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教育学 新编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学教育学 新编本
  • 叶上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3748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中学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教育学 新编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教育学1

二、中学教育学7

三、学习中学教育学的目的和方法11

第一编 中学教育导论20

第一章 教育总述20

第一节 教育本质20

一、教育自身固有的属性22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30

三、教育的概念34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规律36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6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42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46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47

一、原始教育48

二、古代教育48

三、现代教育49

四、当代教育53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我国教育56

一、我国现阶段教育的历史方位和使命5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创新62

三、落实教育战略地位…发挥教育战略作用65

第二章 基础教育和中学教育72

第一节 基础教育72

一、基础教育的性质和范围72

二、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74

第二节 中学教育76

一、中学教育的性质、特点和任务76

二、义务教育和中学教育80

三、中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82

第三节 农村中学教育86

一、农村中学教育的地位、作用86

二、农村中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88

三、推进农村中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91

第三章 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96

第一节 我国教育方针96

一、教育方针概述96

二、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立和发展99

二、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精神100

第二节 教育目的概述105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105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功能108

三、教育目的的客观制约性及价值取向109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112

一、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112

二、中学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115

二、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学全面发展教育117

第四章 素质教育和中学素质教育122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提出及确立122

一、素质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制约性122

二、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25

三、素质教育概念确立的依据129

第二节 素质和素质教育133

一、人的素质概念和结构133

二、素质教育概要136

第三节 中学素质教育概要143

一、中学素质教育的任务及含义143

二、中学素质教育的特征144

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152

第四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59

一、素质教育已进人全面推进的阶段159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三种行为”必须到位160

三、力戒形式主义,注重素质教育的实效164

第二编 中学生和教师168

第五章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168

第一节 主体和主体性168

一、主体的概念168

二、主体性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发展因素169

三、主体间性174

第二节 教育过程中孰为主体175

一、教育主体问题的提出175

二、教育过程中孰为主体的争论177

三、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181

第三节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186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及意义186

二、现代师生关系的建立188

第六章 中学生195

第一节 学生概述195

一、学生的概念和权利义务195

二、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198

三、了解学生,研究学生198

第二节 中学生的特点和教育200

一、中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教育200

二、中学生的年级特点和教育205

三、中学生的学业差异和教育212

第三节 中学生集体和素质教育215

一、中学生集体及其特征216

二、学生集体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18

三、学生集体和“学会关心”219

第七章 中学教师222

第一节 教师概述222

一、教师的概念222

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224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25

四、中学教师的根本职责和任务227

第二节 素质教育对中学教师的要求229

一、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229

二、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230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32

四、教师的业务素养234

第三节 中学班主任237

一、中学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37

二、中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原则和方式238

第三编 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246

第八章 加强和改进德育246

第一节 中学德育概述246

一、中学德育的地位和作用247

二、中学德育的任务和要求250

三、中学德育目标253

第二节 中学德育过程的规律和原则254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及其实质254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55

三、中学德育的原则260

第三节 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65

一、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含义及其条件265

二、全方位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67

第四节 优化育人环境273

一、建设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274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277

第九章 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80

第一节 课程概述280

一、课程的基本理论281

二、课程实践的领域286

第二节 课程改革291

一、全球视野中的课程改革291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294

三、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295

第三节 课程文件300

一、课程设置300

二、课程标准304

三、教材308

第十章 深化教学改革312

第一节 教学概述312

一、教学的概念312

二、教学的作用和地位313

三、中学教学的任务315

第二节 中学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318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318

三、中学教学原则320

第三节 中学教学方法改革326

一、教学方法概述326

二、中学教学方法分类328

三、中学生的学法指导330

四、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331

五、中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332

第四节 中学课堂教学改革333

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333

二、课堂教学模式334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337

第十一章 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340

第一节 体育340

一、中学体育的意义和任务340

二、中学体育的内容和特点343

三、中学体育的途径345

四、中学卫生保健346

五、农村中学的体育和卫生348

第二节 美育351

一、中学美育的意义351

二、中学美育的任务和内容353

三、将美育融人学校教育的全过程358

第三节 劳动技术教育361

一、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361

二、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和内容363

三、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和要求363

第十二章 抓好课校外教育活动367

第一节 课校外教育活动概述367

一、课校外教育活动的概念和特点367

二、课校外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369

三、课校外教育活动与课程的关系371

第二节 中学课校外教育活动的实施372

一、课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372

二、课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74

三、课校外教育活动的场所和设施375

四、课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376

第三节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380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概念、意义和特点380

