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3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本书编委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20229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148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1167页
- 主题词: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和基础资料1
第一节 空气调节概述1
第二节 空气的h-d图(焓湿图)及常见空气处理过程1
一、湿空气的物理性质1
二、湿空气的h-d(焓湿图)4
三、常见空气处理过程5
第三节 室外气象参数8
一、空调室外气象参数的确定9
二、夏季太阳辐射照度12
三、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12
四、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简化统计方法12
第四节 室内计算参数110
一、建筑节能及其对室内参数的要求110
二、民用建筑的室内参数110
三、工业建筑的室内参数116
第五节 建筑基础资料122
一、环境资料123
二、土建资料123
三、动力资料123
四、空调通风设备资料123
五、作息及工艺资料123
第六节 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24
一、法定计量单位及使用规则124
二、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27
第二章 室内负荷及风量计算129
第一节 建筑布置和热工要求129
一、空调房间的位置选择129
二、空调房间建筑布置和热工要求130
三、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系数132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136
一、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和冷负荷136
二、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148
三、外墙和屋盖的得热和冷负荷150
四、内墙、内窗、楼板、地面的冷负荷168
五、围护结构的总冷负荷169
六、高层建筑冷负荷特点181
七、间歇和轻型结构附加182
八、围护结构温度波衰减度v和延迟时间ξ的计算183
九、空气渗透的冷负荷186
十、能耗模拟计算187
第三节 设备、化学反应、人体、照明等的负荷计算212
一、设备冷负荷213
二、照明冷负荷218
三、人体的冷负荷和湿负荷219
四、化学反应的冷负荷和湿负荷221
五、水槽、设备、食品的湿负荷和潜热冷负荷222
第三章 空调系统224
第一节 空调系统的分类224
一、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224
二、按处理空调负荷的输送介质分225
三、按送风管风速分225
四、按送风温度分225
五、按使用目的分226
六、按新风量的多少来分226
七、按热量传递(移动)的原理来分226
第二节 空调系统的比较和选择226
一、确定空调系统方案的因素226
二、各种空调方式的比较和选择227
第三节 单风管集中式系统228
一、系统划分229
二、系统分类及其使用条件230
三、各类系统的特点231
四、系统的调节方法238
第四节 单风管再热系统和分区机组系统247
一、单风管再热系统247
二、分区机组系统248
第五节 低温送风系统249
一、低温送风系统的优点及局限性250
二、低温送风系统的设计原则251
第六节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255
一、系统基本形式255
二、核心部件:高温冷源设备258
三、核心部件:干燥新风的制备装置261
四、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262
第七节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263
一、概述263
二、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热工计算264
第八节 空气调节的风系统282
一、风机282
二、风管284
三、风管阀门286
四、新风入口289
五、空调机房289
六、检查、调试和维修290
第九节 空气调节的水系统291
一、水系统的分类291
二、高层建筑水系统分区293
三、管路设计294
四、水系统设计295
第十节 管道和设备的保温及冷热损耗298
一、管道和设备的保温298
二、空调系统的冷热损耗302
第十一节 空调自动控制和调节305
一、自动控制和调节的内容和目的305
二、自动调节306
三、检测、信号与连锁311
四、敏感元件的装设位置312
五、VAV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312
第四章 空气调节末端系统315
第一节 风机盘管系统315
一、风机盘管机组空调方式的特点315
二、风机盘管机组构造、分类及特点316
三、风机盘管机组产品标准及技术性能要求317
