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贸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卜伟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65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贸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及研究对象1
1.1.1 国际贸易的含义1
目录1
1.1.2 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2
1.2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6
1.2.1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6
1.2.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0
1.3 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15
1.3.1 国际贸易的分类15
1.3.2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9
1.4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27
小结33
2.1.1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35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35
2.1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35
2.1.2 重商主义36
2.1.3 重农学派39
2.2 绝对优势理论42
2.2.1 绝对优势理论43
2.2.2 理论阐述45
2.2.3 理论评析47
2.3 比较优势理论48
2.3.1 理论背景48
2.3.2 理论阐述50
2.3.3 理论评述52
2.4.1 理论背景53
2.4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53
2.4.2 相互需求原理内容54
2.4.3 相互需求理论评价56
2.5 马歇尔的国际供需理论57
2.5.1 理论背景57
2.5.2 国际供需理论的内容58
小结60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62
3.1 要素禀赋理论62
3.1.1 理论背景62
3.1.2 理论内容64
3.1.3 要素禀赋理论评价66
3.2.1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69
3.2 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69
3.2.2 价格均等化定理71
3.2.3 雷布津斯基定理71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解释73
3.3.1 里昂惕夫之谜74
3.3.2 里昂惕夫之谜的其他验证75
3.3.3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77
小结79
第4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81
4.1 技术与贸易81
4.1.1 技术差距论82
4.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83
4.2 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式87
4.2.1 决定需求的因素87
4.2.2 需求偏好不同而产生的贸易89
4.2.3 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说90
4.3 产业内贸易理论93
4.3.1 产业内贸易93
4.3.2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96
4.3.3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103
4.4 国家竞争优势论106
4.4.1 创新机制107
4.4.2 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110
4.4.3 政策含义111
小结111
第5章 贸易保护理论112
5.1 保护幼稚工业说112
5.1.1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113
5.1.2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115
5.2 超保护贸易理论122
5.2.1 理论背景122
5.2.2 凯恩斯对经典理论的批判123
5.2.3 主要论点124
5.3 战略性贸易政策128
5.3.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及主要论点129
5.3.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扶持对象130
5.3.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举例说明130
5.3.4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策选择133
5.4 保护贸易新论134
5.4.1 “中心—外围”论135
5.4.2 贸易条件恶化论136
5.4.3 结论和政策建议137
5.4.4 理论论争138
5.4.5 简评141
5.5 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142
5.5.1 贸易政策制定中的基本思路142
5.5.2 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模型144
5.5.3 国际谈判与贸易政策147
5.5.4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之现实应用149
小结152
第6章 出口鼓励措施与出口管制153
6.1 鼓励出口措施的主要种类153
6.1.1 出口信贷153
6.1.2 出口信用保险157
6.1.3 出口补贴159
6.1.4 对出口产业的生产补贴161
6.1.5 外汇倾销162
6.1.6 商品倾销162
6.1.7 促进出口的组织措施165
6.1.8 经济特区措施166
6.2 鼓励出口措施的经济效应167
6.2.1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168
6.2.2 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169
6.3 出口管制172
6.3.1 出口管制的原因172
6.3.2 出口管制的对象174
6.3.3 出口管制的形式175
小结176
7.1.1 关税的特点177
7.1.2 关税的作用177
7.1 关税概述177
第7章 关税措施177
7.1.3 关税水平180
7.1.4 关税税则182
7.2 关税的主要种类184
7.2.1 按照商品流向分类184
7.2.2 按照征税待遇分类185
7.2.3 按照征税标准分类190
7.3 关税的经济效应191
7.3.1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192
7.3.2 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194
7.3.3 最优关税197
7.4 关税减让谈判198
7.4.2 关税减让谈判的方式199
7.4.1 关税减让谈判权的确定199
7.4.3 关税减让表200
小结201
第8章 非关税措施203
8.1 非关税措施概述203
8.1.1 非关税措施的概念与特点203
8.1.2 非关税措施的作用与分类205
8.2 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206
8.2.1 进口配额制206
8.2.2 自愿出口限制209
8.2.3 进口许可证制212
8.2.4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213
8.2.5 海关程序214
8.2.6 进出口的国家垄断215
8.2.8 劳工标准216
8.2.7 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216
8.3 技术性贸易壁垒217
8.3.1 WTO统计的TBT数据218
8.3.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219
8.3.3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规定220
8.3.4 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221
8.4 贸易救济措施225
8.4.1 反倾销措施225
8.4.2 反补贴措施228
8.4.3 保障措施229
小结232
第9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234
9.1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234
9.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234
9.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235
9.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237
9.1.4 WTO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注243
9.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244
9.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245
9.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248
9.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250
9.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动因250
9.3.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动因254
9.4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255
9.4.1 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情况256
9.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258
小结265
10.1.1 WTO的概念266
第10章 世界贸易组织266
10.1 WTO的基本知识266
10.1.2 WTO的起源268
10.1.3 WTO的宗旨和职能269
10.1.4 WTO的组织机构271
10.1.5 WTO的成员273
10.1.6 WTO协议274
10.1.7 WTO的基本原则277
10.1.8 WTO的多边回合谈判——多哈发展议程281
10.2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284
10.2.1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宗旨与职能285
10.2.2 WTO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的国际贸易争端范围285
10.2.3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287
10.2.4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程序289
10.2.5 参与争端解决活动的有关实体介绍290
10.3 WTO的政治经济学295
小结300
第11章 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302
11.1 国际要素流动302
11.1.1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变动分析302
11.1.2 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306
11.2 跨国公司308
11.2.1 经济帝国:跨国公司概述308
11.2.2 跨国公司微观理论315
11.2.3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320
11.3 国际要素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323
11.3.1 要素流动与贸易的替代关系323
11.3.2 要素流动与贸易的互补与促进作用326
11.4.2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的内容329
11.4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329
11.4.1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概念329
11.4.3 投资措施对贸易的影响331
11.4.4 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对投资的影响331
小结333
第12章 中国的对外贸易334
12.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334
12.1.1 中国对外贸易演变334
12.1.2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336
12.1.3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337
12.1.4 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338
12.1.5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341
12.2.1 非关税壁垒343
12.2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主要问题343
12.2.2 对外贸易依存度346
12.2.3 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346
12.3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与体制349
12.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349
12.3.2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发展351
12.4 中国入世后过渡期的对外贸易发展趋势355
12.4.1 后过渡期中国履行承诺、享受权利355
12.4.2 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356
小结358
附录A 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360
A.1 总体均衡分析360
A.2 局部均衡分析364
参考文献367
热门推荐
- 1861856.html
- 304295.html
- 3638189.html
- 2184955.html
- 2440863.html
- 3744104.html
- 726827.html
- 3883499.html
- 3753563.html
- 2516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7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2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4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3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1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5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