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烟草有害生物调查与测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丁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6593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烟草-病虫害-调查;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烟草有害生物调查与测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2章 术语与概念4
2.1烟草有害生物4
2.1.1有害生物的概念4
2.1.2烟草有害生物的概念5
2.1.3烟草昆虫与烟草害虫6
2.1.4烟草侵染性病害7
2.1.5非侵染性病害7
2.1.6烟田杂草8
2.2有害生物调查9
2.2.1调查的概念9
2.2.2调查的类型10
2.3预测预报11
2.3.1预测、预报及预警11
2.3.2预测预报的类型13
2.3.3预测的方法14
2.4烟草病害的预测预报15
2.4.1烟草病害的症状15
2.4.2病害流行基础16
2.4.3烟草病害预测预报的依据18
2.5烟草虫害的预测预报19
2.5.1害虫种群19
2.5.2害虫发生期的预测20
2.5.3害虫发生量的预测21
2.6系统及系统分析23
2.6.1系统及系统分析方法23
2.6.2 烟草有害生物生态系24
2.7微生态及其调控25
2.8烟草有害生物系统监测26
2.9绿色生态防控28
2.9.1精准防治28
2.9.2绿色防控28
2.9.3有害生物系统管理29
第3章 烟草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30
3.1烟草害虫30
3.1.1烟草害虫的发生与危害特点30
3.1.2影响烟田昆虫发生和分布的主要原因32
3.2食烟软体动物33
3.2.1软体动物的主要识别特征33
3.2.2我国烟田中常见的软体动物34
3.2.3食烟软体动物的危害特点36
3.3烟草侵染性病害36
3.3.1烟草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危害36
3.3.2烟草主要病害的病状特征38
3.3.3烟草的主要病原及危害症状41
3.3.4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47
3.3.5烟草侵染性病害发生面临的新挑战47
3.4烟草的非侵染性病害48
3.5烟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51
3.5.1烟田杂草的概念51
3.5.2烟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51
3.5.3烟田杂草的种群与群落52
3.5.4烟草杂草的危害53
第4章 烟草有害生物的调查55
4.1调查与抽样基础55
4.1.1烟田病虫草害发生量的计算55
4.1.2病虫草害的空间分布特征61
4.1.3样本和总体63
4.1.4常规抽样方法63
4.1.5如何合理地确定样本容量和抽样单位67
4.1.6总体特征的表示与计算方法69
4.1.7数据转换73
4.2烟草虫害调查方法75
4.2.1直接观察法75
4.2.2拍打法76
4.2.3诱捕法76
4.2.4扫网法81
4.2.5吸虫器法82
4.2.6标记回捕法估计种群密度82
4.3烟草病害调查方法85
4.3.1病害取样调查方法86
4.3.2菌量调查86
4.3.3烟草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92
4.4烟田草害调查方法94
4.4.1杂草种子库的调查方法94
4.4.2杂草群落的调查研究方法95
第5章 小地老虎的预测预报技术98
5.1小地老虎的形态识别98
5.2小地老虎的生物学特性99
5.3影响小地老虎发生的关键因子100
5.4小地老虎虫量调查101
5.4.1成虫消长调查101
5.4.2雌蛾发育进度调查102
5.4.3卵量调查103
5.4.4移栽前幼虫密度调查103
5.4.5小地老虎幼虫系统调查104
5.4.6小地老虎幼虫危害情况普查105
5.5小地老虎预测预报方法105
5.5.1小地老虎发生期预测105
5.5.2发生程度预测106
5.6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107
5.6.1防治适期107
5.6.2防治指标107
5.7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107
5.7.1测报资料收集107
5.7.2测报资料汇报107
5.7.3测报资料汇总107
第6章 烟青虫的预测预报技术109
6.1烟青虫和棉铃虫的形态特征110
6.2生物学特性110
6.3影响发生的主要因素111
6.3.1温度的影响111
6.3.2湿度的影响112
6.3.3栽培品种的影响112
6.3.4天敌因子的影响112
6.4烟青虫的调查112
6.4.1烟青虫越冬虫源基数(蛹)调查112
6.4.2烟青虫田间成虫消长调查113
6.4.3幼虫及卵的系统调查114
6.4.4幼虫及卵的普查115
6.4.5天敌调查方法115
6.5烟青虫预测预报116
6.5.1短期预报116
6.5.2中长期预报116
6.5.3发生程度预报117
6.6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117
6.6.1防治适期117
6.6.2防治指标117
6.7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117
6.7.1测报资料收集117
6.7.2测报资料汇报117
6.7.3测报资料汇总118
第7章 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技术119
7.1形态特征119
7.2生物学特性120
7.2.1成虫的生物学特性120
7.2.2幼虫的生物学特性120
7.3影响斜纹夜蛾发生的主要因素120
7.3.1 温、湿度对发生的影响120
7.3.2食物因素121
7.3.3天敌121
7.3.4农药因素121
7.4斜纹夜蛾的调查121
7.4.1诱蛾量系统调查121
7.4.2田间系统调查122
7.4.3害虫天敌调查123
7.4.4大田虫情普查124
7.5预测预报方法124
7.5.1 短期预报124
7.5.2中长期预报124
7.6测报参考材料124
7.6.1发生程度等级124
7.6.2大田普查发生程度等级125
7.7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125