二、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分类382

三、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383

第四节 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防治和处理385

一、防治和处理好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85

二、预防为主,防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386

三、依法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387

第十三章 形成“三结合”教育合力389

第一节 家庭教育389

一、家庭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意义390

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390

三、家庭教育的特点392

四、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394

第二节 社区教育396

一、社区和社区教育的含义397

二、社区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作用398

三、我国现阶段社区教育的组织和活动401

第三节 形成“三结合”教育合力406

一、“三结合”教育合力的概念和意义406

二、形成“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实施构想407

第十四章 推进中学信息教育411

第一节 信息教育概述411

一、信息和信息、技术412

二、信息素质和信息教育413

三、信息教育的发展历程414

第二节 中学信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418

一、中学信息教育的目标418

二、中学信息教育的内容420

第三节 中学信息教育的原则和途径423

一、中学信息教育的原则423

二、中学信息教育的途径425

第十五章 开展中学生指导428

第一节 开展中学生指导的意义和原则428

一、开展中学生指导的意义428

二、开展中学生指导的原则429

第二节 中学生学习指导431

一、培养学习兴趣、动机和态度431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433

三、克服学习中的不良因素433

第三节 中学生人际交往和理财指导437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437

二、中学生理财指导441

第四节 中学生性健康教育指导443

一、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43

二、科学开展中学生性健康教育指导444

第五节 中学生升学和就业准备指导445

一、中学生升学指导446

二、中学生就业准备指导448

第四编 中学教育研究·评价·办学452

第十六章 中学教育研究452

第一节 中学教育研究概述452

一、中学教研和科研的含义452

二、中学教研和科研的区别与联系454

三、正确处理中学教研和科研的关系456

第二节 坚持开展中学教研活动457

一、中学教研的意义、任务和特点457

二、中学教研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460

第三节 积极开展中学教育科研464

一、中学教育科研的意义、任务和特点464

二、中学教育科一研的类型和内容467

三、中学教育科研的实施要求471

第四节 中学教育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472

一、理念先导,制度创新473

二、强化教育研究规范473

三、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教育研究的主课题474

四、在实践中应用成果,推广成果474

第十七章 中学教育评价476

第一节 中学教育评价概述476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和功能477

二、教育评价和教育价值观478

三、教育评价的标准和原则480

四、教育评价的步骤484

第二节 中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486

一、中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意义和特点486

二、中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标准和内容487

三、中学生素质发展性评价的方法490

第三节 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491

一、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质及特点491

二、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标准和内容492

第四节 中学办学水平评价494

一、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意义和目的494

二、中学办学水平评价的标准和内容495

三、中学办学水平评价的实施499

第十八章 建设素质教育示范性中学503

第一节 建设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必要性503

一、重点中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局限性503

二、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505

三、素质教育示范中学与一般中学和重点中学的关系507

四、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509

第二节 素质教育示范中学的标准510

一、先进科一学的办学思想,明确清晰的办学目标510

二、德艺双馨的师资,开拓创新的班子511

三、科学的学校管理,和谐的人文环境512

四、教育科研兴校,教改实验奠基513

五、良好的办学条件,现代的教育技术513

六、鲜明的办学特色,显著的办学效益514

第三节 素质教育示范中学的建设516

一、转变观念,明确目标516

二、德育为首,全面育人517

三、教学为主,全面安排518

四、软件从严,硬件从实518

五、以人为本,管理创新519

六、优化环境,以文化人520

七、依法治校,规范办学521

八、科研培训,兴校强师522

九、政府保障,社会参与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