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通式立体交叉计算机辅助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互通式立体交叉计算机辅助设计
  • 刘洪波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1497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公路交叉:立体交叉-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互通式立体交叉计算机辅助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要领3

1 绪论3

1.1 国内外立体交叉现状3

1.2 道路立交CAD技术的发展3

2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型式及其适用范围5

2.1 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区别5

2.2 互通式立交的型式、特点及适用性5

2.2.1 匝道的基本形式6

2.2.2 常用的立交型式8

2.3 立交间距20

2.3.1 一般情况20

2.3.2 辅助车道连接21

2.3.3 集散车道连接22

3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交通量及横断面组成23

3.1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交通量23

3.2 匝道的通行能力23

3.2.1 匝道本身的通行能力23

3.2.2 匝道出入口端部的通行能力23

3.2.3 交织区的通行能力24

3.3 匝道的横断面组成24

3.3.1 匝道的横断面组成24

3.3.2 常用立交匝道横断面类型24

3.4 主线的横断面组成29

3.4.1 路基宽度29

3.4.2 车道宽度30

3.4.3 中间带30

3.4.4 路肩30

3.4.5 立交范围常用主线横断面类型31

3.4.6 立交横断面布置形式示例33

4 互通式立体交叉变速车道设计35

4.1 变速车道种类及选用35

4.1.1 一般变速车道的种类及特点35

4.1.2 选用情况36

4.2 变速车道的长度37

4.2.1 变速车道的长度37

4.2.2 变速车道的长度要求37

4.2.3 分流鼻的曲率半径39

4.3 变速车道的横断面设计39

4.3.1 变速车道的路肩宽度及路肩过渡40

4.3.2 连接部的横断面变化情况40

4.3.3 变速车道超高的过渡42

4.4 相邻出入口的间距44

4.4.1 相邻出入口的间距44

4.4.2 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匝道口最小间距47

5 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线形设计48

5.1 主线平面线形设计48

5.1.1 设计要点48

5.1.2 设计标准48

5.2 匝道平面线形设计49

5.2.1 设计要点49

5.2.2 设计标准49

5.3 环形匝道的设计50

6 互通式立体交叉纵断面设计53

6.1 变速车道纵坡接坡点设计53

6.2 匝道与被交路的接坡设计54

6.3 匝道分岔的纵坡连接54

6.3.1 纵断面设计54

6.3.2 纵坡设计顺序54

6.4 纵断面的线形设计55

6.4.1 纵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55

6.4.2 纵坡设计的要求55

6.4.3 竖曲线设计的要求56

7 互通式立体交叉桥跨设计57

7.1 互通式立体交叉桥跨设计57

7.1.1 立交工程中桥梁的特点57

7.1.2 桥涵设计内容57

7.1.3 立交桥梁常用的上部结构58

7.2 下部结构的美学要求62

8 互通式立体交叉横断面设计66

8.1 路拱横坡、超高过渡及加宽设计66

8.1.1 路拱横坡66

8.1.2 超高过渡66

8.1.3 加宽设计68

8.2 边坡设计、防护工程及支挡工程69

8.2.1 边坡设计69

8.2.2 防护工程72

8.2.3 支挡工程73

8.3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75

8.3.1 横断面面积计算75

8.3.2 土石方数量计算76

8.3.3 路基土石方调配76

9 平面交叉和收费广场设计79

9.1 平面交叉设计79

9.1.1 立交中平面交叉的形式79

9.1.2 立交中平面交叉的特点79

9.1.3 立交中平面交叉的设计80

9.2 收费广场的设计87

10 互通式立体交叉附属设施设计90

10.1 照明设施90

10.1.1 照明标准90

10.1.2 布置要求90

10.1.3 立交照明布置示例91

10.2 交通设施93

10.2.1 管理设施93

10.2.2 安全设施101

10.2.3 排水设施106

11 互通立交的景观设计108

11.1 互通式立交景观设计的含义及原则108

11.2 互通式立交景观绿化设计108

11.2.1 立交场地设计111

11.2.2 立交内植物配植112

第二篇 互通式立交计算机辅助设计示例与技巧117

12 立体交叉设计的原则及步骤117

12.1 立体交叉设计的原则117

12.1.1 线形简单、直捷、正常117

12.1.2 运转顺适流畅117

12.1.3 行驶安全117

12.1.4 总体经济117

12.1.5 构造美观118

12.2 立体交叉设计的步骤118

13 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线形设计120

13.1 设计条件分析120

13.1.1 混合型立交概述120

13.1.2 立交设计方案分析121

13.2 混合型立体交叉平面线形设计121

13.2.1 先绘制半直连式A匝道122

13.2.2 绘制右转H匝道127

13.2.3 绘制环形C匝道129

13.2.4 单车道匝道F匝道平行式加速车道的设计方法131

13.3 喇叭型立交环形匝道设计132

13.3.1 立交设计条件分析132

13.3.2 立交断面组成132

13.3.3 设计要领133

13.3.4 设计步骤133

13.4 线位桩号初始化137

13.5 平纵横设计审核138

13.6 DICADPRO辅助平面设计139

13.6.1 辅助平面标注139

13.6.2 辅助平面成图142

14 立体交叉纵断面设计148

14.1 自动截取纵、横地面线148

14.1.1 地形图三维化148

14.1.2 读取当前DWG图形中的三维数据148

14.1.3 构网、网格显示、网格优化150

14.1.4 自动读取纵、横地面线150

14.2 匝道纵断面设计150

14.2.1 A匝道纵坡设计151

14.2.2 H匝道纵坡设计157

14.2.3 平纵横设计审核SJSH158

14.3 纵断面查询、简图159

14.3.1 纵断面查询159

14.3.2 纵断面简图160

14.4 匝道纵断面成图162

15 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横断面设计165

15.1 横断面数据准备165

15.1.1 边坡模板文件165

15.1.2 挡墙模板文件168

15.1.3 立交端部变化资料169

15.1.4 连接部断面划分169

15.2 横断面成图与交互修改171

15.2.1 横断面成图171

15.2.2 横断面图的交互修改171

15.3 横断面辅助平面成图174

15.3.1 占地图174

15.3.2 生成边坡线、示坡线、排水图174

16 端部设计标注与成图177

16.1 端部设计标注180

16.1.1 生成端部横线180

16.1.2 端部设计标注180

16.1.3 插入指北针183

16.1.4 插入比例尺184

16.1.5 插入十字坐标184

16.1.6 插入端部位置图184

16.2 端部标注成图184

16.2.1 设置分幅图框184

16.2.2 平面自动分幅185

17 互通式立交三维建模与动画187

17.1 道桥建模187

17.1.1 路面建模187

17.1.2 路面标线189

17.1.3 端部斑马线Crkbx3d190

17.1.4 生成护栏191

17.1.5 定位插入图形191

17.1.6 生成边坡地面模型192

17.1.7 创建桥梁模型193

17.1.8 动态漫游透视图194

17.2 AutoCAD环境下制作效果图195

17.2.1 默认渲染195

17.2.2 创建光源196

17.2.3 创建材质197

17.2.4 创建场景198

17.2.5 最终的渲染199

17.3 3DSMAX环境下制作效果图与动画200

参考文献2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