四、风机盘管机组空调系统方案及控制320
五、风机盘管机组选择计算326
六、风机盘管机组空调方式在设计、安装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327
第二节 变风量末端系统327
一、变风量末端空调方式的特点327
二、变风量末端装置的构造、基本参数、主要组成部件329
三、变风量末端装置的产品标准及技术特性336
四、变风量系统方案及设计338
五、变风量末端装置系统自动控制359
第三节 诱导器系统363
一、诱导器和诱导器系统363
二、诱导器各种工况的特点及判别式367
三、诱导器系统的计算369
四、诱导器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370
第四节 吊顶辐射供冷系统374
一、吊顶辐射空调方式的特点374
二、吊顶辐射空调末端的分类及特点375
三、辐射冷吊顶的性能参数376
四、辐射冷吊顶的传热量379
五、效果衡量与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381
第五节 组合式空调机组系统382
一、组合式空调机组空调系统382
二、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构造、基本参数382
三、组合式空调机组空调方式的特点384
四、组合式空调机组在设计、安装和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385
第五章 气流组织388
第一节 气流组织基本要求388
一、基本要求388
二、常用风口形式、特征和适用范围389
第二节 气流组织的方式和适用范围389
一、侧送390
二、孔板送风391
三、散流器平送和下送391
四、喷口送风391
五、条缝送风391
六、旋流风口送风391
第三节 侧送392
一、侧送方式392
二、侧送方式设计要点392
三、侧送气流组织设计方法397
第四节 孔板送风399
一、孔板送风分类与气流流型399
二、孔板送风设计计算400
第五节 散流器送风406
一、散流器平送406
二、散流器下送410
第六节 喷口送风412
一、喷口送风方式412
二、喷口送风设计方法413
第七节 条缝送风419
一、条缝送风口构造形式419
二、条缝送风设计计算420
第八节 地板送风425
一、常见静压箱类型和送风口类型425
二、气流组织设计方法428
第九节 置换通风与岗位空调431
一、通风原理431
二、置换通风设计方法432
三、岗位空调设计方法434
第十节 回风口436
一、回风口的布置436
二、回风口的回风速度与型式437
第十一节 高大空间分层空调438
一、分层空调基本原理和空调方式438
二、分层空调负荷计算438
三、分层空调气流组织443
四、分层空调系统446
第十二节 CFD方法简介449
一、CFD方法及其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适用性450
二、CFD进行气流组织设计的流程451
三、常用的CFD软件454
第六章 空气的冷却和加热457
第一节 表冷器处理空气的优、缺点457
一、表冷器处理空气的优、缺点457
二、直接蒸发表冷器处理空气的优、缺点457
第二节 表冷器和加热器的应用458
一、表冷器和加热器的选用458
二、表冷器和加热器的安装461
第三节 表冷器的结构与规格462
一、表冷器结构特性462
二、几种冷水表冷器的外形、规格、尺寸463
第四节 冷水表冷器的计算467
一、冷水表冷器作湿式冷却干燥(减焓除湿)用时的热工计算467
二、冷水表冷器作干式冷却(等湿减焓)和加热的热工计算489
三、冷水表冷器空气阻力和水阻力计算491
四、采用盐水为冷媒时的计算494
第五节 喷水式空气处理496
一、喷水式空调处理的优点、缺点、过程及分类496
二、喷水室的构造和构件498
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502
四、喷水室的空气阻力514
第七章 空气除湿和加湿516
第一节 除湿方法分类及特点516
一、升温通风降湿517
二、冷却除湿518
三、吸湿剂除湿519
四、联合除湿522
第二节 降湿用气象资料523
一、温度、水汽压、焓分布及分类523
二、降湿用气象参数526
三、简化统计法528
第三节 升温通风降湿528
一、应用状况529
二、温湿度设计参数532
三、通风量、加热量533
第四节 冷冻除湿机通风降温535
一、冷冻除湿机除湿原理535
二、各类除湿机536
三、冷冻除湿机的选择计算540
第五节 固体吸湿剂通风降温544
一、氯化钙静态吸湿544
二、氯化钙动态吸湿545
三、氯化钙的再生550
四、硅胶静态吸湿551
五、硅胶动态吸湿551
六、动态吸湿的计算553
第六节 干燥转轮除湿机554
一、干燥转轮除湿机的除湿原理、特点和用途554
二、工作原理及构造556
三、主要技术性能563
四、转轮除湿机的计算程序566
五、MT系列除湿机的除湿性能图570
六、除湿系统设计注意事项571
第七节 溶液除湿机572
一、吸湿溶液的性质572
二、溶液除湿机的基本单元模块574
三、热泵驱动的溶液除湿机575
四、余热驱动的溶液除湿机576
第八节 空气加湿579
一、概述579
二、蒸汽式加湿器581
三、间接蒸汽式加湿器583
四、燃气加湿器584
五、电热式、电极式加湿器586
六、高压喷雾式加湿器588
七、超声波加湿器589
八、高压微雾式加湿器590
九、PTC蒸汽加湿器591
十、湿膜蒸发式加湿器592
十一、红外线加湿器594
十二、二流体加湿594
第八章 空气处理装置597