7.7.1防治适期125
7.7.2防治指标126
7.8测报资料汇总126
第8章 烟蚜的预测预报技术127
8.1形态特征127
8.2生物学特征128
8.3影响发生的因素129
8.3.1 温度与湿度129
8.3.2天敌130
8.3.3栽培与管理措施130
8.4蚜虫虫情调查130
8.4.1越冬虫源基数调查130
8.4.2有翅蚜迁飞调查132
8.4.3田间系统调查133
8.4.4大田普查134
8.5烟蚜发生与危害的分级指标135
8.5.1烟蚜的发生危害期135
8.5.2发生量与发生程度135
8.5.3危害损失136
8.5.4防治指标136
8.6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与汇总136
第9章 烟粉虱的预测预报技术138
9.1形态特征138
9.2生物学特性139
9.3影响发生的因素140
9.4调查内容与方法140
9.4.1虫口基数调查140
9.4.2大田系统调查141
9.4.3大田普查141
9.5预测预报方法142
9.6烟田烟粉虱发生程度分级标准142
9.7测报资料的汇报143
第10章 烟蛀茎蛾的预测预报技术144
10.1形态学特性144
10.2生物学特性145
10.3影响发生的因素146
10.4危害情况分级147
10.4.1严重度分级147
10.4.2危害指数(或虫情指数)147
10.4.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147
10.5调查技术148
10.5.1越冬虫量调查148
10.5.2系统调查148
10.5.3大田普查149
10.6预测预报150
10.6.1预报内容150
10.6.2测报资料150
第11章 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技术152
11.1病原152
11.2病原生物学152
11.3症状特点153
11.4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155
11.4.1病害循环155
11.4.2病害发生的季节性变化155
11.4.3影响发病的因素155
11.5青枯病的调查157
11.5.1系统调查157
11.5.2大田普查158
11.6青枯病的预测预报158
11.6.1发生期的预测158
11.6.2发生量的预测158
11.6.3发生程度、危害程度、发生面积预测158
11.7预测预报参考资料159
11.7.1危害情况分级标准159
11.7.2发生程度划分标准159
11.8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160
11.8.1测报资料收集160
11.8.2测报资料汇报160
11.8.3测报资料汇总160
第12章 烟草野火病及其预测预报技术162
12.1烟草野火病病原菌162
12.2烟草野火病的田间识别特征163
12.3发生和流行规律164
12.4影响野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165
12.4.1起始侵染源165
12.4.2气候条件165
12.4.3品种抗性因素165
12.4.4栽培因素166
12.4.5其他因素166
12.5野火病的调查166
12.5.1系统调查166
12.5.2大田普查167
12.6野火病的测报168
12.6.1发生期预测168
12.6.2发生量预测168
12.6.3发生程度、危害程度、发生面积预测169
12.7测报参考资料169
12.7.1病害严重度分级169
12.7.2烟田野火病发生程度分级169
12.8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169
12.8.1测报资料收集169
12.8.2测报资料汇报170
12.8.3发生与防治情况汇总170
第13章 烟草黑胫病的调查与测报技术172
13.1烟草黑胫病的病原172
13.2病原菌生物学173
13.2.1生理特性173
13.2.2寄主范围173
13.2.3危害症状及识别要点173
13.3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174
13.3.1初次侵染174
13.3.2环境条件174
13.3.3再侵染与传播175
13.4烟草黑胫病的调查175
13.4.1系统调查175
13.4.2大田普查176
13.5烟草黑胫病的测报176
13.6测报参考资料177
13.6.1黑胫病受害程度或者病情的分级标准177
13.6.2黑胫病发生程度分级177
13.7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178
13.7.1测报资料收集178
13.7.2测报资料汇报178
第14章 烟草赤星病及其预测预报技术180
14.1烟草赤星病菌形态特征180
14.2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180
14.3烟草赤星病田间症状181
14.4烟草赤星病的流行规律181
14.5影响烟草赤星病发生流行的因素182
14.5.1环境因素182
14.5.2田间管理因素182
14.5.3品种抗性因素183
14.6烟草赤星病的调查183
14.6.1系统调查183
14.6.2大田普查184
14.6.3病原孢子数量观测185
14.7烟草赤星病的测报185
14.7.1短期预报185
14.7.2中长期预报186
14.8测报参考资料186
14.8.1病害严重度分级186
14.8.2烟田赤星病发生程度分级标准186
14.9测报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报和汇总187
14.9.1测报资料收集187
14.9.2测报资料汇报187
14.9.3测报及防治资料汇总188
第15章 烟草白粉病的调查与测报189
15.1烟草白粉病菌形态特征189
15.2白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190
15.3烟草白粉病症状特点190
15.4流行规律及影响发病的条件191
15.4.1越冬191
15.4.2流行规律191
15.4.3影响发病的条件191
15.5烟草白粉病的调查192
15.5.1系统调查192
15.5.2大田普查192
15.6白粉病的预测预报193
15.6.1中长期预报193
15.6.2短期预报193
15.7发生程度划分标准194
15.7.1病情指数分级标准194
15.7.2发生程度分级194
15.8测报资料收集194
15.8.1基础资料收集194
15.8.2测报资料汇报194
15.8.3测报资料汇总195
第16章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调查与测报196
