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任志远,张艳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1537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土地利用-关系-区域环境:生态环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理论与意义3
一、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3
(一)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内容3
第一篇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3
(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方法4
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6
(一)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现状6
(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发展趋势7
(三)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意义8
第二章 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安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9
一、农业景观生态评价与设计9
(一)农业景观生态评价的内容9
(二)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特点与内容11
(一)生态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14
二、生态系统经济评价与生态安全分析方法14
(二)生态系统经济评价内容与体系17
(三)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生态安全分析方法18
第二篇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23
第三章 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23
一、准格尔旗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23
(一)自然条件特征23
(二)社会经济特征25
二、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26
(一)准格尔旗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26
(二)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分析27
(三)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34
三、准格尔旗土地持续利用发展模式36
(一)土地持续利用的特点36
(二)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模式37
(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38
(四)土地开发布局和重点39
第四章 陕北高原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42
一、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42
(一)研究区域资源环境特征42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42
二、研究分析方法44
(一)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44
(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信息系统44
三、陕北高原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46
(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46
(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48
(三)土地利用程度变化50
(四)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53
四、陕北高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59
(一)驱动因素与驱动力指数计算59
(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空间差异63
五、陕北高原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64
(一)分析方法64
(二)土地利用动态预测模型65
第五章 秦巴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67
一、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原则和方法67
(一)山区土地持续利用的特点67
(二)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原则68
(三)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69
(四)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与过程71
二、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内容与特点71
(一)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内容71
(三)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原则72
(二)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层次体系72
(四)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分区研究73
三、山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案例74
(一)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社会经济特征74
(二)土地利用的生态评价75
(三)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评价78
(四)土地利用特征与问题分析79
(五)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分析81
(六)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研究86
(七)山区土地持续利用决策支持系统87
一、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95
(一)景观生态环境因子分析与评价95
第六章 山地农业景观生态研究95
第三篇 农业景观生态设计与生态安全研究95
(二)景观生态类型与功能区的划分98
(三)农业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101
(四)农业景观生态评价105
二、农业景观生态建设107
(一)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特点108
(二)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生态建设原则108
(三)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生态建设目标109
(四)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生态系统功能区110
(五)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生态建设模式111
三、秦巴山区农业景观生态动态分析案例114
(一)研究区概况114
(二)农业景观空间格局生态分析116
(三)农业景观生态管理与生态建设模式121
一、生态服务功能经济评价现状及问题124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124
第七章 秦巴山区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测评124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125
(三)研究现状及问题127
二、秦巴山区生态环境概况与研究技术路线128
(一)秦巴山区生态环境概况128
(二)主要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130
三、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产有机物价值测评132
(一)植被生产有机物物质量测评模型132
(二)植被生产有机物价值量测评模型133
(三)测评结果分析133
四、陕南秦巴山区植被涵养水源的价值测评136
(一)测评方法与模型137
(二)测评结果分析138
五、秦巴山区植被保持土壤经济价值测评141
(一)测评方法与模型141
(二)测评结果分析144
六、秦巴山区植被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经济价值测评147
(一)测评方法与模型147
(二)测评结果分析148
七、区域生态经济账户与生态经济管理149
(一)秦巴山区植被综合调节功能价值149
(二)秦巴山区陆地植被绿色生态账户151
第八章 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153
一、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153
(一)生态承载力153
(二)生态安全155
二、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分析158
(一)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概况158
(二)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承载力测算161
(三)测评结果分析163
参考文献164
热门推荐
- 412713.html
- 2139332.html
- 3174549.html
- 1891870.html
- 661294.html
- 2346330.html
- 680200.html
- 2142493.html
- 2464300.html
- 1740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8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3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82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8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3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7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8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4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