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帝内经文献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灿玾主编;张灿玾,徐春波,张增敏编写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084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内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帝内经文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志》著录医经类诸家考1
一、《黄帝内经》之著录1
目录1
二、《黄帝内经》与《外经》的关系2
三、《黄帝内经》与医经类别家的关系2
四、《素问》、《九卷》与《黄帝内经》的关系5
一、成书年代9
(一)为黄帝与岐伯等君臣问答之作9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历史背景9
(二)成书于先秦说10
(三)成书于汉代说10
(四)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11
(五)近代研究情况11
二、历史背景12
(一)科学文化发展的有关情况13
(二)五行与五脏的关系22
(三)依托之风27
(四)汉代刘向校书29
(五)《素问》、《灵枢》成书年代32
第三章 《素问》、《九卷》名称及源流考36
一、汉晋传本36
(一)《脉经》引文36
(二)《甲乙经》载文37
(三)《素问》、《九卷》、《针经》释义38
二、南北朝传本39
(一)北朝传本39
(二)南朝传本40
三、隋唐传本43
(一)史志著录43
(二)别书称引46
(三)现存之本50
四、宋金元传本61
(一)史志及书目著录61
(二)别书称引62
(三)宋金元传本之考析62
(四)现存之本69
(五)宋金元刊本74
五、明清传本76
(一)明英宗正统《正统道藏》本76
(二)明宪宗成化十年熊氏种德堂刊本77
(三)明嘉靖四年乙酉山东布政使司刻本78
(四)明赵府居敬堂刊本78
(五)明吴悌刊本78
(六)明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翻刻《素问》本79
(七)明嘉靖历城儒学教谕田经校刊本80
(八)明万历绣谷书林周曰校刊本80
(九)明万历吴勉学校刊《医统正脉本》81
(十)明万历潘之恒《黄海》本《素问》82
(十一)明书林詹林所刊本82
(十二)清代版本83
(十三)国外版本83
(十四)注释本84
一、《素问》引书85
第四章 《素问》、《灵枢》引书引文考85
二、《灵枢》引书87
三、《素问》、《灵枢》引书小考89
四、《素问》、《灵枢》文句与别籍举例对证103
五、《素问》、《灵枢》引书的学术价值110
第五章 《素问》、《灵枢》中之不同学派113
一、《素问》、《灵枢》不同学派例证113
(一)经络113
(二)腧穴118
(三)针道121
(四)卫气行123
(五)人气所在125
(六)八正所在之应于人127
(七)相形129
(八)脏腑131
(九)预诊死期138
(十)医学气象145
(十一)文字气象151
(一)有利于对该书成编年代的探讨160
二、探讨《素问》、《灵枢》不同学派的意义160
(二)有利于学术源流的探讨161
(三)有利于学术体系的探讨161
(四)有利于学术的实践与发扬162
(五)有利于对该书的整理研究162
第六章 《素问》、《灵枢》的篇文组合164
一、篇卷组织概况164
(一)《素问》164
(二)《灵枢》169
二、依托撰人组合概况173
(一)《素问》173
(二)《灵枢》181
三、篇文内容组合概况185
(一)《素问》185
(二)《灵枢》189
四、重出组合举例192
五、缺文组合举例198
六、《素问》、《灵枢》组合问题简议200
第七章 《素问》、《灵枢》学术思想研究206
一、脏腑学说206
(一)脏腑的基本概念206
(二)脏腑的基本系统209
(三)脏腑的基本功能216
(四)脏腑功能系统219
二、运气学说概论246
(一)运气学说的渊源246
(二)《素问》运气七篇大论和遗篇二论的形成247
(三)运气学说的多学科性248
(四)运气学说主要的和基本的概念250
(五)运气学说的应用256
三、《黄帝内经》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257
(一)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反对神学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257
(二)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259
四、《内经》五行学说解析263
(一)五行说溯源263
(二)《素问》、《灵枢》中五行说265
(三)《素问》、《灵枢》五行说解析267
五、《黄帝内经》的一般辩证原则270
(一)辨标本271
(二)辨逆从271
(三)辨神272
(四)辨形气272
(五)辨虚实272
六、标本学说的精神实质273
(一)主要内容273
(二)精神实质274
七、人与天地相参说275
(一)对《内经》时期思想史的简单回顾275
(二)《内经》“人与天地相参”说的提出276
(三)“人与天地相参”的立论基础是气一元论277
(四)把握“人与天地相参”说的重要问题在于求“道”279
(五)“人与天地相参”说着重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280
(六)运用“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指导防治疾病282
(七)《内经》“人与天地相参”说与汉儒“天人合一”说有本质区别283
(八)结语285
第八章 《黄帝内经》别传本的文献研究287
一、《针灸甲乙经》287
(一)《甲乙经》作者生平及成书年代287
(二)《甲乙经》的名称及卷数288
(三)《甲乙经》版本源流及现存本一般情况289
(四)《甲乙经》主要内容及体例结构293
(五)对林亿等新校正基本情况的解析299
(六)《甲乙经》的主要贡献及对后世的影响303
(七)历代整理研究《甲乙经》概况307
二、《黄帝内经太素》309
(一)成书年代、历史背景及杨上善生平概况310
(二)《太素》有关问题的考证318
(三)《太素》传本情况及主要版本研究325
(四)《太素》的分类特点及与《素问》、《灵枢》、《甲乙经》的比较340
(五)对《太素》注文的研究357
(六)对《太素》缺佚篇卷的探讨374
(七)《太素》对后世的影响及对医经文献整理研究的意义381
(八)结语385
热门推荐
- 1691839.html
- 432349.html
- 1662956.html
- 21760.html
- 3307083.html
- 3752162.html
- 3066116.html
- 346898.html
- 1216098.html
- 2289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5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5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7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9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3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1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4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5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