16.1病原与症状196
16.1.1病原196
16.1.2症状识别196
16.2病害生物学198
16.2.1 TMV病毒的理化性质198
16.2.2 TMV株系分化198
16.2.3寄主范围198
16.2.4传染途径198
16.3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199
16.3.1气候条件199
16.3.2烟草品种199
16.3.3移栽时期199
16.3.4土质条件199
16.3.5耕作及栽培管理因素200
16.4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调查200
16.4.1大田普查200
16.4.2系统调查200
16.5烟草普通花叶病的预测预报201
16.5.1病情趋势预报201
16.5.2短期防治预报201
16.6预测预报参考资料201
16.6.1烟草普通花叶病病情指数的分级标准201
16.6.2烟草普通花叶病田间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202
16.7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202
16.7.1测报资料收集202
16.7.2测报资料汇报202
16.7.3测报资料汇总203
第17章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调查与测报204
17.1病原与症状204
17.1.1病原204
17.1.2症状识别205
17.2病害生物学206
17.2.1理化性质206
17.2.2株系分化206
17.2.3寄主范围206
17.3发生特点与流行规律206
17.4影响PVY发生、流行的因素207
17.4.1蚜虫数量207
17.4.2马铃薯Y病毒病寄主作物207
17.4.3 温度与发病的关系207
17.4.4栽培管理措施与发病关系208
17.4.5其他病害发生对马铃薯Y病毒病的影响208
17.5马铃薯Y病毒病害的调查208
17.5.1大田普查208
17.5.2系统调查209
17.6马铃薯Y病毒病的预测预报210
17.6.1病情趋势预测210
17.6.2短期防治预报210
17.7预测预报参考资料210
17.7.1马铃薯Y病毒病病情指数的分级标准210
17.7.2马铃薯Y病毒病田间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210
17.8测报资料收集、汇报和汇总211
17.8.1测报资料收集211
17.8.2测报资料汇报211
17.8.3测报资料汇总211
第18章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调查与测报213
18.1病原与症状213
18.1.1病原213
18.1.2症状识别213
18.2病害生物学214
18.2.1病毒特性214
18.2.2株系分化214
18.2.3寄主植物214
18.3发生特点与流行规律214
18.4影响CMV发生的主要因素215
18.5 CMV的调查与测预报技术215
第19章 烟草线虫病的调查及测报216
19.1病原及其症状216
19.1.1线虫形态216
19.1.2危害特征217
19.2影响发病的关键因子217
19.3线虫的调查218
19.3.1越冬虫源调查218
19.3.2系统调查218
19.3.3大田普查219
19.4线虫的预测预报220
19.4.1预报的要素220
19.4.2线虫病病情分级标准(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220
19.4.3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220
19.5测报资料收集221
19.5.1测报基础资料收集221
19.5.2测报资料汇报221
19.6测报资料汇总222
第20章 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信息系统223
20.1烟草病虫害测报预警信息系统的原理223
20.1.1测报系统简介223
20.1.2测报系统技术优势224
20.1.3测报系统应用条件225
20.1.4测报系统功能225
20.2测报预警系统的使用技术226
20.2.1系统管理226
20.2.2烟草病虫害测报管理232
20.3病虫害预测预报功能262
20.3.1专家意见262
20.3.2预测图表263
20.4预警系统的维护264
20.4.1客户端IE设置264
20.4.2服务器插件安装266
20.4.3服务器维护269
第21章 烟草有害生物的损失估计277
21.1烟草产量与损失277
21.2烟草有害生物的损失估计279
21.2.1烟草产量与损失279
21.2.2病虫草害与损失280
21.3损失估计282
21.3.1病害产量损失的估计283
21.3.2虫害损失估计284
21.3.3草害损失估计285
21.4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与经济阈值286
21.4.1病虫草害的经济阈值286
21.4.2投资与收益287
21.4.3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确定288
21.5模型的使用288
21.5.1回归预测模型289
21.5.2系统模型290
参考文献291
热门推荐
- 3842744.html
- 1998668.html
- 2942504.html
- 292369.html
- 2605136.html
- 3457388.html
- 2704549.html
- 1123978.html
- 2822539.html
- 1516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0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87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3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7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1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9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9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83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