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产科学及儿科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妇产科学及儿科学
  • 徐莲文,陈和慰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1159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妇产科学及儿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妇产科学1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

第一节 外生殖器1

一、阴阜1

二、大阴唇1

三、小阴唇1

四、阴蒂1

五、阴道前庭2

六、前庭大腺2

七、会阴2

第二节 内生殖器2

一、内生殖器2

二、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4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和神经5

一、血管5

二、淋巴5

三、神经5

第四节 女性骨盆及骨盆底5

一、骨盆平面5

二、骨盆轴6

三、骨盆倾斜度6

四、骨盆底7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8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8

一、新生儿期8

二、幼年期8

三、青春期8

四、性成熟期8

五、更年期8

六、老年期8

第二节 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8

一、卵巢的周期性变化8

二、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功能9

第三节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10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1

二、月经11

第四节 性周期的调节11

一、下丘脑对垂体的影响11

二、垂体对卵巢的影响11

三、卵巢的反馈作用11

第三章 妊娠生理13

第一节 受精、受精卵的植入和发育13

一、受精13

二、受精卵的发育与着床13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14

一、胎盘14

二、胎膜16

三、羊水16

四、脐带16

第三节 胎儿16

一、胎儿各期发育的特征16

二、胎头17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17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17

二、乳房的变化18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18

四、呼吸系统的变化18

五、消化系统的变化18

六、泌尿系统的变化18

七、其他变化19

第四章 妊娠诊断20

第一节 早期妊娠的诊断20

一、临床表现20

二、辅助检查20

第二节 中、晚期妊娠的诊断21

一、临床表现21

二、辅助检查21

第三节 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22

第五章 孕期保健24

第一节 产前检查24

一、初诊检查24

二、复诊检查27

第二节 孕期卫生27

第六章 正常分娩28

第一节 决定分娩的因素28

一、产力28

二、产道28

三、胎儿29

第二节 分娩机转29

第三节 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31

一、分娩先兆31

二、临床征象31

三、第一产程31

四、第二产程33

五、第三产程35

第七章 正常产褥37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的变化37

一、生殖器官的变化37

二、乳房的变化37

三、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37

四、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38

五、月经及卵巢功能恢复38

第二节 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处理38

一、一般护理38

二、会阴护理38

三、乳房护理38

四、观察子宫复旧与恶露39

五、指导产后锻炼及计划生育39

六、产后检查39

第八章 新生儿的处理及护理40

一、观察一般情况40

二、喂养40

三、保暖与沐浴40

四、脐部护理40

五、臀部护理40

六、五官护理40

七、产瘤与胎头血肿护理41

八、预防接种41

第九章 妊娠病理42

第一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2

第二节 妊娠早期出血性疾病44

一、流产44

二、异位妊娠46

第三节 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49

一、前置胎盘49

二、胎盘早期剥离51

第四节 早产53

第五节 多胎妊娠与羊水过多54

一、多胎妊娠54

二、羊水过多55

第六节 过期妊娠55

第七节 死胎56

第八节 高危妊娠56

第十章 妊娠合并症58

第一节 心脏病58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59

第三节 贫血60

第十一章 异常分娩62

第一节 产力异常62

一、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62

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64

三、子宫收缩过强64

第二节 产道异常64

第三节 胎儿异常66

一、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66

二、臀位67

三、横位(肩先露)68

四、胎儿发育异常69

第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71

第一节 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71

一、胎膜早破71

二、脐带脱垂71

第二节 子宫破裂72

第三节 产后出血74

第十三章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77

第一节 胎儿窘迫77

第二节 新生儿窒息78

第十四章 产褥感染80

第十五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82

第一节 妇科病史和体格检查82

一、妇科病史82

二、体格检查83

第二节 妇科常用特殊检查85

一、白带检查85

二、卵巢功能检查85

三、防癌脱落细胞检查87

四、输卵管通畅检查88

五、超声波检查88

六、内窥镜检查89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90

第一节 外阴炎及前庭大腺炎90

一、外阴炎90

二、前庭大腺炎90

第二节 阴道炎91

一、滴虫性阴道炎91

二、念珠菌性阴道炎92

三、老年性阴道炎93

第三节 慢性子宫颈炎93

第四节 慢性盆腔炎95

第五节 生殖器官结核96

第六节 性传播性疾病98

一、淋病98

二、尖锐湿疣99

第十七章 月经失调100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0

第二节 闭经102

第三节 痛经103

第四节 更年期综合征104

第十八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106

第一节 子宫颈癌106

第二节 子宫肌瘤108

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111

第四节 卵巢肿瘤111

第十九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115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115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116

第二十章 滋养细胞疾病118

第一节 葡萄胎118

第二节 侵蚀性葡萄胎119

第三节 绒毛膜癌120

第二十一章 不孕症122

第二十二章 妇科急腹症124

第二十三章 妇产科常用治疗方法126

第一节 常用局部治疗方法126

一、坐浴126

二、阴道冲洗126

三、阴道、子宫颈上药126

四、会阴部冷、热敷法127

第二节 物理疗法127

一、红外线疗法127

二、激光疗法127

三、传导热疗法128

四、冷冻疗法128

第二十四章 妇女保健129

第二十五章 计划生育131

第一节 工具避孕法131

一、宫内节 育器131

二、阴道隔膜134

三、避孕套134

第二节 药物避孕135

第三节 绝育136

第四节 人工终止妊娠137

一、人工流产137

二、中期妊娠引产138

第二十六章 优生咨询及产前诊断140

课间实习指导142

实习一产前检查142

实习二正常分娩及处理142

实习三妊娠出血性疾病、妊高征143

实习四妇科检查143

实习五生殖系统肿瘤143

实习六计划生育手术144

下篇 儿科学145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145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145

一、胎儿期145

二、新生儿期145

三、婴儿期146

四、幼儿期146

五、学龄前期146

六、学龄期146

七、青春期147

第二节 生长发育147

一、生长发育的特点147

二、体格发育和测量法147

三、神经精神发育150

四、心理发育151

第三节 小儿疾病的临床诊治特点152

一、临床特点152

二、诊断特点152

三、药物治疗特点153

四、小儿液体疗法155

第四节 儿童保健159

一、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任务159

二、儿童保健组织及工作范围159

三、儿童保健具体措施163

第二章 小儿症状鉴别诊断和处理167

第一节 婴幼儿哭闹167

第二节 发热169

第三节 腹痛171

第四节 厌食174

第三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176

第一节 新生儿总论176

一、新生儿分类176

二、新生儿特点及护理177

三、早产儿特点及护理179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181

一、新生儿颅内出血181

二、新生儿硬肿症183

三、新生儿败血症184

四、新生儿黄疸186

五、新生儿破伤风188

第四章 营养缺乏性疾病191

第一节 营养不良191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症194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95

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201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201

第一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04

第二节 口腔炎205

第三节 小儿腹泻206

第四节 急性坏死性肠炎213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215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15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6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218

第四节 小儿肺炎220

第七章 先天性心脏病226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26

第二节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228

一、房间隔缺损230

二、室间隔缺损231

三、动脉导管未闭232

四、法洛四联症234

第八章 血液系统疾病236

第一节 小儿造血及血液特点236

第二节 小儿贫血237

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238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38

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40

第四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242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244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44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245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248

第四节 尿路感染252

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255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55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256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260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262

第一节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62

一、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62

二、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64

第二节 生长激素缺乏症265

第十二章 小儿急症267

第一节 小儿惊厥267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270

附录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