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日常自发性会话中叙事活动的三维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玉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160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会话-叙述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日常自发性会话中叙事活动的三维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
一 叙事1
二 自发性会话3
三 自发性会话叙事4
第二节 研究背景5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12
一 研究方法12
二 语料的搜集和整理13
第五节 本书结构安排16
第二章 理论分析模式17
第一节 自发性会话叙事的三维活动观17
第二节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框架与层次20
一 意义阐释的互动交际框架20
二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层次切分21
第三节 构建自发性会话叙事的三维活动分析模式26
一 Ochs和Capps的五维叙事分析模式及其修正26
二 自发性会话叙事的叙事—交际—认知三维活动分析模式28
第四节 小结30
第三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叙事活动31
第一节 叙事话语序列31
一 开场序列32
二 主体序列39
三 退场序列42
四 拓展序列46
第二节 会话叙事的时间和逻辑序列50
一 会话叙事的时间序列51
二 故事逻辑序列59
第三节 会话叙事中的交际语境框架88
一 会话叙事对交际语境的依附88
二 会话叙事对交际语境的顺应94
三 交际语境框架的形成98
第四节 会话叙事的可述性102
一 可述性与叙事性102
二 会话叙事中可述性的建构方式103
第五节 叙事者身份108
一 叙事者与受述者的交互顺应与协作108
二 叙述者和受述者的角色转化112
三 受述者导向叙事114
第六节 小结117
第四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的交际活动118
第一节 会话叙事中的多层次交流模型118
第二节 会话叙事多层次交流中的话语角色120
一 会话叙事多层次交流中话语角色的关系和作用总览120
二 会话叙事中讲述者承担的多重话语角色125
三 会话叙事中受述者所承担的多重话语角色141
第三节 会话叙事中的叙事交际自我及其与他者的关系152
一 叙事交际自我的建构性特征153
二 叙事交际自我的建构过程154
三 叙事交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建构165
第四节 作为社会交往实践的会话叙事184
一 反映不同社会交往群体特征的会话叙事184
二 作为社会现实建构力量的会话叙事186
三 作为文化、道义原则强化力量的会话叙事192
第五节 小结199
第五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叙事话语意义的认知建构过程201
第一节 会话叙事中叙事话语的意义来源201
第二节 会话叙事中经验意义的故事化——内部经验故事的构建204
一 经验意义的序列规划205
二 经验意义的情节规划213
三 经验意义内部故事规划中的创造性和主观性217
四 不同类型经验故事建构中图形配置上的差异228
第三节 会话叙事中内部故事向外部故事的转化239
一 基本理论假设240
二 讲述前讲述者对故事外化的调控和规划241
三 讲述中讲述者和受述者对事件模型的更新和调整247
四 讲述中交际双方基于语境模型在互动协商中的彼此监控252
第四节 故事外化中社会性经验知识的协商建构过程256
一 社会认知理论假设256
二 社会认知的实践平台257
三 社会认知的知识/信息平台260
四 故事外化中社会认知建立的主体间性路径263
第五节 小结293
第六章 自发性会话叙事中叙事话语意义的认知理解过程295
第一节 叙事意义识解的相关因素295
第二节 外部故事建构中的个体认知过程297
一 基本理论假设297
二 双域融合过程299
三 概念压缩过程312
第三节 外部故事向内部故事的转化318
一 基本理论假设319
二 故事讲述中受述者对故事内化操作的痕迹319
三 记忆的不可靠性和内化过程中的主体性323
四 由故事传播看内化过程中的主体加工333
五 同一外部故事内化的意义多样性问题336
第四节 小结341
第七章 结论343
第一节 研究发现343
第二节 主要贡献345
第三节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346
第四节 结语347
附录1 研究参与同意书349
附录2 录音语料及故事信息350
附录3 转写符号体例353
参考文献354
热门推荐
- 226190.html
- 1217300.html
- 1559926.html
- 1481838.html
- 2993138.html
- 767974.html
- 168596.html
- 902390.html
- 489776.html
- 557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5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2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5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0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41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0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9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1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