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杨鑫辉心理学文集 第2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杨鑫辉心理学文集 第2卷
  • 杨鑫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8424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心理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杨鑫辉心理学文集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现代心理技术学3

第一章 现代心理技术学概论3

第一节 心理技术学的发展简史4

一、心理技术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简况6

二、心理技术学在苏联的发展简况10

三、心理技术学在中国的发展简况12

第二节 重建心理技术学的必要性14

一、从科学学理论看,每门科学都有技术科学层次15

二、从理论与应用的关系看,必须发展心理技术学16

三、从社会生活需要看,要求提供心理技术的帮助与服务18

四、从经典心理技术学的局限性看,需要重建与发展19

五、从现代与后现代的对立倾向看,必须建立技术中层理论20

第三节 现代心理技术学的内容体系22

一、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技术23

二、群体社会心理测查技术26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29

四、经济心理技术31

第二章 人员心理素质测评技术34

第一节 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的理论模式34

一、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的界说34

二、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的发展脉络37

三、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的理论模式41

四、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的工作原则44

第二节 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的主要技术45

一、面谈技术46

二、履历表分析49

三、问卷测验技术50

四、投射技术53

五、客观操作测验技术55

六、评价中心技术59

第三节 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的应用研究分析61

一、女子步枪和手枪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选材模式的研究61

二、驾驶员的选拔62

三、医药销售人员的选拔64

四、小学教师人格特征的测评66

第三章 群体社会心理测查技术70

第一节 社会心理概述70

一、社会心理的界说70

二、社会心理的内容范围71

第二节 社会心理测查技术73

一、人际关系测查技术73

二、群体解决问题效率测查技术75

三、群体士气测查技术77

第三节 社会心理测查应用技术78

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测查78

二、一般工作社会心理测查应用技术84

三、特异境遇社会心理测查应用技术120

第四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128

第一节 中西融合的心理咨询、治疗理论与实践探讨128

一、全面的心理咨询、治疗观128

二、文化一养形调神咨询治疗模式的机理、原则与案例131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理论模式135

一、心理咨询及其对象辨析135

二、心理咨询的理论模式及其评价138

三、心理咨询的若干技术148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155

一、心理治疗概述155

二、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169

三、行为治疗的理论与技术175

四、认知治疗技术189

五、人本一存在主义取向和疗法190

第五章 经济心理技术200

第一节 经济心理概述200

一、经济心理界说200

二、经济心理研究的范围与内容205

三、经济心理的理论模式221

第二节 广告心理技术233

一、广告制作心理技术233

二、广告创意技术241

三、广告心理效果评价技术244

第三节 消费行为心理技术248

一、消费行为测查技术248

二、消费行为预测技术265

第四节 企业形象塑造技术272

一、企业形象及其形成特点272

二、企业形象的种类274

三、CIS技术276

附录1 中国古代心理测验技术281

附录2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心理294

附录3 《鬼谷子》的心理技术刍议302

后记312

医心之道——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学317

序317

第一章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总论323

第一节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学的研究意义324

一、历史意义325

二、理论意义326

三、实疗意义328

第二节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思想的发展脉络329

一、从巫术到巫医到在中医里的发展线索329

二、从心疗(意疗)到神形兼治到多种疗法相结合331

三、医家与儒道释诸家有融合处333

第三节 中国传统心理治疗的文献与研究方法335

一、历史文献335

二、研究方法337

第二章 传统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模式341

第一节 内外统一的整体观341

一、人的身体统一观342

二、人与环境统一观343

三、人的身心统一观344

第二节 神能御形的治疗观345

一、形神相即的身心观345

二、先医其心的心理治疗观348

第三节 “医国·医人·医病”的医学模式351

一、“医国·医人·医病”的整体医学模式思想352

二、比较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之简评354

第四节 “标本相得”的医患模式355

一、“病为本,工为标”的综合医患模式思想356

二、比较现代西方医患模式之简评357

第三章 传统心理治疗的机理与原则359

第一节 古代医学心理治疗思想概说359

第二节 传统心理治疗的机理362

一、阴阳学说是中医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基础362

二、阴阳平衡心理健康机理图示364

第三节 传统心理治疗的原则367

一、养形调神原则367

二、辨证论治原则368

三、心疗与食疗、体疗、药疗相结合原则369

第四章 传统心理治疗的方法与案例分析370

第一节 开导劝慰法371

第二节 以情胜情法376

第三节 习见习闻法383

第四节 以欺制欺法385

第五节 消愁怡悦法388

第六节 暗示解惑法392

第七节 移精变气法395

第八节 气功导引法398

第九节 厌恶反应法403

第五章 传统心理治疗之“治未病”——心理养生405

第一节 传统心理养生思想概述407

一、意义与作用407

二、心理养生思想的发展脉络411

第二节 心理养生的机理与原则417

一、心理养生的机理418

二、心理养生的基本原则425

第三节 心理养生的方法429

一、养心—调神养形法429

二、养德—修德保健法431

三、节情导欲法432

四、愉悦怡神法434

五、导引行气调神法435

六、起居饮食保养法438

第六章 传统心理治疗的医者素质441

第一节 “普救舍灵之苦”的精神442

一、“恻隐之心”的大爱精神442

二、“不失人情”的医疗态度443

第二节 “医国”“听声”“医未病”的能力444

一、博精行医能力445

二、勤奋学习医术447

第三节 “三要五不得”的行医规范449

第七章 传统心理治疗学的新发展—文化·养形调神的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452

第一节 全面心理咨询、治疗观的建构453

一、积极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观453

二、本土文化的心理咨询辅导观457

三、古今中外结合的立体心理咨询治疗观459

四、文化—养形调神心理健康模式的机理观460

第二节 心理咨询治疗方法探索案例461

一、用移精变气法和权威效应治疗意识强迫症461

二、用义理疏导法、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和人际交往恐惧症462

三、用典故义理疏导法对疑病症进行心理辅导案例465

四、以情胜情的真情实感抚慰法辅导教育案例466

五、用精神分析法、义理疏导法和想象停顿法治疗恐美症468

六、用义理分析法与厌恶疗法治疗动作强迫症470

第三节 传统心理养生思想的实证研究与诠释转换471

一、“七情状态”(音乐)对生理活动的影响研究473

二、“弹定养神”(静坐)过程中的脑生理活动特征研究475

三、传统养生心理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研究477

附录1 中国传统医学心理学思想479

附录2 《摄生秘剖》的养生心理思想研究492

附录3 《中国传统心理养生之道》序500

附录4 中国传统养生心理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研究502

附录5 张从正养生心理思想研究5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