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基础 学习参考资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 著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学院科研处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基础 学习参考资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文学的特征1
文学1
社会意识形态1
抽象思维2
思维方式3
别林斯基3
三段论法5
高尔基6
罗丹7
李白8
李商隐9
美感10
柳宗元的《江雪》11
意境12
美学理想12
《红楼梦》13
美学14
“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16
玛·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18
列甫·托尔斯泰20
《儒林外史》2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2
综合艺术22
表演艺术24
造型艺术24
思维过程25
附:学习参考书目25
第二章 文学和生活27
康德27
席勒28
德谟克利特29
亚理士多德30
格罗塞32
车尔尼雪夫斯基33
反映论35
杨亿35
黄庭坚36
韩愈37
杜甫38
认识论40
《水浒》41
《额尔戈乐岱的故事》42
《三岁勇士谷诺干》43
《李娃传》43
《霍小玉传》45
《离魂记》45
卜迦丘的《十日谈》46
但丁的《神曲》47
巴尔扎克49
狄更斯50
《母亲》51
《毁灭》51
节奏52
《诗经》53
附:学习参考书目54
第三章 文学的本质和作用55
文艺复兴55
启蒙运动56
希腊神话58
神话59
史诗60
莎士比亚60
普列汉诺夫62
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63
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64
笛卡儿的唯理论65
“托尔斯泰主义”66
狄德罗的《修女》67
《荡寇志》68
《搜神记》68
海尔曼·巴尔69
费尔巴哈70
摩莱肖特71
王维的《鸟鸣磵》72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72
孟郊的《游子吟》73
《关睢》、《伯兮》、《蒹葭》74
王昌龄的《闺怨》74
汉乐府《有所思》76
“破晓歌”77
沃尔夫拉姆的三篇英雄诗78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78
杜勃罗留波夫79
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80
拉萨尔的《济金根》81
《硕鼠》、《伐檀》82
白居易83
《钦差大臣》和《死魂灵》84
《官场现形记》85
塞万提斯86
夏绿蒂·勃朗特87
哈克尔夫人88
《农民》89
亚历山大·大仲马91
《江格尔》第99页,第10行)92
《格萨尔王传》和《格斯尔传》92
《玛纳斯》93
贺拉斯94
附:学习参考书目95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96
《三国演义》96
陈寿的《三国志》97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97
章回体小说98
陆游的《咏梅》98
《西游记》100
《聊斋志异》101
胡适的《人力车夫》102
马致远的《汉宫秋》102
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前夜》103
《百鸟衣》105
袁枚106
春风又绿江南岸106
“红杏枝头春意闹”107
“云破月来花弄影”108
莫泊桑108
陀思妥耶夫斯基109
都德的《最后一课》109
《西厢记》中的《草桥店梦莺莺》110
《怎么办》111
狄更斯的《双城记》112
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斯》113
附:学习参考书目115
第五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116
文学体裁116
杜甫的《兵车行》116
纳·赛音朝克图的《狂欢之歌》117
《楚辞》中的《国殇》117
元稹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118
李商隐的《锦瑟》118
苏轼的《江城子》119
《楚辞》中的《湘夫人》120
《龙梅》121
白居易的《八骏图》、《黑龙潭》121
马雅可夫斯基的《开会迷》122
《诗经》大雅中的《生辰》、《公刘》、《绵》123
《伊利亚特》、《奥德赛》123
《尼泊龙根之歌》124
《罗兰之歌》125
《摩呵婆罗多》、《罗摩衍那》126
诗剧127
歌德的《浮士德》128
马雅可夫斯基的《宗教滑稽剧》129
屈原的《离骚》130
《热碧亚—赛丁》131
马雅可夫斯基的《列宁》132
诗体小说134
书信体小说134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134
《窦娥冤》136
阿里斯托芬136
莫里哀的《伪君子》、《悭吝人》137
格里包耶多夫的《聪明误》138
果戈里139
罗隐的《谗书》140
皮日休的《皮子文薮》140
陆龟蒙的《笠泽丛书》141
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141
《二十四史》142
《史记》143
《项羽本记》、《陈涉世家》、《刺客列传》144
柳元宗的《永州八记》145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146
李渔146
英雄史诗147
附:学习参考书目147
第六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149
谢德林149
雪莱149
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151
高尔基的《在底层》151
左拉153
《战争与和平》154
福楼拜155
乔治·桑156
《牛虻》的作者伏尼契157
李白的“山月随人归”158
苏轼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169
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159
晏殊的“似曾相识燕归来”159
柳永的“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160
左拉的《太太们的幸福》160
