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通史 魏晋南北朝经济卷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漆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27462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通史 魏晋南北朝经济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2
一、统治民族的众多和民族关系的空前复杂2
二、门阀制度的形成、固化与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复杂化8
三、政治上的政权林立和南北分裂与统治中心的多元化16
四、战争的无比频繁和人口流动的异常剧烈19
五、自然经济比重的增长和商品经济比重的相对下降24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总貌27
一、中原经济区的破坏、衰落与江南、边远地区的逐步开发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格局的初步形成28
二、江南地区耕作技术的进步、农田灌溉的陂塘化倾向与北方农业区的牧场化和畜牧业经济比重上升倾向的出现36
三、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态的多样化和地主土地经营形式的坞壁化与田庄化44
四、直接生产者人身依附性的普遍深化和奴隶制残余因素的明显加强48
五、北方商品经济的严重破坏与江南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及海外贸易的空前繁荣55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地位58
第四节 关于几个带共性的理论性问题的简略阐述64
一、关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性质问题64
二、关于庄园制度或庄园经济的问题67
三、关于民族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问题69
四、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与北方社会的不同发展道路问题71
第五节 编写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的总体设想述略72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概况7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口、户籍制度与社会组织9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口93
一、三国西晋时期的户口93
二、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户口102
三、南北朝时期的户口11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移119
一、三国西晋时期的人口迁移120
二、西晋时期的人口迁徙128
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人口迁徙131
四、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141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分布147
一、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的人口分布147
二、刘宋大明八年(464年)的人口分布159
三、东魏武定年间(543~550年)的人口分布172
第四节 户籍制度和人口编制形式的军事化186
一、三国的州郡领民籍与屯田民籍186
二、西晋时期的黄籍188
三、十六国北朝时期的诸种户籍制度189
四、东晋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19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封建国有土地制度的诸形态及其演变(上)205
第一节 曹魏国有土地制的发展与屯田制的实行207
一、曹魏屯田制产生的历史条件207
二、曹魏屯田制的形成过程211
三、曹魏屯田制的具体内容214
四、曹魏屯田的分布地区222
五、曹魏屯田制的作用230
六、曹魏屯田制的破坏233
第二节 孙吴与本蜀的屯田制234
一、孙吴的屯田制234
二、西蜀的屯田制248
第三节 两晋南朝的军屯制度与州郡公田制252
一、东晋南朝的军屯与新的军屯制度的出现252
二、两晋南朝的州郡公田制263
第一节 十六国和北魏前期的屯田制、计口授田制和国有牧场制273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封建国有土地制度的诸形态及其演变(下)273
一、十六国时期的屯田制274
二、北魏前期的屯田制277
三、北魏前期的“计口授田制”281
四、北魏前期的国有牧场制285
第二节 北魏后期的屯田制与均田制288
一、北魏后期的屯田制288
二、北魏后期的均田制294
第三节 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均田制与屯田制310
一、东魏、北齐的均田制310
二、西魏、北周的均田制317
三、北齐、北周的屯田制319
第六章 魏晋南朝封建私有土地制度的诸形态及其演变323
第一节 魏晋南朝的封建小农土地私有制324
一、曹魏时期的自耕农经济324
二、东吴与西蜀的自耕农331
三、西晋时期小农土地私有制的发展334
四、东晋南朝小农土地私有制的萎缩339
第二节 三国时期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态特征和发展状况343