第一节 组合式空调机组系统597
一、组合式空调机组空调系统597
二、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构造、基本参数597
三、组合式空调机组空调方式的特点598
四、组合式空调机组在设计、安装和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600
第二节 直接蒸发式空调机组设备602
一、直接蒸发表冷式空调机组602
二、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和冷风空调机组604
三、屋顶式空调机组607
四、多联机空调系统613
第三节 空调机组的应用624
一、空调机组的热平衡计算624
二、空调机组的选择图和计算程序632
第四节 直接蒸发表冷式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和调节计算635
一、直接蒸发表冷式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635
二、直接蒸发表冷式空调系统的调节计算636
三、空调机组常用调节方法639
第五节 扩大空调机组的应用范围640
一、“循环混合”方法的处理过程640
二、计算例题642
第九章 空气净化和洁净室645
第一节 概述645
第二节 洁净室的基础知识及其分类645
一、洁净室的定义645
二、洁净室四大技术要素646
三、洁净室的洁净度等级646
四、洁净室的应用及其分类647
五、洁净室的占有状态657
六、洁净室的污染源及其控制657
七、洁净室与一般空调的差别658
八、工业洁净室与生物洁净室的差别658
九、洁净室的设计和建造特点658
第三节 设计阶段和总体规划661
一、洁净室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特点661
二、洁净室的设计阶段和各设计阶段的任务662
三、洁净室的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规划665
四、洁净室布置666
五、洁净室的建筑防火和人员疏散668
第四节 洁净室的净化空调设计670
一、洁净室净化空调设计的重要性670
二、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特点670
第五节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工作任务671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及应收集的有关数据和资料671
二、工艺平面和建筑平面的规划672
三、净化空调系统和排风系统的划分原则672
四、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673
五、净化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的选择和优化678
六、洁净室净化空调的冷、热源688
七、空调和净化设备的选择688
八、设计中应重视的问题696
九、竣工验收调试、性能测试和洁净室的综合评价698
第六节 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703
一、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要性703
二、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的措施703
第十章 制冷站706
第一节 制冷剂、载冷剂和润滑油706
一、分类与命名706
二、制冷工质的化学、安全和环境特性709
三、常用制冷剂714
四、载冷剂729
五、润滑油734
第二节 制冷机736
一、制冷机类型、基本参数736
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738
三、涡旋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746
四、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750
五、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及冷水机组766
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781
第三节 蒸发器和冷凝器797
一、冷凝器797
二、蒸发器802
第四节 制冷站设计805
一、制冷站设计的原始资料805
二、制冷站的位置选择、布置和有关专业的要求806
三、制冷站规模的确定809
四、冷冻水系统810
五、冷却水系统822
六、制冷剂管道834
七、制冷站设计实例839
第十一章 新型空调冷热源技术847
第一节 概述847
一、空调工程的冷源847
二、空调工程的热源848
第二节 空调蓄冷849
一、蓄冷方式849
二、空调蓄冷供冷负荷和运行策略853
三、水蓄冷系统与蓄冷装置858
四、蓄冰系统与蓄冰装置868
五、空调蓄冷系统的自动控制882
第三节 空调工程用热泵886
一、热泵的应用与分类886
二、热源和驱动能源887
三、热泵性能评价指标与经济性分析890
四、空气源热泵892
五、土壤源热泵898
六、水源热泵908
七、其他热泵930
第四节 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933
一、分布能源系统933
