315

12.4.1 美国电信普遍服务315

12.4.2 英国电信普遍服务315

12.4.3 澳大利亚电信普遍服务315

12.4.4 印度电信普遍服务316

12.4.5 经验与启示316

12.5 邮政业的普遍服务317

12.5.1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现状317

12.5.2 邮政普遍服务的理论研究319

第13章 通信网间互联及管制323

13.1 通信网间互联概述323

13.1.1 网间互联与接入323

13.1.2 电信网间互联模式324

13.1.3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式328

13.2 通信网间互联的管制331

13.2.1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331

13.2.2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337

13.2.3 网间互联的管制339

13.2.4 电信网间互联管制的基本框架339

13.3 电信网间互联资费确定的方法341

13.3.1 呼叫方保留全部收入方法341

13.3.2 通过谈判协商制定网间互联资费341

13.3.3 基于现行资费制定网间互联资费342

13.3.4 基于成本制定网间互联资费342

13.4 下一代网络环境下的通信网间互联问题344

13.4.1 下一代网络及其网间互联345

13.4.2 下一代网络对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48

13.4.3 国外互联管制实践经验351

附录A 拉姆塞定价的证明358

附录B 有关名词解释360

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