《诗人玉屑》161
柏拉图161
托尔斯泰的《哈泽·穆拉特》162
玛拉沁夫163
《安娜·卡列尼娜》163
《欧也妮·葛朗台》164
郑板桥166
直觉主义166
谢榛166
马致远的《天净沙》167
杜甫的《水槛遣心》167
附:学习参考书目168
第七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169
自然主义169
唯美主义169
印象主义170
表现主义171
超现实主义171
柯尔培和夏夫列利提出现实主义172
拜伦173
雨果174
莱蒙托夫176
夏多勃利昂177
乔治·维尔特177
别德内依178
未来主义179
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180
附:学习参考书目180
第八章 文学的风格和流派182
豪放派182
欧·亨利182
司空图的《诗品》183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184
“辞理庸隽,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184
“师心使气”185
婉约派185
高乃依185
拉辛187
琶杰、毛依罕188
康朗英、康朗甩189
西昆体190
高岑诗派190
元白诗派190
花间词派191
鸳鸯蝴蝶派191
王孟诗派192
韩孟诗派192
程派193
梅派193
谭派194
杨派195
言派196
余派196
附:学习参考书目197
第九章 文学的民族特点198
海涅198
达吉雅娜199
严监生200
泼留希金200
嘎达梅林201
《巨人传》201
《马赛曲》202
文天祥203
陆游的《示儿》204
辛弃疾的《鹧鸪天》、《破阵子》204
丘迟《与陈伯之书》205
杜甫《登高》205
白居易《忆江南》206
《敕勒歌》206
“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207
斯拉夫主义者208
乔叟208
国风209
唐传奇209
宋话本210
歌剧《刘三姐》210
维吾尔族《阿凡提的故事》211
敖德斯尔212
饶阶巴桑213
包玉堂214
晓雪214
张长215
李乔216
韦其麟217
阮籍、嵇康217
惠特曼的《草叶集》218
《今古奇观》219
刘永福、冯子才的《刘二打番鬼歌》、《冯子才打老番歌》219
巴·布林贝赫220
《青史演义》221
《一层楼》、《泣红亭》222
《镜花缘》223
裴多菲224
密茨凯维奇224
附:学习参考书目225
第十章 文学遗产的继承与革新226
无产阶级文化派226
马赫主义226
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227
李绅228
《巴拉根仓的故事》228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229
刘基的《卖柑者言》229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230
白居易的《观刈麦》230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231
蒲松龄的《促织》232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32
白居易的《买花》、《轻肥》233
杜牧的《阿房宫赋》234
《诗经》中的《无衣》234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235
金昌绪的《春怨》235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236
林升的《题临安邸》236
汤显祖的《牡丹亭》237
《北征》238
《三吏》、《三别》239
《秦中吟》239
《新乐府》239
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240
乌托邦240
志怪小说240
《蒙古秘史》241
《蒙古源流》242
《将相和》243
《秦香莲》243
《双熊梦》243
附:学习参考书目244
第十一章 文学欣赏245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园照之象,务先博观。”245
《搅水女人》245
“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246
季米特洛夫246
周紫芝247
《邦斯舅舅》247
“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247
《漂亮的朋友》248
《海燕之歌》249
附:学习参考书目249
第十二章 文学批评250
“兴、观、群、怨”(第403页,第12行)250
“文德”论251
“知人论世”251
涅克拉索夫251
丹纳252
法朗士253
只有“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才能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253
敏·考茨基254
唐代的诗歌革新运动和古文运动255
“文附质”“质待文”257
“文不逮意”257
唯美主义258
形式主义258
“为艺术而艺术”259
“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259
《阴谋与爱情》259
“狂飙突进运动”260
《强盗》260
“情深而不诡”261
“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262
刘熙载262
附:学习参考书目263
热门推荐
- 3834379.html
- 345264.html
- 159882.html
- 1493635.html
- 716081.html
- 2495273.html
- 858394.html
- 667445.html
- 364972.html
- 2194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4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9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1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2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4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1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