一、形态特征343
二、世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和庶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缓慢前进349
三、三国时期地主经济的经营特征356
第三节 西晋的占田制与世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法典化363
一、占田法令颁布前作为私有土地--“占田”存在的事实及其发展趋势363
二、西晋占田法令的内容和实质371
三、占田法令颁布后世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374
一、东晋南朝世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由极盛到衰落的历史演变378
第四节 东晋南朝世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逐步衰落与庶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日趋兴盛378
二、东晋南朝庶族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崛起393
三、东晋南朝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营形式及其特征410
第七章 十六国、北朝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向429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前期的私有土地制度429
第二节 北魏后期和北齐、北周时期奴隶主的地主化过程与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443
第八章 南北朝时期的寺院(包括道观)地主土地私有制467
第一节 寺院(包括道观)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特征467
第二节 南北朝佛教的兴盛、僧官制度的确立与寺院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与发展470
第三节 南北朝寺院地主土地的来源与经营形式478
一、南北朝寺院地主的土地来源479
二、寺院地主土地的经营形式488
第四节 南北朝寺院地主土地私有制下的阶级关系与剥削方式490
一、阶级关系490
二、剥削方式494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度及其演变507
第一节 三国时期租调制度的确立508
一、曹魏的田租、户调制508
二、东吴、西蜀的租调制质疑520
第二节 西晋时期租调剥削的加重与田租的丁租化过程的开端524
第三节 东晋、宋、齐时期户调制的因袭与田租制的变异535
第四节 梁、陈时期租调制的巨变与租、调的丁口化过程的完成541
第五节 十六国时期租调制度的混乱548
第六节 北魏时期的租调制553
一、北魏前期的贡纳制、牲畜征收制与旧租调制的并存格局554
二、北魏后期统一的新租调制的确立560
第七节 北齐、北周的租调制566
一、北齐的租调制566
二、北周的租调制569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杂税制571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杂税572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杂税制度576
第三节 南朝的杂税与杂调580
第四节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杂税590
第二编 宋代手工业生产以及手工业诸关系603
引言 宋代手工业布局605
第十三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上):煤炭和矿冶业的发展状况613
第一节 煤炭的采掘及其在北方的广泛使用613
第二节 冶铁业的高度发展619
第三节 冶铜业的巨大发展。铜器制造业的状况627
第四节 金、银、铅、锡等的采治637
第五节 南宋采掘冶炼手工业生产的下降644
第十四章 宋代采掘业和冶矿业的发展(下):采冶生产内部关系的变革。宋代坑冶制度和冶户状况649
第一节 采冶业中从劳役制到召摹制的演变650
第二节 代替课额制的二八抽分制及其确立655
第三节 宋代坑冶制度和冶户的状况662
第十五章 宋代的铸钱业和军工工业675
第一节 宋代的钱监和铸钱675
第二节 宋代军工手工业及其发展693
第十六章 宋代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和各种形式的纺织手工业。染色、缝衣、制帽、制鞋等的专业化705
第一节 宋代纺织手工业的发展705
第二节 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纺织手工业及其向独立手工业的过渡713
第三节 官僚、地主和寺院的纺织手工业715
第四节 官府丝织业作坊--绫锦院等720
第五节 与农业脱离的纺织作坊--机户的出现和发展724
第六节 染色业及衣、帽、鞋制作等手工业的状况733
第七节 第十六章结论738
第一节 粮食加工手工业的状况741
第十七章 宋代粮食加工、榨糖、榨油等手工业的状况741
第二节 榨糖手工业的发展745
第三节 榨油手工业的状况751
第十八章 宋代的伐木、建筑和造船等手工业755
第一节 伐木和烧炭755
第二节 建筑业简况760
第三节 造船业及其发展763
第四节 第十八章结论771
第十九章 宋代瓷器、漆器以及金银细工等特种手工艺的发展773
第一节 宋代制瓷业及其高度发展773
第二节 制瓷业的内部关系780
第三节 漆器、金银器的制作以及特种手工艺的发展。第十九章结论785
第一节 宋代的纸、造纸技术和造纸手工业795
第二十章 宋代造纸业和刊刻印刷业的发展。墨、笔、砚的生产795
第二节 宋代刊刻印刷手工业及其发展803
第三节 墨、笔、砚的生产811
第四节 第二十章结论818
