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教学诊断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化学教学诊断学
  • 王后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2106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教学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化学教学诊断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1

一、化学教学诊断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二、研究化学教学诊断学的意义3

第二节 化学教学诊断的功能及作用4

一、制订科学的施教计划5

二、确定学生的入学准备程度5

三、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6

四、辨识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7

五、给教师提供反馈调控依据7

第三节 化学教学诊断的基本原则8

一、全面性原则8

二、客观性原则9

三、可操作性原则9

第四节 化学教学诊断的基本标准10

一、教学效果标准10

二、教学时间标准10

三、教学行为标准11

第五节 化学教学诊断的基本方法15

一、诊断性测验15

二、课堂观察法17

三、录像诊断法19

四、调查诊断法23

五、几种诊断方法的比较25

第二章 诊断性测验29

第一节 编制诊断性测验的命题原则29

第二节 诊断性测验分类33

一、预测性诊断测验33

二、形成性诊断测验34

三、适应性诊断测验34

四、质量性诊断测验35

五、障碍性诊断测验37

第三节 诊断性测验的程序40

一、明确诊断的目的41

二、合理设计调查问卷41

三、详实的诊断结果统计分析43

四、诊断结果讨论45

第三章 诊断学研究的效度47

第一节 诊断学研究的内部效度48

一、内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48

二、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48

第二节 诊断学研究的外部效度51

一、外部效度的定义和条件51

二、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52

第三节 统计结论效度和构思效度54

一、诊断统计结论效度54

二、诊断研究的构思效度56

三、四种诊断研究效度之间的关系57

第四章 化学教学诊断测量的质量分析59

第一节 诊断测量质量的初步评价59

一、诊断测量分数的分布状态59

二、诊断测量的平均分61

三、诊断测量的标准差61

第二节 诊断测量的信度62

一、诊断测量的相关系数62

二、诊断测量信度的概念63

三、诊断测量信度的计算方法及评定64

四、影响诊断测量信度的因素67

第三节 诊断测量的效度68

一、诊断测量效度的概念68

二、诊断测量中几种常用的效度的评定69

三、影响诊断测量数度的因素74

第四节 诊断测量项目质量的评价75

一、诊断项目的难度分析75

二、诊断项目的区分度分析77

第五章 化学教学诊断结果的统计和解释81

第一节 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指标体系的建立81

一、应用调查统计法建立诊断指标体系81

二、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的参考指标体系83

第二节 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84

一、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的特点及意义84

二、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86

第三节 化学教学诊断结果的统计方法88

一、教学诊断定性统计方法88

二、评价诊断性测验学生成绩的方法90

三、评价诊断性测验班级成绩的方法95

第四节 化学教学诊断结果的解释101

一、诊断结果解释的意义和原则101

二、解释诊断结果的方法102

第五节 现代科学方法在诊断学研究中的应用103

一、信息方法在诊断学研究中的应用103

二、控制论方法在诊断学研究中的应用105

三、系统方法在诊断学研究中的应用106

四、计算机在诊断学研究中的应用107

第六章 化学教学诊断109

第一节 教学态度的诊断110

一、备课不充分110

二、缺乏激励补救措施111

三、批改作业肤浅112

第二节 教学情感的诊断113

第三节 教学难度的诊断115

一、化学教学内容的难度115

二、化学学习的内部思维方法的难度115

三、教材与考试存在客观的“剪刀差”116

四、教师人为制造的难度117

第四节 化学教学方法的诊断117

一、不重视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117

二、化学教学方法不优化118

第五节 化学教学模式的诊断126

一、忽视了教学模式中的方法要素的优化组合127

二、不重视内容决定模式的研究128

第六节 化学创新知识教学的诊断130

一、化学创新知识的主要标准130

二、化学教学中实现知识创新的探究模式133

三、课本知识与有效知识的关系134

第七节 解题的数量与质量的诊断137

一、宁可多解一题不求思维推进一层138

二、宁求多渠道选题不求多角度思考139

三、讲了一类题不会做一道题142

第八节 化学教学有效性的诊断143

一、教师时常会犯诊断错误144

二、教师有时得出的结论会使学生一筹莫展145

三、教师有时猜中的题目并未获得预期效果146

四、教师强调并训练十余遍的知识不一定具有迁移力148

五、教师有时交给学生的是一个不好的编码系统149

第七章 化学学习诊断152

第一节 化学学习系统的诊断152

一、系统各要素不协调153

二、系统目的性不明确153

三、系统杂乱无章153

四、学习的适应性差153

第二节 化学学习条件的诊断154

一、化学学习者的内在条件不具备154

二、缺乏必要的学习化学的物质条件156

三、忽视了化学学习的特殊条件157

第三节 化学学习方法的诊断164

一、机械记忆策略165

二、模仿迁移策略165

三、探究学习策略165

四、问题解决学习策略166

五、归纳学习策略167

六、演绎学习策略167

七、分解学习策略167

第四节 化学学习中的“高原反应”诊断168

一、动力因素诊断169

二、知识因素诊断169

三、生理因素诊断169

四、心理因素诊断169

五、思维因素诊断170

六、迁移因素诊断170

七、方法因素诊断170

八、环境因素诊断170

第五节 化学学习中定势干扰171

一、记忆定势171

二、理解定势172

三、类比定势173

四、直觉定势175

五、操作定势176

六、图示定势176

第六节 思维“相似块”的诊断179

一、建立“相似块”带有牵强附会的因素180

二、缺乏思维“相似块”,形成无序的知识181

三、思维“相似块”膨胀,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能力182

四、忽视思维“相似剩余块”,把学习视为静止封闭式的操作184

第七节 化学学习难度的诊断185

一、化学具有“深”、“杂”、“混”、“特”等特征的难度186

二、不懂记忆方法而形成记忆的难度187

三、化学产生式系统的难度192

四、化学教学怪圈制造的难度196

第八章 化学考试诊断198

第一节 试题的相对难度与绝对难度199

一、试题相对难度的计算199

二、试题绝对难度的计算199

三、化学试题绝对难度的意义203

第二节 知识性失误诊断205

一、知识模糊概念不清205

二、基础不实联靠不上207

三、挖掘不透难化能力208

四、因循守旧负向迁移210

五、运用规律以偏概全213

六、课本知识不能拓展215

七、题示信息生搬硬套217

八、双基不实综合力差220

第三节 思维性失误诊断222

一、机械类比结论或然223

二、思维不精误入圈套225

三、思维紊乱表达疏漏227

四、思维粗疏片面肤浅229

五、潜在假设主观臆断232

六、错误类比定势束缚233

七、派生不力难寻蹊径235

八、转换不灵无法变通237

九、化学问题难以抽象240

十、逆向思维障碍重重243

十一、以“量”掩“质”方法片面245

十二、以“质”代“量”迷恋经验247

第四节 心理性失误诊断250

一、缺乏动力水平低下250

二、“暗示”作用心理干扰251

三、“条余”条件误触“暗礁”253

四、刻意求同陷于定势255

五、取整观念消极影响257

六、问题空间心理屏蔽259

七、先入为主产生干扰261

八、草率粗心盲目冲动262

九、优柔寡断坐失良机265

十、过度焦虑心理抑制266

主要参考文献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