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体学 卷5 近现代文体资料集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古代文体学 卷5 近现代文体资料集成
  • 曾枣庄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72081111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体学 卷5 近现代文体资料集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近现代1

冯煦1

《蒿庵论词》(节录)1

沈曾植2

词曲用字有阴阳3

大晟乐3

一声叶一字4

谱字4

字谱昉自唐人5

词变为曲之关键6

芝庵论曲术语6

胡薇元7

《岁寒居词话》(节录)7

林纾9

流别论9

吴曾祺24

诵骚第四24

辨体第六25

切响第十三26

仿古第十六27

属对第三十八28

《文体刍言·论辨类第一》28

《文体刍言·序跋类第二》31

《文体刍言·奏议类第三》32

《文体刍言·书牍类第四》35

《文体刍言·赠序类第五》36

《文体刍言·诏令类第六》36

《文体刍言·传状类第七》40

《文体刍言·碑志类第八》41

《文体刍言·杂记类第九》42

《文体刍言·箴铭类第十》43

《文体刍言·颂赞类第十一》44

《文体刍言·辞赋类第十二》45

《文体刍言·哀祭类十三》46

陈衍48

上古至周秦(节录)49

两汉(节录)49

唐(节录)49

宋(节录)50

郑文焯50

《大鹤山人词话》(节录)50

况周颐52

《蕙风词话》(节录)53

《蕙风词话续编》(节录)56

陈锐57

用字当知上去入58

《东风第一枝》不宜作入声58

清真、梦窗守律严58

填词一义58

词如古诗58

宋以後无词59

宋词如唐诗59

柳三变纯乎其为词59

订正《词律》59

白石词沿旧本之误60

陈澹然60

选例章第三60

论策章第六61

书疏章第七62

诏令章第八63

箴歌章第九64

张德瀛64

《词徵》(节录)65

王兆芳80

释81

解81

故81

传81

微82

注82

笺82

义82

义疏82

申义83

口诀义83

讲义83

衍义83

说83

论84

辨84

驳84

评84

述84

叙後叙、引85

题辞85

例85

音85

春秋86

记86

志书、意、典、录、说86

录实录86

谱牒87

表87

纪87

史传87

别传87

自叙自述88

史论论赞、某人曰、序、诠、评、议、述、譔、奏、史臣曰88

攷88

续绍88

略89

诀89

鉴89

题後後叙、书後、读某、跋89

细草89

原原始90

难90

非刺90

反90

广91

补91

拟效、学、法、倣、依、代91

教92

训92

典92

法制、宪、禁92

册93

命93

令93

制93

诏94

策问94

谕94

诰94

誓95

敕95

戒儆95

箴95

铭96

诔96

哀册96

哀辞96

颂97

诗歌、詠、吟97

乐府97

祝97

祷祈98

祠98

告神98

诅98

盟誓载辞、载书、要言99

契券判书、传别、莂99

符99

约100

书100

版书100

刻石石铭、勒石100

碑表101

碣101

上书献书101

章101

奏102

劾弹102

表102

议102

驳议103

封事103

疏103

状103

牋104

启104

札牒104

劄子104

奏策105

对问105

对状105

对策105

告白106

奏记106

答难106

玺书106

露布107

檄107

移书107

列辞107

序108

帖108

题署揭文、榜108

募文108

谒文109

飨辞109

吊文109

祭109

行状109

墓志铭110

挽歌110

赞110

赋111

乱111

辞111

操111

引112

曲行112

谣112

讴112

诵113

七113

九113

设论113

甲乙论议113

连珠114

回文114

离合诗114

集句114

礼辞115

联句115

判116

姚永朴117

门类117

派别(节录)123

著述124

告语128

记载131

诗歌(节录)135

声色136

蒋观云142

(无题文)142

王葆心143

以至简之门类?括文家之制体(节录)143

文体名义表147

由完全三种统系可观历代之文派149

由不完全三种统系可观历代之文派150

由完全三种统系区别文家之家数(节录)152

袁祖光153

《缘天香雪簃诗话》(节录)153

章炳麟154

文学总略(节录)154

正赍送(节录)155

陈洵158

本诗谓《三百篇》也159

源流正变(节录)159

严律159

章廷华160

《论文琐言》(节录)160

孙德谦160

《六朝丽指》自序161

《六朝丽指》(节录)161

来裕恂169

《汉文典·文章典·文体》(节录)169

《汉文典·文章典·文论》(节录)192

姚华197

述旨(节录)198

田北湖198

论文章源流(节录)198

唐恩溥200

学文绪论(节录)200

张相201

《古今文综》缀言(节录)201

第一部 论著序录之属204

第二部 书牍赠序之属216

第三部 碑文墓铭之属227

第四部 传状志记之属238

第五部 诏令表奏之属244

第六部 辞赋杂文之属251

徐昂259

散文与骈文259

文体文与语体文260

古文与时文260

碑志261

论说(节录)261

序跋赠序261

书牍262

箴铭263

颂赞263

哀祭263

辞赋(节录)264

王国维264

《人间词话》(节录)265

《人间词话删稿》(节录)266

《宋元戏曲史》自序267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268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275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283

第四章 宋之乐曲285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293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298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301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节录303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节录307

第十章 元剧之结构309

第十一章 元剧之文章(节录)312

第十二章 元院本312

第十三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314

第十四章 元南戏之文章(节录)321

第十五章 馀论321

胡朴安324

《读汉文记》(节录)325

《论文杂记》(节录)325

天僇生326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节录)327

刘师培327

《论文杂记》(节录)328

《文说》(节录)341

原戏350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节录)352

蔡桢355

守四声并无牵强之病355

守四声滥觞於南宋355

初学不必守四声356

自然与人工各占地位357

词须熟诵357

《水龙吟》句法357

《河传》创自飞卿358

《小梅花》系东山创调358

《戚氏》为屯田创调358

梦窗《莺啼序》(节录)358

褚傅诰358

文体(节录)359

文变(节录)359

刘咸炘360

文学正名360

文变论戊辰二月三十日363

文选序说庚申366

文体演化论辨正戊辰十月初十日作369

传状论(节录)370

曲论癸亥年作,辛未三月初七日修372

《曲雅续编》序377

蠡勺居士377

《昕夕闲谈》小序378

附录379

〔日本〕遍照金刚(弘法大师)379

《文镜秘府论》序379

调声380

七种韵382

四声论383

十体崔氏《新定诗体》开十种体,具例如後云右386

六义387

论对388

《笔札》七种言句例388

论文意(节录)389

论体(节录)391

论病392

文二十八种病392

论对属(节录)401

〔日本〕斋藤拙堂402

《拙堂文话》(节录)402

《拙堂续文话》(节录)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