第二十一章 宋代手工业生产中的团行组织和匠师制度。雇工的广泛发展与新经济因素的积累821
第一节 宋代的团行组织821
第二节 匠师制度和考功制度830
第三节 雇工的广泛发展与新的经济因素的积累835
第三编 宋代茶、盐、酒、矾的生产和封建国家专利制度847
引言 宋代征榷制度泛论849
第二十二章 宋代茶叶生产以及茶专利制度下国家与商人、茶园主、茶农之间的关系855
第一节 宋代植茶面积的扩大和茶叶产量质量的提高855
第二节 宋代著名官茶园--建安北苑的状况859
第三节 各种类型的私人占有的茶园864
第四节 从宋初到宋仁宗嘉祐年间茶法的演变871
第五节 宋神宗统治期间对川茶的征榷。棚口事件894
第六节 从崇宁到政和宋代茶法的重大变更903
第七节 政和茶法在南宋的继续和发展910
第二十三章 宋代盐的生产以及在榷盐制度下国家、商人、亭户之间的关系921
第一节 盐的种类和生产921
第二节 榷盐制度下劳动生产者及其与封建国家、盐井主之间的关系931
第三节 宋初盐法。宋仁宗以来对以解盐为中心的盐法的变革943
第四节 蔡京集团对盐钞法的重大变革960
第五节 蔡京钞法在南宋的继续和扩大970
第六节 封建国家、商人对盐利的瓜分974
第七节 对宋代榷盐制度的进一步剖析987
第二十四章 宋代酒醋的酿造和宋封建国家的榷酒榷醋制度1001
第一节 北宋的酿酒业和榷酒制度1001
第二节 南宋榷酒制度的变更。对宋代酒税增长的剖析1017
第三节 宋代榷醋的简况1030
第二十五章 宋代榷香榷矾制度1035
第一节 宋代榷香制度1035
第二节 宋代榷矾制度1043
第三节 第三编诸章结论1051
第四编 宋代商业的发展及其与周边诸族海外诸国的贸易关系1057
引言 宋代商业发展的一般趋势1059
第二十六章 宋代商业、城镇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1063
第一节 城市、镇市和墟市的发展。区域性市场的形成1063
第二节 宋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各行业中的劳动者1082
第三节 城镇居民的阶级构成。商业行会以及宋政府的城市政策1102
第二十七章 宋代的商品及其流向。商税的征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117
第一节 宋代商品构成和流向1117
第二节 宋代征商的条例和规定1125
第三节 从都商税院到务场一个层层密密的商税网。两宋商税的扩大及其影响1142
第二十八章 宋与周边各族的贸易。宋市舶制度以及与海外诸国的贸易1157
第一节 宋与周边各族之间的贸易和交换1157
第二节 宋代市舶制度及宋与海外诸国的贸易1175
第三节 第二十八章结论1196
第二十九章 宋代金属货币的流通和纸币的发行。物价波动状况1199
第一节 北宋铜钱和金银货币的流通1199
第二节 交子在川峡诸路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在北宋一代所起的作用1213
第三节 南宋铜钱的日益减少。纸币在广大地区的流通及其发行量的猛增1222
第四节 两宋物价变动的状况1239
第五节 第二十九章结论1247
第三十章 宋代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1253
第一节 货币的集中和贮藏。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形成1253
第二节 商业资本及其运动1260
第三节 高利贷资本及其活动1268
第四节 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转化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1278
第五编 宋代社会经济思想1287
第三十一章 北宋地主阶级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经济思想1289
第一节 宋代社会改革的先行者--李?的经济思想1289
第二节 杰出的改革家王安石的经济思想1301
第三节 吕惠卿的经济思想1313
第四节 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经济思想1320
第三十二章 南宋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邓牧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1333
第一节 陈亮的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1334
第二节 叶适的经济思想1344
第三节 南宋士大夫有关纸币的议论和见解1354
第四节 以邓牧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对封建制度的怀疑和批判1363
热门推荐
- 2271458.html
- 3679436.html
- 3156680.html
- 3829095.html
- 2197732.html
- 442070.html
- 193649.html
- 142750.html
- 2404045.html
- 616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6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76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19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8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4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6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2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