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陀山文化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普陀山文化史
  • 倪浓水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6941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普陀山-文化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陀山文化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普陀山研究的文化史维度1

一、普陀山文化史研究的基础和立场2

二、普陀山文化的性质衡定7

三、普陀山文化的海洋宗教社会学属性9

四、普陀山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11

第一章 盛熙明《补陀洛迦山传》:普陀山文化的逻辑构成16

一、盛熙明编撰《补陀洛迦山传》的偶然和必然16

二、《补陀洛迦山传》对以前的普陀山文化的梳理和总结21

三、《补陀洛迦山传》构成了普陀山文化的逻辑整体23

四、《补陀洛迦山传》的不足29

第二章 仙道遗踪:秦汉时期的普陀山文化32

一、秦汉仙道文化的海洋因素与普陀山33

二、安期生与普陀山仙道文化的萌芽36

三、梅福传说与普陀山仙道文化的实质性形成39

四、普陀山仙道文化对于普陀山文化系统构建的价值44

第三章 道场肇始:唐朝时期的普陀山文化47

一、“梵僧燔指”与普陀山观音道场的“灵感遂启”48

二、慧锷“不肯去观音”传说与观音道场的“传承生成”52

三、阎立本“杨枝观音”与普陀山“观音标准宝像”的确立55

四、“后世补记”现象与观音文化中心东转诉求58

第四章 皇家禅院的确立:两宋时期的普陀山文化63

一、宋太祖钦派使臣到普陀山贡香幡和宋神宗赐额“宝陀观世音寺”63

二、真歇大师和普陀山道场的初步形成67

三、史弥远奏请“五山十刹”是普陀山观音道场确立的政策节点70

四、海洋民间和交通要道对于海洋保护神的需求75

第五章 民族文化的交融:元朝时期的普陀山文化81

一、元朝政府对于普陀山的重视82

二、元朝普陀山僧人的朝廷使命84

三、元太子塔在普陀山的兴建87

四、接待寺的建立标志普陀山香火的旺盛91

第六章 国事因素与普陀山文化的复杂性(上):明代的普陀山文化94

一、明太祖的海禁与普陀山95

二、万历帝与普陀山“中兴”101

三、明代文人对于普陀山的歌咏104

四、普陀山仙道文化的一度回归118

第七章 国事因素与普陀山文化的复杂性(下):清代的普陀山文化123

一、清朝的海禁与普陀山124

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共促普陀山“鼎盛”127

三、清代四部普陀山山志136

四、清代普陀山的“僧诗”139

第八章 民间的狂欢:民国时期的普陀山文化144

一、海岸牌坊:政府“退出”和民间介入的标志145

二、普陀山三大文化中心的最终形成150

三、别具一格的僧人山志《普陀山小志》165

四、民间形态的普陀山信仰狂欢169

第九章 普陀山高僧羽缁清流的文化品德178

一、源远流长的普陀山高僧文化传统178

二、普陀山高僧羽缁清流的文化品德181

三、普陀山高僧文化中的“寄寓”者184

四、普陀山高僧文化中的“本山”元素188

第十章 普陀山灵验故事的文化蕴涵190

一、“应感祥瑞”故事中的“朝廷因素”191

二、“应感祥瑞”故事中的“信徒佛缘”195

三、“应感祥瑞”故事中的“民间创造”197

四、普陀山观音感应文化中的“道场本位立场”201

第十一章 普陀山文化的国际化展望205

一、世界佛教活动中心206

二、观音文化中心208

三、节庆化的普陀山观音文化活动210

四、普陀山文化国际化方向的历史因素和文化选择212

余论 观音文化在“海上丝路”中的地位和发展214

一、普陀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枢纽之一214

二、普陀山曾经是前往高丽的唯一通道216

三、普陀山在古代中日关系中的特殊作用218

四、普陀山观音文化对东南亚国家的“海路传播”219

五、新“海上丝路”建设背景下普陀山观音文化对外交流的路径221

参考文献223

索引227

后记229

热门推荐