二、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类型935
三、燃气发电装置937
四、燃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和设备的配置943
五、燃气冷热电联供的一次能源消耗949
六、燃气冷热电联供的工程设计要点952
第五节 空调工程中低位热能的应用956
一、空调工程对供冷供热的要求956
二、空调工程中低位热能的回收利用958
三、“自然冷却”的应用965
第十二章 空调节能与热回收设备969
第一节 空调系统节能评价969
第二节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971
一、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971
二、合理降低室内温、湿度标准971
三、控制和正确合理地利用室外新风972
四、减少输送系统的能耗972
五、对空调系统采用自动控制973
第三节 选择合理的节能空调系统973
一、全空气变风量系统973
二、变水量空调系统973
三、冷水机组热回收系统974
第四节 天然能源的利用975
一、太阳能供暖与制冷975
二、地热能的利用977
三、地源热泵系统978
四、水环热泵空调系统981
五、地下含水层蓄能982
六、地道风的利用982
七、蒸发冷却空调系统983
第五节 热回收系统983
一、转轮全热交换器984
二、板式显热交换器987
三、板翅式全热交换器991
四、中间热媒式热交换器993
五、热管换热器998
六、板式换热器1004
七、壳管式换热器1007
八、热泵1011
第十三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1012
第一节 噪声的计量与评价1012
一、噪声的计量1012
二、噪声的评价1015
第二节 空调系统消声设计的程序及相关噪声标准1020
一、空调系统消声设计的程序1020
二、室内噪声标准1022
三、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1026
四、环境噪声标准1026
第三节 空调系统设备的噪声1027
一、通风机噪声1027
二、电机噪声1033
三、空调设备噪声1034
第四节 空调系统的气流噪声1037
一、直管道的气流噪声1037
二、弯头的气流噪声1038
三、三通的气流噪声1038
四、变径管的气流噪声1039
五、阀门的气流噪声1040
六、风口的气流噪声1041
第五节 空调系统的噪声自然衰减1042
一、管道系统的噪声自然衰减1043
二、房间声衰减1046
三、管道壁的透射损失1046
第六节 空调系统的消声器1048
一、消声器的分类及性能评价1048
二、阻性消声器1050
三、抗性消声器1067
四、共振消声器1070
五、微穿孔板消声器1073
六、复合消声器1075
第七节 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1077
一、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技术1077
二、空调系统声学计算举例1084
第十四章 空调系统的隔振1089
第一节 空调系统产生振动的原因及隔振的目的1089
一、产生振动的原因及隔振目的1089
二、精密设备、仪器容许振动值1089
三、人体容许振动标准1092
四、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1094
第二节 振动设备的隔振方案及构造1095
一、隔振设计应具备的资料1095
二、隔振方案及构造1095
第三节 隔振台座的计算1099
一、静力计算1099
二、振动计算1099
第四节 旋转式机器的隔振1105
一、扰力计算1105
二、容许振动值1106
三、隔振台座设计步骤1106
第五节 曲柄连杆式制冷压缩机的隔振1119
一、扰力计算1119
二、容许振动值1121
三、隔振台座设计1121
第六节 立柜式空调机组的隔振1121
第七节 冷却塔的隔振1122
第八节 管道隔振1123
第九节 隔振材料及隔振器1124
一、橡胶及橡胶隔振器1124
二、金属弹簧及金属弹簧隔振器1132
三、金属弹簧与橡胶组合隔振器1144
第十节 隔振设备及管道的抗地震措施1146
一、地震荷载1146
二、限位器强度计算1147
第十一节 隔振系统的误差控制及运行检查1148
热门推荐
- 2141498.html
- 726893.html
- 3079364.html
- 3863457.html
- 2167966.html
- 2793331.html
- 1984650.html
- 115626.html
- 1557758.html
- 3060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4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11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1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4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5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1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